司墨
羅賴馬山位于委內(nèi)瑞拉的卡奈瑪國家公園(Canaima National Park),它是神奇自然的一大杰作。于縹緲的云層與氤氳的水汽中時隱時現(xiàn)的桌形山峰,成為那些有個性的作家和導(dǎo)演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那險峻的峭壁上,掛著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和攀巖者為之神往的攀爬路線,同時也是一條徒步愛好者通往神之居所的夢想之徑。
羅賴馬山徒步路線(Roraima Trek)穿越廣闊無際的大薩瓦納高原,攀登雄偉巍峨的懸崖峭壁,探索海拔2810米的羅賴馬山頂神秘荒蠻的未知世界。
徒步全程一般是往返六天,也有人三天或四天就能走下來,但是強度太大,不建議。
徒步強度
徒步路線全程約50公里,一般身體健康的人都適合,包括堅持鍛煉的老年人。不推薦12歲以下兒童。每天徒步四到六小時行程。最高海拔2700米,一天內(nèi)最大上升800米。
徒步路線全程約50公里,一般身體健康的人都適合,包括堅持鍛煉的老年人。不推薦12歲以下兒童。每天徒步四到六小時行程。最高海拔2700米,一天內(nèi)最大上升800米。
1912年,創(chuàng)造了福爾摩斯傳奇的英國小說家阿瑟·柯南·道爾撰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失落的世界》。故事講述19世紀初一個探險隊到南美洲的高原上探險,并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依然生存的史前生物。小說中這個充滿了礦藏、蠻荒和驚險的世界正是位于委內(nèi)瑞拉東南的大薩瓦納高原。 大薩瓦納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其上矗立著10座海拔近3000米的雄偉平頂山,最著名的兩座當然是奧揚特普伊(Auyan-Tepui)和羅賴馬山(Mount Roraima)。當?shù)厝税堰@些山稱作特普伊(Tepui),在貝蒙(Pemon,這個地區(qū)居住的印第安人族群)語中意思是“桌形山峰”,是“神的居所”,最廣為世人所知的就是羅賴馬山。 獨特的地形和豐富的降雨使大薩瓦納高原上河流交錯,飛瀑爭喧。1964年,包括羅賴馬山在內(nèi)的這個神秘地區(qū)被委內(nèi)瑞拉設(shè)為卡奈瑪國家公園,面積幾乎跟我國海南島一般大。公園內(nèi)人跡罕至,總?cè)丝诓坏揭蝗f,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1994年,該公園被列入聯(lián)合國自然遺產(chǎn)名錄。
委內(nèi)瑞拉并不是一個大眾旅游國家,因此普通旅行者對于它的一切都非常模糊。“強勢玻利瓦爾”是委內(nèi)瑞拉現(xiàn)行貨幣,于2008年取代了老玻利瓦爾,是查韋斯時代一項重要的經(jīng)濟措施。按照2014年我們到訪時的官方匯率,一美元應(yīng)兌6.3玻利瓦爾(后文簡稱“?!保鴮嶋H黑市上的匯率卻可高達120玻。如果跟旅行社兌換,匯率一般是一美元兌80玻。不過玻利瓦爾近兩年貶值非常厲害,以上數(shù)據(jù)僅作參考。 由于國家經(jīng)濟疲軟,大多數(shù)人生活貧困,月工資在800玻左右,在大城市打工的白領(lǐng)也只能掙到每月4000玻。沒有蓋完的房子隨處可見,人們沒有經(jīng)濟能力一下子把房子蓋好,只能攢一點錢,蓋一點房子,有時一幢房子要20年才能蓋好。 我們目之所及的那些工廠大部分是廢棄的,人們主要靠金礦和各種走私賺錢。交通管制非常疏松,但沿路有很多軍事檢查站。
軍隊、 民兵和警察分別設(shè)置自己的檢查站,一步一卡,互不信任。 委內(nèi)瑞拉盛產(chǎn)石油,價格便宜,一美元可以買到100升油。所以老百姓是買得起油買不起車。油雖然屬于國家,但是被軍隊和黑幫控制。這個盛產(chǎn)石油的國家,卻時時面臨著沒油的危險,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加油站當天有沒有油。不僅是油,很多生活物資也是一樣,極度的短缺導(dǎo)致排長隊和瘋搶日用品的場面非常常見。
小鎮(zhèn)很多是因開發(fā)金礦而興起的,街道臟亂,都是簡易水泥房。
不同的是房子涂刷鮮艷的顏色,很有古巴風情。街上隨處可見各種口號、涂鴉以及政派領(lǐng)導(dǎo)人的大頭像。街上的車也都非常老舊,多為六七十年代的車型,像是從廢品站里開出來的,可以當作古董來收藏。 大薩瓦納自古以來沒有道路,很難進入,直到1973年才建成一條從El Dorado 到Santa Elena de Uairen的公路,并于1992年正式完工。如今它是委內(nèi)瑞拉境內(nèi)最好的公路,也是世界上風景最美的公路之一。路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里程碑,在這316公里中,88公里處和172公里處各設(shè)一個加油站,這兩個地方的加油站總是排長隊,并且重兵把守。88公里處像極了淘金熱時期美國西部那種魚龍混雜的小鎮(zhèn):妓女、軍人、商人、淘金者、黑幫、毒品和槍支走私販往來穿梭,看上去互不干擾,有一種混亂的平衡。
