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懷, 胡婭敏, 楊守懋
(1.廣東省氣候中心, 廣東廣州 510000;2.四會市氣象局, 廣東四會 526200)
?
2015年5月廣東降水異常偏多的成因分析
王娟懷1, 胡婭敏1, 楊守懋2
(1.廣東省氣候中心, 廣東廣州510000;2.四會市氣象局, 廣東四會526200)
摘要:利用廣東省2015年86個臺站的降水觀測資料,采用小波分析、相關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5年5月廣東省的降水時空特征;并采用NCEP/NCAR再分析資料中的500 hPa高度場資料,以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jiān)測室提供的130項環(huán)流指數(shù)對降水場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廣東省2015年5月的降水除了雷州半島、粵東部分地區(qū),其余大部分地區(qū)較常年異常偏多,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造成該月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是受ENSO信號的影響;5月環(huán)流形勢由前期的緯向型向經(jīng)向型的轉型,500 hPa高度場在內(nèi)蒙古北部、東北上空及日本海地區(qū)存在一個正-負-正的偶極子模型,同時配有來自南海充足的水汽條件,從而造成5月降水異常偏多。
關鍵詞:氣候學; 降水; 5月; ENSO信號; 環(huán)流形勢; 廣東省
廣東汛期降水主要分為前汛期和后汛期,其中前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前汛期降水的多寡直接影響到廣東省汛期的旱澇[1-4],因此,廣東前汛期降水異常以及引起異常的影響因子和預報方法一直是氣象工作者關注的重點[5-15]。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產(chǎn)服務的需要,發(fā)現(xiàn)只預報汛期降水量偏多還是偏少,已經(jīng)不能滿足有關部門使用的需要。只有再對汛期各月降水量作出估計,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16]。
2015年5月廣東省氣溫偏高,日照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476 mm,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多80%,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其中韶關、清遠、惠州、廣州、汕尾大部降水在450 mm以上,除雷州半島的降水量不足50 mm外,其余地區(qū)降水100~450 mm。與常年同期相比,粵西的雷州半島和茂名局部、陽江局部以及粵東的潮州、汕頭和揭陽等地區(qū)偏少10%~80%,全省大部偏多10%~300%,珠三角的曲江、龍門、佛岡一帶顯著偏多200%以上(圖1)。廣州、佛岡、從化、龍門等16個市縣5月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5月共出現(xiàn)5次強降水過程,導致多地發(fā)生洪澇災害;降水偏多且分布不均,北部、珠三角地區(qū)降水過多、濕度大造成廣東省農(nóng)作物嚴重受災;強降水頻繁,致使廣東省陸上交通多處中斷,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對交通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對廣東省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對人們的生活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本研究主要分析5月廣東地區(qū)的降水時空變化特征及其發(fā)生成因,從ENSO、水汽通量、環(huán)流特征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為5月廣東降水的短時預報提供一些參考,同時對揭示廣東地區(qū)前汛期的降水變化規(guī)律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圖1 2015年5月廣東省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1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選用資料為廣東省86個臺站地面逐日降水資料;NCEP/NCAR 2.5°×2.5°逐日再分析資料中的500 hPa位勢高度場;以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jiān)測室提供的130項逐月指數(shù)資料(包括環(huán)流指數(shù)、海溫指數(shù)以及其他外網(wǎng)下載指數(shù))。時間長度均為1951年1月—2015年5月;氣候平均值的時間段為1981—2010年。
2廣東2015年5月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
由2015年5月降水變化時間序列(圖2a)可知,廣東省受強西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強降水天氣異常頻繁,5月主要有5次強降水過程:5月5—9、11、16—17、19—24和30—31日。其中5月19—24日,廣東省出現(xiàn)了2015年以來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降水過程,大部分市縣先后出現(xiàn)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從其小波功率譜(圖2b)可見,在前期4月以及后期6月,降水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而在5月降水期間則存在明顯的準2~5和10~20 d準雙周期振蕩,在5月的幾次降水過程中均有較大的功率譜,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是在5月20日(50 d左右)左右的降水過程,其間功率譜最大達到400 mm2及以上。
