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其45億年的歷史中,月球內部深處發(fā)生的變化導致了其兩極以及旋轉軸偏移了6度。1998年,NASA發(fā)射了一款特殊的探測器,叫作Lunar Prospector,任務是調查月球的兩極。 探測器中塞滿了各種各樣的科學儀器,并且花了一年的時間繪制出了月球的表面圖像,識別出了氫和氧這類的資源,還測量了磁力和重力,以便更好地了解月球的演化。任務完成后,探測器因為燃料用盡而在月球的風化層墜毀。在其毀滅前,科學家曾讓其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的一個坑中,這個區(qū)域被認為擁有豐富的冰川水。但探測器卻沒有探測到任何水資源,科學家們對此感到很困惑。結果發(fā)現,月球兩極附近沉積的氫可以解釋其中的奧秘。這些沉積物可能是由冰川水組成,只能存在于背陰的環(huán)境下,一旦暴露在陽光中就會立刻升華。研究人員解釋道,這些區(qū)域需要背陰才能生存,如果月亮發(fā)生旋轉,陰影的位置也會發(fā)生改變。而當前的兩極偏離,意味著月球的旋轉軸已經移動了大約6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