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微
“喜歡上一個人”,發(fā)生在14歲,是被禁止的。在這種心事重重?zé)o法自處的階段,幸而班主任楊震宇的一個特殊的作文訓(xùn)練,制造了一個情緒的出口,緩解了我的內(nèi)傷。
作文課時楊震宇把幾張圖釘在畫架上,圖片內(nèi)容分別是人物、靜物和風(fēng)景,然后讓我們選一張有感覺的圖片寫作文。
我正處在暗戀中,情感特別豐沛,特別需要借題發(fā)揮,隨便選了那張風(fēng)景,洋洋灑灑寫了篇以“傷離別”為主題的文章。
隔周,我的作文被當(dāng)作范文朗讀。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別人念我寫的字。在楊震宇的聲音里,我全身的細胞都像受到電擊一樣猛然蘇醒。
下課之后,楊震宇帶著我進了辦公室。他說:“我喜歡的作家杰克·倫敦有一個特別的寫作訓(xùn)練——隨時隨地把有意思的東西記錄下來,通過這個練習(xí)鍛煉觀察能力和敘述能力。我建議你試試這個方法。”
那天起,我開始寫“觀察日記”。楊震宇的要求是“仔細觀察,認真體會,把觀察到的如實記錄下來。既不夸大,也不回避,盡量看盡量記錄盡量思考”。一周之后,我把第一次寫的觀察日記“陽光的變化”交給楊震宇。他在這句下面寫了一個很大的“好”——“今天的光線強烈,我抬頭看了太陽一眼,再低頭,看到了世界的底片?!?/p>
我的觀察日記又持續(xù)了幾周,從陽光轉(zhuǎn)向植物再轉(zhuǎn)向每天趴在學(xué)校門口賣炸糕攤子旁邊的流浪狗。第一個本子快寫滿的時候,楊震宇又給了我一個新的本子,同時作業(yè)升了級:“從這本開始,寫一個你感興趣的人?!敝链?,那些堵在我心里的單戀,伴著對那個人無法克制的“觀察”,被一字一句地寫了出來。這樣的訓(xùn)練,除了讓我得到了成就感,也讓內(nèi)心那些擁擠著的情緒借由文字得以釋放。
楊震宇對我的單戀從未過問,只就事論事地在每篇文章上圈圈點點,指出他認為好的部分和有待商榷的部分。
一個少年,在十三四歲,有幸把對這個世界的誠實化作文字,練就一種技能,不管是否以此為謀生的手段,它都是珍貴的禮物。不久之后,我單戀的對象轉(zhuǎn)學(xué)了。一天,楊震宇給我講了他喜歡的作品——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我記得他說:“上天有時候會給我們一些禮物,有可能是和顏悅色地給,有可能是風(fēng)馳電掣地給,有時候是快樂的,有時候是痛苦的。怎么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發(fā)現(xiàn)禮物,還要盡力接到禮物。那些禮物,你不接住,或是不及時接住,就錯過了,就是暴殄天物,‘禮物’是不會等你的。”
那是我少年時代的運氣,在我的單戀像觸礁一樣撕裂沉沒之時,楊震宇告訴我“禮物可能是痛苦的”,這一劑及時的良藥,送我回到可能痊愈的歸途。也正是這個痛苦的過程帶來一個重要的領(lǐng)悟:每個人這輩子對自己最大的負責(zé),就是你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個“我”。
直到受到楊震宇那么鄭重的肯定后,我才忽然想要對著自己問上一句“我是誰”。繼而,為了這個“我”,必須于茫茫人世中,清明、獨立、勇敢地走出來,走下去,不論何種境遇都不要退縮,直至走到天盡頭。
(珠珠摘自《再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