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科學生活》:有些腦卒中患者需要插導尿管,那么如何來護理這樣的患者?導尿管何時拔出來合適?
何護士長:腦卒中患者因病情危重、尿失禁、尿潴留等原因,往往需要留置導尿管。在腦卒中患者留置尿管的護理過程中,漏尿、脫管、感染、堵管等留置尿管常見并發(fā)癥一直困擾著許多患者及家屬,給患者和家屬帶來許多煩惱。那么如何護理這樣的患者,從而達到預防,甚至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呢?在患者的后續(xù)護理中,家庭護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妥善固定尿管和引流袋。防止扭曲、脫落,保持引流通暢。引流袋的位置應低于膀胱,防止尿液逆流。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性狀和量,如有渾濁、出血、沉淀等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其次,保持尿道口的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洗會陰兩次,每周更換集尿袋兩次。及時更換床單、床墊及衣褲,保持床單的平整清潔與干燥,防止發(fā)生皮炎及壓瘡。
最后,家屬要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2500mL以上。增加營養(yǎng)的攝入,保持飲食平衡,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這些要求需要家屬有極度的耐心、愛心,持之以恒,使患者能盡早恢復排尿功能,雖然不能恢復到大病初期,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是會有所提高。
當然,除了家屬的耐心護理,更重要的是患者自己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不能自暴自棄,認為反正也有人照顧,躺在床上更清閑。但現(xiàn)實生活卻不是如此,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如何渡過難關還是需要自己把握,別人可以幫你一段時間,但之后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比如,我想喝水,就可以自己隨時隨地拿來就喝,而不是等著家人來了幫我拿水,靠別人肯定很被動。所以,我一再說,生病不可怕,最怕的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哀莫大于心死,一旦患者自己沒信心了,別人再給你勇氣和幫助也無濟于事。
家庭成員中一旦有人得了腦卒中,那么整個家庭的生活秩序都會改變,全家人都圍著患者轉,使日常生活規(guī)律明顯改變。家人要在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前提下,給予患者極大的鼓勵和安慰,使患者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積極面對,爭取早日康復。
有研究顯示,留置尿管時間越長,預示著恢復期發(fā)生尿潴留等排尿障礙的可能性越大,留置時間每增加7天,發(fā)生下尿路功能障礙的風險增加29.6%。所以應盡量縮短導尿時間,意識清楚的患者夾管2~3小時至膀胱充盈。在這過程中應詢問患者有無排尿意識、鼓勵患者排尿,同時放出尿液。若患者有3次上述反應,可拔除尿管。拔管后常出現(xiàn)第一次排尿困難和尿潴留,可采用誘導方法排尿,如聽流水聲、下腹部用毛巾熱濕敷、洗外陰等。
《科學生活》:患了腦卒中,患者的心情常常很郁悶,家屬該如何安慰他們?
何護士長:一般患了腦卒中,患者心情肯定很差,這點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家屬,首先,在情感上要給予支持、鼓勵和安慰。特別是在重癥病房的患者,也需要家屬的安慰。我們知道重癥病房每天只有半個小時的探望時間,家屬在探望的時候,不僅要關心患者的病情還要給予患者信心。往往很多家屬看到患者昏迷了,就伏在患者身上嚎啕大哭,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雖然患者昏迷了,但他還是有聽覺的,有潛意識的,如果家屬嚎啕大哭,不僅不能喚醒患者,相反會給患者帶來無形的壓力和負擔,也會意識到自己病得很嚴重,是不是沒救了?正確的做法是,家屬應該給患者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家屬可以說:“媽媽,我在門口等你哦,你要快點好起來?,F(xiàn)在你在醫(yī)院躺一會兒,休息一下,因為你前段時間比較累,我們在外面等你,你放心,我們天天會來看你的。”這樣的交談無意中就會給患者增加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其預后會有一定幫助。
其次,家屬應積極關注患者回家后的家庭護理,要想一想如何護理患者、如何陪伴患者以及如何康復和預防腦卒中的復發(fā)等問題。但是有些家屬根本就沒想過要自己照顧患者,只想著等患者出院了去請個保姆,就以為萬事大吉了。這是大錯特錯的,保姆可以起到協(xié)助家人照顧的作用,但是保姆替代不了家屬,畢竟家人的情感支持很重要。我們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屬千萬不能有嫌棄患者的表現(xiàn)。
最后,對于患了一次腦卒中的患者,一定要在各個方面調整好,預防復發(fā)。否則,好不容易恢復的功能又要回到以前,甚至進一步惡化,如果再想恢復則需要更漫長的時間。研究顯示,我國腦卒中患者第一年復發(fā)率為5% ,5年內復發(fā)率為30%。所以,第一次生病是給自己一個警告;第二次則是一個嚴重的警告;如果還有第三次,那么后果不堪設想,即使僥幸保住了性命,但后遺癥卻接踵而來,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因此,家屬要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吸煙、酗酒、長期熬夜等)。針對已經出現(xiàn)的預警信號,仔細查找原因,給予積極治療,減少并發(fā)癥和后遺癥,預防腦卒中再發(fā)作。
一旦發(fā)生了腦卒中,家屬和患者就要學會積極正確去面對,不要自暴自棄,讓疾病往更壞的方向發(fā)展。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一直是我們的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