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建
?
卷首語 | 01
安全感與幸福感
文|王新建
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鞏固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提高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在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人民安全觀和保衛(wèi)人民安全的措施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安居樂業(yè)是人民的正當要求和合法權益,而國家安全既是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也是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基本保證。安全是人民獲得幸福的前提和基礎。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公民權力和自由,為人民創(chuàng)造良好生存發(fā)展條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環(huán)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不斷提高人民群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應有之意,也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
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也是國家的主人,因此,要教育公民遵守國家安全法規(guī),保守國家秘密,主動報告危害國家安全的線索,支持、配合、協(xié)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要廣泛動員公民與各組織,防范、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要健全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機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積極預防、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安定。
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nèi)容。近年來,在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領域,一些攻擊領袖,抹黑雷鋒,詆毀英雄,攻擊黨的領導的言論甚囂塵上。這些人的作為是妄圖顛覆共和國的歷史,動搖國家政權基礎,對國家安全具有嚴重危害。必須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政權安全的角度高度重視,并采取堅決有效的政治法律措施。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掌控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在增強國家的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同時,不斷增進人民團結和社會和諧,使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從而真正獲得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