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黎?楊秀枝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呐R床效果。方法 102例慢阻肺患者,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1例。對照組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進行吸入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噻托溴銨進行治療,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功能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記錄。結(jié)果 治療6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FEV1上升至(1.26±0.20)%, FEV1% pred上升至(58.10±11.36)%;對照組患者FEV1上升至(1.13±0.19)%, FEV1% pred上升至(53.85±9.91)%。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P<0.05), 且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評分為(2.59±0.71)分, 治療后下降至(1.65±0.85)分;對照組治療前MMRC評分為(2.55±0.80)分, 治療后下降至(2.21±0.63)分。治療后兩組患者MMRC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0.05), 且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慢阻肺, 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并緩解呼吸困難癥狀, 是一種有效的慢阻肺控制方案。
【關(guān)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秽缤袖邃@;布地奈德福莫特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31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呼吸科疾病, 如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治療極易造成病情持續(xù)惡化引發(fā)死亡[1]。臨床研究指出, 慢阻肺可通過有效的治療措施進行糾正和預防, 其中聯(lián)合用藥方案以其顯著療效近年來在臨床逐漸得到推廣[2]。本次研究為探討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對于慢阻肺的臨床治療價值, 隨機選取此類患者102例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將結(jié)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選取102例, 均符合2011版GOLD指南所指定的慢阻肺診斷標準, 且排除支氣管病變者、肺部手術(shù)史者等不宜吸入治療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1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 女19例, 年齡52~77歲, 平均年齡(61.9±5.8)歲;病程1~8年, 平均病程(5.5±1.6)年。對照組男29例, 女22例, 年齡54~75歲, 平均年齡(62.5±6.3)歲;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8±1.7)年。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對其實施化痰、抗炎、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 并根據(jù)病情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和沙丁醇吸入。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取信必可(英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濃度為160 μg/4.5 μg)吸入,
2吸/次, 2次/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噻托溴銨進行治療:取思力華(德國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 18 μg/粒)吸入, 1.8 g/次, 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6個月。
1. 3 觀察指標 ①肺功能:采用Master-screen PET肺功能儀(德國耶各公司)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進行測試, 參照ATS標準實施質(zhì)控。②呼吸困難癥狀:應用MMRC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相關(guān)癥狀進行評估, 其中無氣促視為0分;劇烈運動時存在氣促視為1分;爬坡或登樓時存在氣促視為2分;與同齡人相較在步行時有氣促感視為3分;在步行100 m后出現(xiàn)劇烈氣促無法活動視為4分;穿衣時或離開房間后感到氣促記為5分。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肺功能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FEV1為(1.02±0.22)%, FEV1% pred為(47.83±11.1)%;對照組治療前FEV1為(1.01±0.17)%, FEV1% pred為(48.47±10.73)%,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FEV1上升至(1.26±0.20)%, FEV1% pred上升至(58.10±11.36)%;對照組患者FEV1上升至(1.13±0.19)%, FEV1% pred上升至(53.85±9.91)%。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P<0.05), 且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 2 MMRC評分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MMRC評分為(2.59±
0.71)分, 治療后下降至(1.65±0.85)分;對照組治療前MMRC評分為(2.55±0.80)分, 治療后下降至(2.21±0.63)分。治療后兩組患者MMRC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0.05), 且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臨床對于慢阻肺的治療目的主要為控制癥狀, 并改善患者的活動耐受性和全身狀況, 并緩解肺功能進行性惡化。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是一種復合制劑, 可促進支氣管擴張, 對氣道炎癥進行抑制和緩解, 并增強肺組織內(nèi)的局部抗炎活性, 從而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布地奈德福莫特羅作為一種慢阻肺常用治療藥物, 盡管在此類患者的治療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表現(xiàn), 但受到藥物作用機制的影響, 單一用藥對于慢阻肺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往往較為有限[3]。
噻托溴銨可發(fā)揮顯著的膽堿能受體組織作用, 是一種選擇性抗膽堿藥物。相關(guān)學者研究指出[4], 噻托溴銨與M1、M3受體的解離速度較慢, 可長達34.7 h。因此, 有報道指出, 在采用噻托溴銨對慢阻肺進行治療時, 藥物可對膽堿能神經(jīng)所介導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發(fā)揮長時間阻滯作用, 從而在較長時間內(nèi)維持支氣管舒張。李鴻宇等[5]研究指出, 采用噻托溴銨治療慢阻肺可有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并緩解病情惡化。
近年來大量報道均指出, 同單一用藥相比聯(lián)合用藥可有效發(fā)揮藥物的綜合作用, 并互相彌補不足, 起到更為顯著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 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慢阻肺, 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并緩解呼吸困難癥狀, 是一種有效的慢阻肺控制方案。
參考文獻
[1] 劉秀云, 張倩云.噻托溴銨治療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療效觀察.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1, 27(6):1074-1075.
[2] 夏大珍, 張美蓉, 張秀偉.噻托溴銨與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聯(lián)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與護理.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1, 15(8):26-28.
[3] 劉磊, 劉彬, 朱莉莉.噻托溴銨和氨茶堿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預作用.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15-17.
[4] 彭敏, 高金明. 噻托溴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力學的作用.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11, 34(2):154-156.
[5] 李海峰, 冷靜, 黃偉.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C、D組慢阻肺療效觀察.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 35(12):62-65.
[收稿日期: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