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荻
【摘 要】記憶是人的一種心理過程,對人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同樣聲樂發(fā)聲技巧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音樂記憶在聲樂技能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音樂記憶在聲樂技能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記憶;聲樂;音樂;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46-01
音樂記憶是人腦對過去音樂經驗的回憶與總結,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音樂識記、音樂保持以及音樂回憶,三個元素缺一不可。聲樂學習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習者應保持大腦思維的活躍。
一、利用聽覺加強聲樂記憶
(一)呼吸技巧。呼吸技巧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的吸氣和呼氣,同時還要能夠根據(jù)聽覺來鑒別和記憶。
首先,唱歌中的吸氣。唱歌中的吸氣判斷標準:無法聽到自己的吸氣聲。如果學生在唱歌之前,吸氣聲音很明顯,這說明吸氣很淺,聲門沒有打開,這種吸氣是無法運用到唱歌中的。正確吸氣方式是無聲吸氣,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松肚子、擴腰、橫隔膜下吸氣并保存。這樣的吸氣方法,聲門穩(wěn)定且持久,利于歌者保持最佳狀態(tài)。
其次,唱歌中的呼氣。這種呼氣與平時的呼氣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橫隔膜與聲帶的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發(fā)出均勻的歌唱聲音。當然這種呼氣方法必須經過專業(yè)訓練才能掌握。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除了傳授學生專業(yè)知識以外,還是要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檢查自己的發(fā)聲過程,如果聽到漏氣的聲音,必須關閉聲帶;如果出現(xiàn)了聲音尖或者緊的情況,必須加強梗隔膜的擴張力度。
(二)聽覺記憶。唱歌的過程可以使用三種聲音:全真聲、全假聲、真假混合聲。使用全真聲進行演唱的有黃梅戲、豫劇等;使用全假聲進行演唱,以京劇中的小生角色為代表,男演員如果演旦角也需要運用全假聲的唱法;而通俗歌曲演唱中,大部分使用真聲。而民族音樂和美聲唱法以真假聲混合為主。民族音樂強調字正腔淵、吐字清晰,聲音呈線條狀,演唱方式主要以真聲為主,假聲為輔,給人一種聲音明亮的感覺;美聲唱法要求以腔行字,聲音呈圓柱形,演唱方式以假聲為主、真聲為輔,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
二、利用視覺加強聲樂記憶
(一)利用鏡子訓練。鏡子是最有效的訓練工具。面部表情可以反映歌者的唱歌狀態(tài)。如憂郁的感覺可以通過眼睛、眉宇表現(xiàn)出來。通過鏡子訓練,歌者可以觀察自己在唱歌過程中的儀表、體態(tài),及時改正不正常的舉動,如歪嘴、苦相、伸下巴、斜肩等毛病。歌者唱歌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毛病,要及時糾正,達到用情歌唱的標準。
(二)加強視覺監(jiān)督唱歌技能運動的記憶。聲樂技能練習中,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及時刻苦訓練,仍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例如唱歌中的“呼氣與吸氣”,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先了解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在視覺上對唱歌中的呼吸原理有一定的認識。發(fā)聲之前先吸氣,讓肺泡膨脹,隔膜下降,腰部與腹部向外擴張。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訓練聲樂,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混聲歌唱狀態(tài)的記憶
首先,以“U”母音作為發(fā)聲的先導母音。這個音發(fā)的越深,喉嚨越容易打開,越能夠體會融匯貫通的感覺。以“U”作為基礎母音,然后逐步過渡到其他母音,最后達到混聲的效果。
其次,運用假聲獲得混聲。發(fā)假聲的要點在于找到“假聲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發(fā)音,要求演唱者深呼吸,在此基礎上,利用發(fā)假聲的意念打開腔體。這個狀態(tài)可以比作為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打哈欠,而是將呼之欲出的哈欠咽下的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需要七個部位的配合,分別是下巴、喉頭、鼻腔、咽壁、腰腹、胸腔、軟腭。通過這七個部位相互共鳴,找到“假聲位置”,達到演唱的最佳狀態(tài)。假聲的特點在于位置高、聲音圓潤、柔和,但是聲音比較小,原因在于,使用這種聲音,聲帶的張力會增大,受力不均勻,導致一部分聲音完全閉合,而另一部分聲音要承受氣息的沖擊,氣息振動的位置在聲帶的邊緣或者局部。演唱過程中,歌者必須將字和聲音都統(tǒng)一到假聲的位置,無論什么原因都不能改變假聲的位置,否則無法取得理想的演唱效果。演唱的過程中,三個聲區(qū)沒有明顯界限,要求將三個聲區(qū)融為一個整體。
最后,正確的呼吸方法。這是訓練真假聲的關鍵,一切唱歌技巧都必須以呼吸為前提,唱歌中的呼吸與生活中的呼吸大有不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肺部和橫隔膜以下呼吸肌肉的變化,唱歌時要科學運用呼吸方法,否則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演唱效果,而且會損害聲帶,得不償失。
聲樂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聲樂記憶尤其重要。要想學好聲樂,必須掌握音樂記憶。訓練音樂記憶的方法非常多,我們可以采用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方法進行訓練,學生要多聽、多看、多思,總結發(fā)聲地規(guī)律,掌握其中的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發(fā)出美妙的歌聲。
參考文獻:
[1]王珊.試論聲樂教學與記憶[J].教學研究,2013,(02):106.
[2]甘詠梅.音樂記憶在聲樂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