圖22015年4月1日—6月30日廣東省86站降水的逐日降水量(a)和小波分析與小波功率譜(b)
3廣東2015年5月降水成因分析
3.1外強迫因子分析—ENSO
ENSO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高于氣候噪音水平的最強的海洋和大氣年際變化的信息。研究表明,ENSO信號不僅存在于全球熱帶的海面溫度、氣壓、風和云量以及洋流強度等要素場中,而且在世界許多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流和氣候的年際變化中都有較清楚的反映[17]。
據(jù)國家氣候中心實時滾動監(jiān)測表明,自2014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已維持15個月,且從2015年5月開始明顯增強。5月第2周(5月4—10日),厄爾尼諾監(jiān)測指數(shù)為1.3 ℃,較上周上升了0.1 ℃。赤道中東太平洋暖海溫中心強度超過3.0 ℃,較常年異常偏暖,并導致后期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面積偏大、脊點偏西、脊線偏北,“厄爾尼諾”狀態(tài)繼續(xù)加強。
對比2015年經(jīng)歷的厄爾尼諾特征得到1986、1997、1965、1972、2002和2009等相似年,通過對該6年5月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合成分析可得(圖3),在厄爾尼諾的影響下,廣東地區(qū)5月的降水大部分地區(qū)偏多,并且其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多年合成的空間分布與2015年5月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空間分布極為相似(圖1),這就說明厄爾尼諾是廣東2015年5月降水的異常偏多的主要誘因之一。厄爾尼諾通過影響海溫,影響前期環(huán)流場,從而影響降水。謝炯光[16]研究也發(fā)現(xiàn)前冬北太平洋海溫場的海溫分布與廣東省北部地區(qū)的前汛期降水分布趨勢有較好的聯(lián)系。
圖3 厄爾尼諾發(fā)生年5月的降水合成(%)
3.2水汽通量及500 hPa高度場分析
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有足夠多的水分。計算表明,單靠當?shù)匾延械乃质遣豢赡苄纬山邓?,通常要有水汽源源不斷地輸入降水區(qū)。因此,在做降水分析和預報時,常常會考慮水汽通量(即包括水汽輸送的方向和大小)的問題。由圖4可以看出從5月1—31日,水汽平均來自南海地區(qū),華南沿海維持一條超強西南水汽通道,為持續(xù)性強降水提供主要水汽和能量來源,尤其是南海季風爆發(fā)后為華南地區(qū)帶來豐沛的水汽和暖濕不穩(wěn)定的能量,風場的異常以及水汽的異常均使得水汽的輸送較為異常。
(矢量為水汽輸送(q·V)距平,單位:kg/(s·m);陰影區(qū)為水汽輸送輻合輻散div(qu,qv)距平場(單位:×10-5kg/(s·m2))
圖45月1—31日1 000~300 hPa整層積分水汽輸送及輻合輻散距平場
從圖4中也可以看出在華南區(qū)域水汽輸送(q·V)距平值整體高于其它地區(qū)。并且,在廣東上空為一致的水汽輻合區(qū),且強度較強,水汽輸送的輻合促使水汽在局地聚合,從而利于水汽的上升,也為降水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條件。而北方冷空氣南下與暖濕氣流在廣東地區(qū)交匯,造成降水顯著偏多,特別是珠三角和粵東南地區(qū)是水汽輻合中心,成為5月以來降水最多的地區(qū)。
通過研究旱澇前期的環(huán)流形勢可以進一步了解旱澇成因[18-19],同樣通過研究各類降水分布的前期環(huán)流特征及其演變過程,也可以了解降水分布趨勢的成因。本研究分析了2015年5月降水前期1—4月(圖5a)及當月(圖5b)平均500 hPa位勢高度距平場的分布,發(fā)現(xiàn)1—4月前期在我國內(nèi)蒙古北部、東北上空及日本海地區(qū)存在一個負-正-負的偶極子模型,即受兩槽一脊形勢控制,在廣東上空為較小的正距平場,并且在歐亞上空呈較為明顯的緯向環(huán)流。而在2015年5月環(huán)流形勢則發(fā)生轉型(圖5b),與前期的演變發(fā)展有著明顯的差異,大部分地區(qū)與前期平均距平場分布正好相反,在內(nèi)蒙古北部、東北上空及日本海地區(qū)存在一個正-負-正的偶極子模型,在廣東上空為較小的負距平場;環(huán)流場也由前期的緯向環(huán)流變?yōu)閺较颦h(huán)流,這樣更有利于冷暖水汽的交匯。對5月降水的異常增多起了重要作用。
圖5 2015年1—4月(a)和5月(b)500 hPa位勢高度距平場(單位:dagpm)
4結論
廣東省2015年5月降水除了雷州半島、粵東部分地區(qū),其余大部分地區(qū)較常年異常偏多,并突破歷史際值;受強西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主要有5次強降水過程,其中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降水過程是5月20日左右,即季風爆發(fā)后;而且廣東省5月降水期間存在明顯的準2~5和10~20 d雙周期振蕩。經(jīng)過分析,可知5月份降水異常的原因主要有2個:
1)厄爾尼諾通過影響海溫,影響前期環(huán)流場,從而影響降水,為5月降水異常偏多的主要氣候誘因。
2)5月水汽平均來自南海地區(qū),并且在廣東上空為一致的水汽輻合區(qū),為降水的形成提供水汽條件。同時發(fā)現(xiàn)5月環(huán)流形勢在內(nèi)蒙古北部、東北上空及日本海地區(qū)存在一個正-負-正的偶極子模型,且環(huán)流場為徑向環(huán)流,在這樣的環(huán)流形勢下更有利于5月降水的偏多。
參考文獻:
[1]林愛蘭.廣東前汛期降水預報因子的初步探討[J].廣東氣象,1999,21(SⅠ):14-17.
