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岐
我爸爸是一個職業(yè)橋牌手。按照中國橋牌協(xié)會的定義,職業(yè)牌手就是簽約全國A類橋牌俱樂部的選手。全國一共有16個A類橋牌俱樂部,每個俱樂部的簽約選手是6~8名。按這種計算方法,職業(yè)牌手在全國只有100多名,難怪媽媽經(jīng)常調侃爸爸是“稀有動物”。
爸爸每年都要去全國各地參加很多比賽,我不止一次和爸爸一起去過橋牌賽場。在賽場,掛著“開室”的大廳是可以參觀的,掛著“閉室”的,除了裁判和運動員,別人不能進去。
一進橋牌賽場,就像進入了“桌子陣”——賽場里整整齊齊地擺著橋牌桌,桌子的一個對角線方向有拉幕,爸爸告訴我,這是用來防止同伴之間傳遞信息的,比如,你想讓同伴出紅桃就摸鼻子,出黑桃就摸耳朵……這些都會被拉幕擋住。
我問爸爸橋牌比賽怎么算輸贏,爸爸說,隊式比賽一般一個隊上場4個人,兩個隊比賽分主隊和客隊,主隊在開室坐南北,那么他們在閉室就坐東西,客隊反之。開室閉室打的牌是完全一樣的,每副牌打完都有分數(shù),一副牌打完,兩張桌子的結果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不一樣就有分差,而這場比賽所有牌的分差就是比賽的結果。
我對爸爸說:“我發(fā)現(xiàn),你們比賽的時候表情都很痛苦,一賽場的‘愁眉苦臉?!卑职终f:“你想想啊,你看著自己的牌,想知道同伴有什么牌,又想知道對手是什么牌。出牌的時候,既想讓同伴明白自己的意思,又想瞞過對手,能不認真仔細地想嗎?誰思考的時候是嬉皮笑臉的?”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我還是覺得,打橋牌是表情最痛苦的職業(yè),沒有之一,哈哈。
爸爸說,同樣是智力運動,和象棋、圍棋的單打獨斗不同,橋牌是一個集體項目。打橋牌,首先需要同伴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比如同伴突然出了一張很詭異的牌,你需要換位思考他為什么出這張牌,他是想向你表達什么意思,他手中的牌到底是怎樣的。其次,需要隊友之間的寬容和感恩。比如一場比賽,你跟搭檔發(fā)揮神勇,隊友沒發(fā)揮好,結果輸了,你也要淡定,不要抱怨,可能下一場比賽你完全不在狀態(tài),但是又贏了,因為隊友太棒了。打橋牌除了牌技,更多地要學會團結合作、理解寬容。
爸爸說,橋牌是個有魅力的智力運動,橋牌在英語里叫Bridge,就是橋的意思。其實,它的本意就是在你和同伴之間搭建一座理解的橋梁。
我寫完這篇文章時,爸爸又出征去比賽了,祝爸爸獲得好成績!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西關實驗小學芳和校區(qū)四(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