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曄
初見書題《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誠實地說,我的心情并不輕松:一來困惑于人生哲學這樣的“天機”真的能濃縮在一本書內分享給我們嗎?二來又不免覺得,倘若真能有這樣的書,用一種近乎“捷徑”的方式來教教二十歲的我怎樣與這個世界“相搏”,大概也算是極讓人得意的一件事啦。我想也許上述的心態(tài)道出了很多還未來得及翻閱這本書的大學生們的心聲,在此講講我的一點點心得體會。
王蒙先生在這本書里從十一個大的方面來概述自己的人生思考,附上最后一章一些雜文關于人生各個方面的漫談。
讀過書后,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話題:談“幼稚的成熟”與“成熟的老到”。
王蒙先生這樣描述成熟和幼稚的區(qū)別點:對于惡的認識與對付惡的本領。我們的人生中一定會碰到許多的不善甚至是惡,而所謂“幼稚”的人碰到這種不善和惡就會從傷心,意外到后來幾次打擊后便頹然垮臺,聲稱自己喪失了生活的勇氣,走向悲觀和頹廢;或者干脆自己也變成惡,一起禍害人間。
根據(jù)王蒙先生的看法,我們說這樣的人是遇到惡后全無辦法,大呼小叫,精神崩潰,鋌而走險,變成一個偏激者,這就是一個人相當幼稚的表現(xiàn)。
王蒙先生這樣對于成熟和幼稚的定義讓我覺得既新穎又懇摯。人性中有一種美叫做境遇中的主動性,這在此書的后面部分也有提到,是說當我們在一個又一個或好或壞的境遇中時,我們應該保持清醒,仔細思量,擁有豁達的心態(tài)并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在乎有什么眼神或者說法。這是成熟者應有的表現(xiàn)。我們一生從來不與惡打交道是不可能的,而不在惡面前垮臺自殺卻是必須和有用的。
王蒙先生還表示,目前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出版規(guī)則知道政策法令偏向于不談至少是不多談不深談人間的惡——這一點他沒有太多異議,畢竟考慮到現(xiàn)實層面,當人們的素質還相當不理想的時候,你談惡談得太多也許客觀上變成了教唆為惡。
此外,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對于人生“化境”的解讀。先生把學習分為“身外之學”和“身同之學”,前者是不對人產(chǎn)生總體性影響的學問,不帶感情不帶創(chuàng)造,靠的是記憶力和注意力,多次練習溫習實習。后者是全面的智力能力意志與理念的培養(yǎng)。我們平時的學習中很可能會達到一種而忽視另一種,在這里王蒙先生認為要達到人生之“化境”,需要將二者有機結合,既需要“身外之學”那種因經(jīng)常集中注意力而養(yǎng)成做事一絲不茍的習慣,也需要“身同之學”那樣參透學習本身而收獲一種智慧一種覺悟,一種品性一種大道。
王蒙先生還提到學習是絕對的無止境的,學習是他的骨頭?!盎场本褪且环N永恒學習的過程,是感化、升華、蕩滌、溫暖與充實的過程。
這本書道出了王蒙先生處世之學的大智慧,也是先生傳奇人生的側面反映。對于剛剛開始踏入社會赤手空拳相搏的我來說,此書無疑是囊中之寶。希望借著先生的警句良言,攀上今后人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