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
小孩最怕悶,年輕人也是一樣。
工作做不長,主要原因是悶。寫作則是最悶不過的一件事。古佛青燈,自言自語,逐個策劃,不過只要有一個讀者說不錯,已是心滿意足。科學家在實驗室里一悶多年,過著非人的生活,一旦有所發(fā)現(xiàn),抵得過寒窗十載。開頭的時候,總得忍一忍悶氣,長久來算,還是值得。
大概要待三十歲過后,才會明白,這就是事實,天底下沒有不悶的工作,所以大家才會做一行怨一行。老板付出薪酬,是購買伙計的勞力,不是一邊出糧一邊叫下屬尋歡作樂。
不要說教書生涯、公務員生涯、主婦生涯了,連表面上金碧輝煌的職業(yè),也不見得好過。天字第一號的美女明星拍戲時,往往化好妝等十多個小時還輪不到她,悶得哭出來。可是工作的成績一亮相,只覺再辛苦、再勞碌、再悶也是值得的。
沒有收獲的職業(yè),再活潑輕松,也徒然浪費光陰,時間過去,一無所成,那才悶呢。
所以,漸漸地眼光就放遠了。
(LOVE茹摘自《廣州日報》2016年3月25日,〔土耳其〕謝夫凱特·亞拉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