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芹
摘 要:南宋詞人吳文英,詞今存三百四十首,其中戀情詞一百二十余首,約占總數(shù)的百分之三十五,絕對數(shù)則超過南宋、北宋詞人,其戀情詞的抒情對象主要是蘇州的一位民間歌妓和杭州的一位歌姬。在吳文英的這三百多首詞作中,一共有四十七處出現(xiàn)“瘦”字詞。在吳文英詞作中出現(xiàn)了大量“瘦”境詞,這些“瘦”境詞在意象的選擇上極具特點。
關(guān)鍵詞:吳文英;“瘦”境詞;意象分析;梅花
中圖分類號:I222.8 文獻標(biāo)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瘦”境詞的意象選擇
在吳文英詞作中一共出現(xiàn)了四十七處 “瘦”境詞,這些“瘦”境詞從意象的選擇上看,具有以下特點。
(1)有的是以人物為意象,比如:“秋壓更長,看見姮娥瘦如束”“霜爆花腴,獨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難”“憔悴攲翹委佩,恨玉奴銷瘦,飛趁輕鴻”“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等等。這里的“瘦”境詞以姮娥、玉奴、宋玉等為意象。
(2)有的是以植物為意象,比如:“但東閣、官梅清瘦”“菊花清瘦杜秋娘”“題紅汎葉零亂,想夜冷、江楓暗瘦”“凡花瘦不禁秋,幻膩玉,腴紅鮮麗”“暗相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一笑掀髯付與,寒松瘦倚蒼巒”,等等。 這里的“瘦”境詞以菊花、江楓、寒松、梅等為意象,其中以梅花為意象的“瘦”境詞就出現(xiàn)了十二處之多。
(3)有的是以動物為意象,比如:“有秀蓀、來染吳香,瘦馬青芻南陌”“人與流鶯俱瘦”。這類意象的“瘦”境詞出現(xiàn)得比較少,就此兩處,在這里出現(xiàn)的意象也只有馬和流鶯。
(4)有的是以自然現(xiàn)象為意象,比如“石瘦溪根船宿處,月斜梅影曉寒中”“正逋仙、清瘦黃昏,幾時覓得”“重上逋山,詩清月瘦昏黃”“木落秦山清瘦,西風(fēng)幾許工夫”“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黃昏”,等等。這里的“瘦”境詞以石、清月、黃昏等為意象。
在吳文英詞作中出現(xiàn)如此多的“瘦”境詞,這與南宋時期的文人經(jīng)歷、文化傳統(tǒng)和心理活動相關(guān)。北宋后期的統(tǒng)治者,經(jīng)歷了常年的戰(zhàn)亂之苦,后南渡錢塘,開始了長達百年之多的偏安生活。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許多詞人筆下的抒情主體常常因為悲苦窮愁的情感而顯得消瘦、瘦損,所以一些詞人經(jīng)常用“瘦”字或是借用“瘦”來形容人或物。這些詞人在反復(fù)吟詠人生的悲苦和時局朝政的頹廢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詞的意境不是十分開闊,但意韻卻十分悠遠的“瘦”境詞。
二、吳文英“瘦”境詞賞析
先看一首《鶯啼序》,詞中寫道:“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下。”詞人在這里勾畫出有似出水芙蓉的女性形態(tài)之美?!皾櫽瘛币詼貪櫇嵃椎挠裼魅?;“瘦”則是宋人以纖細為美的美感經(jīng)驗;“冰”當(dāng)是冰肌玉骨之謂?!傍P股”為婦女首飾,即鳳釵,釵分兩股;“盤云”謂婦女發(fā)髻,盤管綰猶如烏云。這句詞的意思是:她鳳釵斜拖,發(fā)髻松散欲墜,玉瘦冰清,浴后十分困倦嬌慵。
再看《新雁過妝樓》,詞中寫道:“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边@篇是詞人為憶去妾之作,此妾去在夏秋之際,所以每當(dāng)秋季就不免思念她。宋玉寫《九辯》悲秋,并寄寓感士不遇的情懷,所以詞人借用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來形容宋玉。作者這里用宋玉只是用來陪襯“賦情”一句,說自己還不如宋玉,除落拓不羈外,所愛之人又離去,所以他比悲秋更苦幾分。這是加倍的寫法,使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詞人的賦情之苦。
三、吳文英詞作中出現(xiàn)的梅花“瘦”境詞
吳文英在“瘦”境詞中,有十二處寫到了梅花,如“殘梅瘦,飛趁風(fēng)雪”“嶺上寒多,溪頭月冷,北枝瘦、南枝小”“但東閣、官梅清瘦”,等等。之所以在詞作中出現(xiàn)如此多的梅花“瘦”境詞,與我國古人愛梅、賞梅、詠梅的習(xí)慣有關(guān)。 梅花,歲暮冰雪而不枯,眾芳搖落而獨放,清香幽雅,風(fēng)韻超脫,其幽貞之姿,凌寒之質(zhì),一向是我國古代歌詠的題材。
梅花的意象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愛,也使得梅花的意象異常豐富。在宋朝詞人眼中,梅花的意象多為感傷,也難怪乎吳文英的詞中梅花多以“瘦”的意象出現(xiàn)。
“瘦”境詞與我國古代文人愛梅、賞梅、詠梅的傳統(tǒng)息息相關(guān)。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吳文英的“瘦”境詞,在意象的選擇上和梅花的“瘦”境詞上極具特點。通過對吳文英“瘦”境詞的分析,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吳文英詞的全貌。
參考文獻:
[1]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薛礪若.宋詞通論[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