羅賴馬山頂上的異形巖柱。
大薩瓦納高原一望無際的連綿山巒在日光云影交替映照下美輪美奐。羅賴馬山離我們越來越近,瀑布從高高的山崖上落下,像銀色的絲巾,飄逸輕柔。仔細看水下落的速度時,我被震撼了——瀑水奔騰下瀉,而從遠處看來卻非常緩慢,水從頂端落到底部要十幾秒的時間。我問向?qū)瞧俨加卸喔?,他輕描淡寫地說:“600米,這是一個小瀑布!”云霧繚繞的特普伊桌形山懸崖時隱時現(xiàn),一陣陣風吹雨洗后又加上彩虹,就算是再夸張的畫家也會覺得這風景太過分了。 當天空開始暗下來,懸崖上出現(xiàn)閃爍的螢火蟲光,天光越暗螢光越多越明顯,直至整個懸崖螢光閃閃,到夜色完全籠罩這個地方的時候,螢火蟲光與穹頂?shù)男切腔ハ嗪魬?yīng),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個真實的世界——渺無人煙的大薩瓦納,沒有任何人造光源,在營地幾根孱弱的燭光搖曳中愈發(fā)靜謐。 羅賴馬山腳下植物非常茂盛,熱帶食肉食腐植物層層疊疊,擠得滿滿的,連根針都插不進去。越靠近懸崖,植物形態(tài)就越原始。這些桌形山誕生于20億年前的元古宙造山紀,是美洲最早升出海面的大陸之一。由于與世隔絕,山上的許多動植物都獨一無二,或是保留了史前狀態(tài)。 爬升至羅賴馬山頂,卻是完完全全另一幅風景—一望無際的荒原。來此之前看過不少關(guān)于羅賴馬山的照片,以及以這座山為背景的電影,想象中的山頂是那種迷霧間時隱時現(xiàn)的巨形怪石。而我們到達時天氣晴好,放眼望去無邊無際,仿佛踏入了另一個星球。 這是一個黑色的荒原,石頭被20億年的風雨侵蝕成各種形態(tài)。有的酷似水紋,有的形若蘑菇,有正在飛行的巨型烏龜,有鼓著肚子的蛤蟆,有張牙舞爪的怪獸,還有的像縮小了的特普伊山。荒原植被稀少,大多貼著地皮生長,均是耐寒的頑強植物。石間有很多積聚雨水的水塘,倒影著藍天白云,給黑色平原添加明亮的色彩。 荒原上有一個傳說中的“天窗”。靠近崖邊,只見腳下云霧繚繞,懸壁直插向下,深不見底。放眼望去是無邊的云海,老鷹在風中盤旋。讓人驚嘆的是云朵飛動的速度—云行至懸崖下方之后迅速上升,形成蒸騰的霧,人好似站在一個大蒸鍋前一樣,并且有一種懸崖在往下急墜的錯覺。
徒步第一天很輕松,壯美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各種植物的味道,還有神秘的鳥叫聲,背上的重量仿佛也感覺不到。薩瓦納高原氣候多變,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從傾盆大雨變成烈日高照。下雨的時候涼風透骨,雨停之后,大薩瓦納又變得悶熱,增加了對人體的考驗。美麗的風景讓我忽略了休息,平時熟悉的時間和距離概念在大自然中完全不適用。大腿開始疼痛,在天黑時到達第二營地Tok Camp。第二天的徒步我放慢了速度,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到游山玩水的狀態(tài)。下午兩點左右到達羅賴馬山腳下的Base Camp。這時特普伊的大懸崖近在眼前,營地沒有那么開闊了,帳篷散落在所有能找見的狹窄平地上,附近有幾條山泉,泉水非常清澈。夜里在螢火蟲的陪伴下,我們一邊欣賞星光,一邊討論宇宙和生命。 第三天沖頂,我們盡可能早地出發(fā)。剛出營地就是手腳并爬的垂直道路,接著要從一個瀑布下穿過。最后沖頂前山崖布滿滾石,我們像蜥蜴一樣從一塊巖石爬到另一塊巖石。下午1點,滿身汗水和泥水的我們成功登頂羅賴馬山頂。三年來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既激動又滿足。 接下來走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到達被背包客命名為“Hotels”(酒店)的營地。日落時分,一道金光橫掃荒原,把石頭照成橘紅色,我們所有人都停下來欣賞和感慨這極不現(xiàn)實的景色。巖石、草木、動物和人都變成了黑色的剪影,消失在燦爛的余暉中,直到落日漸漸淡下,越來越暗,最后歸于無邊的黑暗,整個世界一片死寂。身體的疲乏引起很多幻覺,夾雜著晚睡的人的嬉笑聲,浸潤著荒原神秘的夜,做了很多奇怪的夢。 從羅賴馬山的最高處俯瞰廣闊的大薩瓦納高原,陽光從云層透下來形成一道道光束。有的地方黑壓壓大雨傾盆,有的地方白亮亮陽光燦爛。仔細尋找來時的路,勉強看到一線蜿蜒隱入遠方,更找不見我們的第一和第二營地。云影交錯處,突然幾道強烈的金光直射在我們腳下的懸崖和云彩上,然而光線轉(zhuǎn)瞬即逝,僅僅幾秒鐘就暗淡下來,看來我們是幸運的,有些人就差幾分鐘,看不到這盛大的自然演出。日落下的荒原還是那樣燦爛和詭異,而這一切又在僅僅幾十分鐘內(nèi)消失在無邊無盡的黑暗之中。 第二天下山,沿原路分兩天返回出發(fā)地?;叵胛覀冞@次羅賴馬山之行,可謂歷經(jīng)萬難,從計劃到實施整整經(jīng)歷四年,最終在我們的堅持下實現(xiàn)了。我們會繼續(xù)尋找新的歷險,而不是消極地等待老去,就像史蒂芬·霍金所說的—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