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1981年,我所在的《中國青年》文藝部舉辦“‘五四青年文學獎”短篇小說征文,請了丁玲、馮牧、韋君宜、王蒙為首,成立了一個評委會,邀請各方朋友參與,以提高征文的質(zhì)量。夏天,我與何志云張羅在《中國青年》的宿舍樓里騰出房間,專把李陀與陳建功拉來關門寫稿。按說李陀當時已經(jīng)不能算“青年”了,但從心態(tài)上,我們覺得與他沒距離。李陀家那時已經(jīng)從北京的小西天搬到了東大橋,《中國青年》在三里屯,坐公共汽車僅兩站的距離。把他圈進編輯部,是想給他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但事實證明:讓他關住自己,安靜地一氣寫完一篇小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太易被各種新鮮事兒牽制了?;蛘?,從好處說,他的寫作是會被自己的不滿足而不斷顛覆的:寫了一半又扔下、丟棄,從頭開始。那是綠蔭遍野的盛夏,陳建功中午與我們一起用調(diào)羹敲著飯盒到食堂買飯,很快寫成了《雨,潑打著霓虹燈》;我們邀的韓少功也很快寄來了悲愴的《飛過藍天》,李陀卻遲遲難交稿。當初我們并不理解,他的拖稿其實很可能是心理壓力所致,他希望能找到更好的結構,更出眾的表達方法,但寫小說其實是不能躊躇的。
李陀一直拖延到第二年初才發(fā)表的稿子,完成度其實也未必好。它名為《星星后面的月亮》,想表達“人們瞄準的是愛情這顆金色的星星,其實追求的是星星后面那個潔白的月亮”。星星是被月亮照亮的,他想表達表象的錯位——小說中戀愛分手的原因是,在女主角“她”想做一個稱職的妻子的表象背后,其實是在掩蓋她骨子里想追求的不平庸,于是所有都反其道行之。也許是“星星”與“月亮”的詩意吸引了他。李陀本質(zhì)上是感性的、細膩的,但他卻要顯示其理性能力,因為感性若不能提升出理性,就難具張力,而“星星”“月亮”之關系本又難有出人意外的理性結論,他的寫作就在這樣的糾結中被延遲。
1982年,李陀努力寫了好幾篇小說,似乎想追趕:發(fā)表在《北京文學》上的《七奶奶》、《上海文學》上的《余光》,最后是《人民文學》上的《自由落體》?!镀吣棠獭吩S是也想走“京味兒”的嘗試,但李陀絕不會像陳建功那樣,興致投向性格化人物或小人物的命運。他寫一個眼睛、耳朵、手腳都不靈了的老太太,只憑嗅覺,所有努力都為辨別煤煙味,為證實媳婦是否又騙了她,沒用煤爐而用煤氣做了飯。他大約認為,在這樣的小尺度卑微空間里,表現(xiàn)出的人生渺小、執(zhí)著的荒謬才會精彩。最后,老太太“總覺得要出點事兒”,什么事呢?結尾是:“她就一個心思——死了也得把廚房那邊的情形看個明白?!彼怀龌闹嚕热换闹?,結果就無所謂了。
《余光》寫“老金頭”跟蹤談戀愛的女兒與小伙子,不厭其煩地寫他從王府井一直跟到北海公園?!坝喙狻敝咐项^跟蹤女兒,剩余目光被街上女人暴露的胸、腿和依偎的情人吸引,還有擁擠、喧鬧,是對“什么也不聽、不看、不想的安靜”的騷擾。最后,老頭在安靜的北海公園被“余光”混淆了距離,在黑暗中跟丟了,又回到不必“余光”的獨自安靜享受。李陀是不屑線性情節(jié)推進的,他的興趣是一個空間里的氛圍刻畫。即使這么簡單的小說,他也寫得特別密——沒有對話,長段長段的敘述。寫昔日王府井兒童商店門前四股人流如何擠成一團,寫盛錫福鞋店、精工鐘表維修店的櫥窗,熟悉那個年代王府井的人,一定覺得他的敘述精細準確。他描寫他注意到依偎在一起的人,走路身子一定是傾斜的。這篇小說里有一個深深留在我記憶中的細節(jié):公共汽車上小伙子摟著姑娘的腰,姑娘兩手扶著小伙子的肩,頭貼著小伙子的胸。車上的燈熄了,只有路燈光亮一明一暗投進車窗,姑娘鮮紅的拉毛圍巾上,有雪花在晶瑩地閃光。李陀是很追求浪漫的,我還記得那時他很炫耀他家早茶,專邀我去過一兩次。紅茶配奶,椒鹽消化餅,他強調(diào),餅干一定是要又薄又大又脆的那種。那時在他家里,我最注意書柜里立著好多本各大博物院的藏品畫冊。他是跑在前頭的,那時他已經(jīng)興趣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了。
