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在西方一線運動品牌積極借助中國興起運動熱,極力挖掘市場的同時,中國同行也在海外物色當地品牌的收購機會。有市場分析人士稱,除了國際知名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海外二線運動品牌對于中企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今年年初,在中國國內不知名的匈牙利本土運動品牌——RICHTOFIT(現中文名“萬施利”)被中資企業(yè)收購引入中國。去年,中國安踏完成對英國體育戶外品牌斯普蘭迪(Sprandi)的收購。早在2012年,由英國亨弗里兄弟在1924創(chuàng)立的足球運動品牌茵寶(UM?BRO),就被耐克公司以2.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由美資和港資共同投資成立的艾康尼斯公司。
事實上,在歐洲市場,仍有大批二線運動品牌在苦苦支撐,不排除被收購的可能。除了茵寶之外,霍馬(Joma)、埃雷亞(Errea)等第二梯隊運動品牌廠商的運作空間非常有限,尤其是豪門球隊暴漲的身價,更是讓這些二線品牌很難挖掘更廣泛的市場。
在倫敦市區(qū)一家體育用品直營連鎖店擔任執(zhí)行經理的史蒂文森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多數二線品牌都是通過直營批發(fā)的模式,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他舉例稱,一雙耐克新款跑鞋市價為150英鎊,但自己的店里有多款設計相似的二線品牌,售價遠低于耐克鞋,這會讓消費者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
收購國外二線品牌,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有著各自不同的意義。像是安踏收購斯普蘭迪,其目的是讓斯普蘭迪品牌的生產制作主要在中國東莞和青島兩地完成,而斯普蘭迪在俄羅斯和東歐的市場有著領先地位,可以讓安踏借助該品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走出去”。
對于艾康尼斯這樣的企業(yè)來說,近年來在美國收購大量的服裝品牌,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品牌實現溢價后再轉手賣出,另一部分則是在中國國內尋找合作伙伴。因此,茵寶被購入之后,市場猜測茵寶會被再次賣給中企。
對于中資收購當地品牌,英國貿易部門官員告訴《環(huán)球時報》,中企的收購總是會受到歡迎和鼓勵,雖然英國已舉行脫歐公投,但這不會影響到英國吸納海外投資,相反還會鼓勵,因為英國更愿意加強同非歐盟國家的合作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