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帕烏斯托夫斯基 戴驄
有時我會突發(fā)奇想。譬如說吧,我就曾想過何不去編纂幾部新俄語辭典呢(當(dāng)然,現(xiàn)有的綜合辭典不在其內(nèi))。
其中的一部辭典不妨收一切與自然界有關(guān)的詞匯,另一種收生動準(zhǔn)確的土話俚語,第三種收各行各業(yè)的用語,第四部則專收烏七八糟的死了的詞匯以及陳詞濫調(diào)的公文用語和鄙俗不堪的字眼。
后一部辭典之所以需要,在于它可以告誡人們擯棄似通非通的拙劣語言。
我在牧場邊的小湖邊聽到那個啞嗓子的小姑娘歷數(shù)各種花草名字的當(dāng)天,便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要收集與自然界有關(guān)的各種詞匯,編成一部辭典。
不消說,這當(dāng)然是一部詳解辭典。每個詞目都應(yīng)該有釋文,并摘引作家、詩人、學(xué)者著作中從科學(xué)上或從詩學(xué)上涉及這個詞的段落。
譬如在“冰箸”這個詞目之后可以引用普利什文作品中這樣一段描寫:
陡岸近水的地方向里塌陷,形成黑洞洞的岸的穹窿,其中密密麻麻懸垂著長長的樹根,如今這些樹根變成了一根根冰箸,而且越結(jié)越大,越結(jié)越長,都已觸及河水。每當(dāng)春風(fēng)徐來,河上泛起漣漪的時候,細微的水波便拂弄著懸在陡岸下的冰箸的尖尖,使冰箸左右晃動,彼此相碰,發(fā)出叮叮咚咚的聲音,這是春天最早的聲音,是風(fēng)神之琴。
而在“九月”這個詞目之后,則不妨引用巴丁斯基的幾句詩:
九月到了!太陽遲遲才升起,
吐出亮閃閃的寒冷的晨曦,
一抹曚昽的金色的朝暉,
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明鏡般的水里。
我在考慮編纂這些辭典,特別《自然辭典》時,把這方面的詞匯分為以下各類:“森林詞匯”,“田野詞匯”,“草場詞匯”,以及有關(guān)四季時令的詞匯、氣象的詞匯,河川湖泊的詞匯,以及動植物詞匯。
我懂得,這樣一本辭典應(yīng)該編得像一本書那樣好讀。那么這本辭典既可提供我國自然界的知識,也可以使人們體會到俄語詞匯的豐富是取之不竭的。
當(dāng)然,由一個人去從事這項工作是力所不逮的,即使用畢生的時間也完成不了。
每當(dāng)我想起這部辭典時,就恨不得年輕二十年,當(dāng)然并不是說,這樣我就能獨自來編這部辭典了。要編這部辭典,我缺乏必要的知識,但參加編纂工作還是可以的。
我甚至已經(jīng)開始為編這部辭典作了些筆記,但是我照例把筆記給丟了?,F(xiàn)在要想憑記憶來追述這些筆記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有年夏天,我差不多把全部時間都用之于收集花草的名字。我根據(jù)一本老的植物圖鑒得知了花草的名稱和特性,并把它們一一記到我的筆記本里。這是一項饒有趣味的工作。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如此明確地意識到自然界中每一件發(fā)生的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從沒想到過每一片樹葉,每一朵花,每一條根須或者每一顆種子都是極為復(fù)雜而完美的。
這種合理性往往只讓人看到其表象,對其內(nèi)情卻秘而不宣到了過分的程度。
有一年秋天,我和一位朋友結(jié)伴上奧卡河荒涼的舊河道去捕了幾天魚。奧卡河改道已有好幾百年,舊河道已演變成一個長形的深水湖。湖的四周榛莽密布,使人難以走到湖邊,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無法穿過。
當(dāng)時我穿的是件毛線衣,那上邊粘上了好多扁扁的帶刺的鬼針草籽、牛蒡和其他草籽。
白晝晴朗而寒冷。夜間我們和衣睡在帳篷里。
第三天上,下了一場小雨,我的毛線衣淋濕了,睡到半夜里,只覺得胸部和手臂上有好些地方像針扎一樣疼。
原來是一些又扁又圓的草籽吸足水分后動了起來,像螺旋似地擰進我的毛衣里。它們先鉆過毛線衣,然后又穿過襯衫,到半夜里,終于碰到了我的皮膚,開始小心翼翼地往皮膚里扎。
這大概是一個最生動的例子。說明植物的一舉一動無不是有道理的。草籽落到地上,在降下最初幾場春雨之前,始終紋絲不動地躺在那里。因為鉆到干燥的土壤中去,對它來說,毫無意義。但一俟土壤被雨水澆濕,草籽便膨脹,蘇醒,像螺鉆一般擰進地里,只能適當(dāng)?shù)臅r機一到就開始萌發(fā)抽芽。
我又離開了“敘述的主要線索”,扯起草籽來了?;剡^頭來,我還是想憑記憶簡略地追述一下我為了打算編寫辭典(這差不多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作的筆記。
我最早的筆記都與森林有關(guān)。我生長在沒有森林的南方,也許正因為如此,在俄羅斯中部的自然界中,我最偏愛的是森林。
第一個吸引我的有關(guān)“森林”的詞匯是rлyхomaнb。誠然,這個詞不僅僅與森林有關(guān),然而我是從守林人口中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從此這個詞在我心目中,便和遍地青苔的密林、潮濕的林莽、東倒西歪的被風(fēng)吹倒的樹木、霉?fàn)€的樹葉和朽爛的樹樁所散發(fā)出來的似碘酒一般的氣味、濃綠色的暮色以及無邊的寂靜聯(lián)系在一起了?!澳闶俏矣H愛的故鄉(xiāng),我的自古以來荒涼的地方!”
后來我筆記中所記下的都是名副其實的林業(yè)詞匯了:船材林、山楊林、矮林區(qū)、沙地松林、密林、沼澤松林、火燒跡地、闊葉林、荒原、林緣、護林哨所、樺樹林、濫伐、樹皮凈松脂油、林班線、雪松、櫟樹林,以及其他許多普普通通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詞匯。
甚至像“林班標(biāo)樁”或者“護樁”這種不可言說的術(shù)語也都充滿了難以言說的魅力。要是您熟悉森林的話,是會同意我這個看法的。
(選自《金薔薇》,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新高考·語文學(xué)習(xí)(高一高二)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