《自由落體》是三篇中寫得最好的。它寫一個有恐高癥的工人,在高跨天車,全車間的最高處,站在減速箱上,要舉起幾十斤重的鐵鏈,往吊鉤上掛,通過那個不斷強調(diào)飄落而下無助的煙盒,來寫恐懼感。其實沒能力在這樣的高空作業(yè),但他還是要舉、要掛,不斷想吸煙是恐懼的暗示。第一次失敗了,那吊鏈像在嘲笑他。第二次,一個他并不愛的姑娘站到了他身下,于是他一定要掛上這個不易掛上的吊鉤。結局,掉下去還是沒掉下去?李陀又省略了——只是敘述“他想做的事,他一定能做到”。掉不掉下去,又不重要了。李陀的小說其實都不好讀,當然,好讀的未必是好小說。他營造空間,一定是極有耐心繁密地寫細節(jié)。比如站在減速箱上,小心翼翼的每一個動作,腿怎么站,身體怎么用力,沒有這經(jīng)歷絕對寫不出這細致。問題是,一般人其實沒耐心讀得這么細,沒耐心的人就會覺得他寫得累贅。
李陀的遺憾是太易丟棄。似乎剛找到挺好的角度與表現(xiàn)方法,1983年,他又把小說放下了。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小說創(chuàng)作不能調(diào)度起他的激情與快感,或是任何一種敘述方式他都覺得累贅,抑或是他漸漸消散了以小說來證明自己的競爭心。1983年,他與馮驥才合編了一本《當代短篇小說43篇》,開始告訴他人,他認為什么才是“好小說”了。這個選本由嚴文井寫了一個詩意盎然的序,所選篇目從1979年茹志娟《剪輯錯了的故事》到1983年張承志的《春天》,現(xiàn)在回頭看,還是漏選或照顧了不少人事。但在當年,包容了各種表現(xiàn)方法,組成這么齊整的隊伍,它對80年代的文學走向還是起了導航作用。為什么是“43”?一本的篇幅一定是在50篇之內(nèi),不能是45,也不能是42或44,43就具備了意義。
然后,他又開始幫助張暖忻籌備她的第二部電影,將張曼菱寫云南插隊生活的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改編為《青春祭》。片名是他與張暖忻在討論中蹦出來的——視下鄉(xiāng)、“文革”為“青春祭”,這確實超越了張曼菱小說及當初所有的“傷痕文學”?!凹馈庇辛艘环N儀式感,特別牛。
于是,李陀也就徹底離開了寫小說。也許,1983年他就認識到了,有比寫小說更重要的事。
記得李陀寫過一篇他在1984年經(jīng)歷的短文,寫1984年的夏天,他一次次從東大橋趕到北太平莊的北影洗印廠,張暖忻從云南一次次地寄回樣片,洗印出來他一次次去看片段的情景,其中省略了他對這部電影的付出,編劇也不再有他的名字了。他只是說,通過“一個個鏡頭,一個個畫面”,他“目睹了一部電影的誕生”。(待續(xù))
1.李陀與馮驥才合作,1983年編的第一個小說選本,由嚴文井寫序,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印了1.79萬冊。這個選本對之后的小說創(chuàng)作走向影響頗大
2.1982年第12期《人民文學》上發(fā)表了李陀的《自由落體》。這是他1982年寫得最好的小說
3.電影《青春祭》劇照?!肚啻杭馈犯木幾詮埪獾男≌f《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編劇張暖忻、張曼菱,李陀沒有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