[2]姜麗萍,尤紅.廣東罕見特大致洪暴雨形成機理個例分析[J].氣象科技,2007,35(3):375-377.
[3]謝炯光,紀忠萍.西北太平洋海溫與廣東省汛期降水的關系[J].熱帶氣象學報,1999,15(1):61-62.
[4]劉燕,葉萌.基于REOF 分析的廣東前汛期降水趨勢的區(qū)域特征[J].廣東氣象,2007,29(4):11-14.
[5]謝炯光,紀忠萍.廣東前汛期異常旱澇的大氣環(huán)流特征[J].廣東氣象,2001,23(2):10-12.
[6]彭端,溫堅培,唐潔.西江流域夏季嚴重旱澇的氣候背景及前兆強信號[J].廣東氣象,2006,28(3):27-30.
[7]林愛蘭.廣東前汛期降水預報因子的初步探討[J].廣東氣象,1998,20(SⅠ):58-61.
[8]胡瓊文.廣東省前汛期一次暴雨過程的診斷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5,36(6): 26-28.
[9]陳志芳.兩類ElNino事件對佛山氣候影響的差異[J].廣東氣象,2003,24(2):1-3.
[10]曾琮,胡斯團,梁建茵,等.東亞冬季風異常與廣東前汛期旱澇關系的初步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5,16(5):645-654.
[11]《廣東省氣候業(yè)務技術手冊》編撰委員會編.廣東省氣候業(yè)務技術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42-44.
[12]鄭炳智,吳風波,黃奕銘.2014年5月17日廣東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J].廣東氣象,2015,37(1):10-14.
[13]王婷,胡婭敏,潘蔚娟.2008年廣東“史上最強龍舟水”的氣候成因[J].廣東氣象,2008,30(4):5-7.
[14]胡端英,伍志方,余家材.“2009.6.3”廣東強降水過程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30(S2):68-69.
[15]谷德軍,紀忠萍.2008年廣東強龍舟水與準10天振蕩[J].熱帶氣象學報,2011,27(1):11-21.
[16]謝炯光.廣東省前汛期降水分布趨勢的分析與預測[J].應用氣象學報,1997,8(4):452-459.
[17]葉篤正,曾慶存,郭裕福.當代氣侯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
[18]薛羽君,董航宇,陳莉,等.廣東省夏半年降水敏感區(qū)域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4,35(3):5-10.
[19]孫淑清,孫柏民.東亞冬季風環(huán)流異常與中國江淮流域夏季旱澇天氣的關系[J].氣象學報,1995,53(4):438-450.
收稿日期:2015-08-11
基金項目:華南區(qū)域氣象中心科技攻關重點項目(GRMC2014Z01)資助
作者簡介:王娟懷(1989年生),女,助理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短期氣候預測工作。E-mail:wangjh0104@foxmail.com
中圖分類號:P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16.01.002
Analysis of the Causation of Anomalously More R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May 2015
WANGJuan-huai1,HUYa-min1,YANGShao-mao2
(1.Climate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080; 2.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ihui City, Sihui 526200)
Abstract:Using the observed data of rainfall from 86 stations in Guangdong and with the methods of wavelet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mposite analysis, we studi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in the province in May 2015. Then we analyzed the precipitation field with the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s from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130 circulation indices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The result is presented as follows. In May 2015, the rain was more than usual in most of the provi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Leizhou Peninsula and part of eastern Guangdong, becoming the wettest May ever since the meteorological record began. Such a wet Ma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ENSO signal, in addi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rculation from preceding zonal to meridional pattern in the same month when a mode of “positive-negative-positive” dipole was present at 500 hPa over the northern Inner Mongolian region, northeast of China and Sea of Japan, together with sufficient supply of water vapor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Key words:climatology; precipitation; May; ENSO signal; circulation pattern; Guangdong province
王娟懷, 胡婭敏, 楊守懋.2015年5月廣東降水異常偏多的成因分析[J].廣東氣象,2016,3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