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波
一日朋友們聚會間,有人出了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有一個人從海邊沙灘上走過,他的身后為什么沒有留下腳?。?/p>
在場的人竟沒有一個人能說出正確的答案。我思考很久,也沒有想出一個自認為滿意的答案。
“你們知道為什么答不出來嗎?”出題的朋友說,“通常我們總習(xí)慣于向前看,向前走,即使撞上了南墻也不知回頭,即使走進了死胡同也不肯往回走。其實,后退一步,海闊天空,它會讓我們擁有更大的周旋空間,更大的成功舞臺。電視劇《潛伏》中有一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撤退,退,是為了避開鋒芒,避開障礙,解決問題,以便最終抵達目標(biāo),贏得勝利。這道題之所以大家一下子說不出正確答案,就是因為大家的思維不知道‘撤退,結(jié)果鉆進了死胡同?!?/p>
朋友的點撥讓我豁然開朗:是啊,就是人在海邊的沙灘上倒著走!倒著走,身后就沒有腳?。∵@件事讓我想到了最近的一件事,想到了人生的許多。
那天在廚房做飯,發(fā)現(xiàn)有一只黃蜂在窗前飛,它視窗玻璃而不見,來來回回反反復(fù)復(fù)地向著一窗亮光飛去,“嘭”“嘭”“嘭”地撞擊著玻璃,越撞越勇,情景壯觀。幾次撞得精疲力竭地掉在窗臺上掙扎不起來,顫動著翅膀,很累很苦的樣子。但經(jīng)過一番歇息一番養(yǎng)精蓄銳后,又飛了起來,飛起來繼續(xù)向著玻璃撞去。感動?憐憫?我懷著復(fù)雜的感情欲趕它回頭出門找一條生路,可又停下,我想看看這只黃蜂在前進的失敗中是否能有所悟,哪怕是遲到的悟也好。做飯吃飯,后來把這事給忘了,直到吃罷飯去收拾廚房時才想起來,這時窗前已沒了這只黃蜂的影子,細找,它已死在窗臺上。這只黃蜂它怎么了?它這是“好馬不吃回頭草”,要堅持一種信條的壯烈么?還是錯把窗光當(dāng)著了唯一的出路而迷途不返,至死不悟?無論哪一種都是可悲的。
其實,有時尋找成功的道路非常簡單,只是轉(zhuǎn)過身就能發(fā)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路佳境!……這黃蜂找路的事,不也揭示著人生的許多道理嗎?我們在行進的人生途中,很多時候遭遇困境是難免的。遇到困境,是進?是退?我們當(dāng)審時度勢,科學(xué)抉擇,這當(dāng)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有人質(zhì)疑,撤退和變通是否有損形象?不。相反,這會讓我們懂得什么叫睿智與豁達。
與之相反,生活中也有不知撤退不知變通的人。比如“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在垓下被圍時,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雖經(jīng)船夫苦勸,依然拔劍自刎。在他心里,面子比生命還重要。這個悲劇英雄的故事世代流傳,人們更多的是為他惋惜。杜牧曾有詩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著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辈恢瞧幵跒踅系挠⒒?,聽到這樣的嘆惋,會不會流下悔恨的淚水?
“開弓沒有回頭箭”,“好馬不吃回頭草”,這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恪守的人生信條。誠然,這種決絕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足以讓人心生敬畏,但很多時候,一時的匹夫之勇,或許能換來些唱贊的喝彩聲,但最終得到的卻是一場遺憾萬分的敗局。
撤退雖然是暫時妥協(xié),但并不等于畏縮不前,轉(zhuǎn)過身,身后的路便成為眼前的路。面對絕境,已經(jīng)走過的路,或許才是你正確的方向。倒回頭來重新審視眼前的路,才能找尋到正確的路,才能通向遠方,通向未來,而且越來越平坦,你一路走來便會越走越從容,最終一樣可以成就你遠大的理想。
哲人說:“一個人的幸運,在于恰當(dāng)時間處于恰當(dāng)?shù)奈恢谩!比松枰峦鼻暗膱猿?,也需要適時撤退的轉(zhuǎn)變。當(dāng)你落魄于許多次的失敗時,“無路可走”的糾結(jié)只不過是一種虛幻心理的感覺,自欺欺人,卻于事無補。此時,你需要的勇氣是撤退。撤退就是變通。它是山窮水盡時,讓你獲得新生的翅膀;它是身處困境時,讓你成功的機緣。所以,我們面對千變?nèi)f化的世界,也應(yīng)該懂得有一種勝利叫撤退。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廣闊的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