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圓屋》中的敘事策略與詩性正義

2016-07-14 13:09樓育萍黎會華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名作欣賞 2016年15期
關鍵詞:德里克印第安印第安人

⊙樓育萍 黎會華[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

小說縱橫

《圓屋》中的敘事策略與詩性正義

⊙樓育萍黎會華[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摘要:美國作家路易絲·厄德里克的新作《圓屋》探討了美國印第安人遭受司法不公的社會問題,并揭示了這種不公的歷史根源。印第安人之所以無法獲取正義是美國一直以來在土地、司法和部落自治權上對印第安人剝削和壓制的結果。在小說中,厄德里克把極富政治性的主題嵌入感人的故事中,在運用偵探小說、成長小說和感傷小說這三種敘事模式來凸顯印第安保留地正義缺失的同時,潤物細無聲地對讀者大眾進行移情,以期望實現(xiàn)一種至高的詩性正義。

關鍵詞:《圓屋》敘事移情詩性正義

《圓屋》(The Round House)是美國印第安裔作家路易絲·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創(chuàng)作的第14部小說,該書在2012年斬獲了美國國家圖書小說獎。厄德里克在新作中描寫了印第安人的現(xiàn)代生活,講述了一個印第安男孩在母親被人強暴、傷害后,與伙伴們追查兇手,尋求正義的故事。就題材而言,《圓屋》延續(xù)了作者一貫描寫印第安社區(qū)和印第安人生活的傳統(tǒng);但在敘事上,作者放棄了常用的多角度敘事,轉而采用單一連貫的印第安男孩視角。作品主題不再含糊隱晦,而是直指美國印第安社區(qū)司法不公、正義缺失的問題。厄德里克在《后記》中還刻意強調故事發(fā)軔于保留地發(fā)生的眾多強奸案,小說是對這一事實的回應。

盡管《圓屋》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和批判意味,但卻受到了讀者和批評家的一致好評,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作者的敘述策略。在《圓屋》中厄德里克有意改變自己的敘事風格,不僅放棄了更具文學性卻挑戰(zhàn)讀者理解力的多角度敘事,而且還雜糅了多種敘事模式來表現(xiàn)主題?!秷A屋》像是厄德里克精心制造的一枚糖衣炮彈,她把印第安人對法律不公的控訴裹在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里,從而擊中大量的讀者。厄德里克寫作《圓屋》的一大目標是讓更多人讀到故事,了解印第安人在法律上的困境,擴大部落自治權。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她采用便于讀者理解的單一視角和大眾易于接受的偵探、成長和感傷小說的敘事模式,在用通俗手法表現(xiàn)深刻主題的同時,于潤物細無聲中對讀者進行移情,以期望實現(xiàn)一種至高的詩性正義。

一、正義的缺失及其歷史根源

《圓屋》揭示了美國印第安社會存在的一個嚴峻問題,即印第安保留地正義的缺失。一直以來印第安保留地犯罪高發(fā),印第安人經(jīng)常是受害對象,而犯罪者往往逃脫法律制裁,部落政府對此卻無能為力。這種正義的缺失有其復雜的淵源,涉及歷史上美國與印第安的關系和美國制定的相關政策,事關土地、司法以及部落自治權等一系列問題。

雖然印第安部落如今已被視為美國一部分,從屬于美國這個國家或政體,受聯(lián)邦法律制約,但在建國初,美國并沒有把印第安納入憲法,也沒有承認其居民的美國公民身份。在與印第安的關系上,美國繼承了英國的做法,把印第安各部落看成是居住在同一土地上的異邦,承認其部落主權。這一點可以從美國憲法中得到證明。憲法第一條第八款規(guī)定國會有權“調節(jié)外國各邦和美國各州之間及其與印第安部落的商貿”①,把“外國各邦”和“印第安部落”并置表述,表明美國承認了某種形式的印第安主權。在涉及土地、貿易和司法等具體問題時,美國也沿用英國人的慣例,以外交方式通過與土著部落談判和簽訂條約來解決。

可見一開始印第安部落和美國是獨立平等的關系,但后來美國人卻無意與棲居在同一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平起平坐。且不說他們早期利用自己的語言優(yōu)勢,在訂立條約時對土地所有權意識薄弱的印第安人百般欺騙和剝削;在領土擴張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更是赤裸裸動用武力對印第安人進行驅趕,霸占他們的土地,破壞他們的生活方式,致使他們不斷遷徙,流離失所,最后被迫遷入保留地。印第安人不得不從與美國白人平起平坐的地位降為“國內依附族群”(domestic dependent nations)。這詞出自于19世紀初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之口,他在涉及印第安的幾個判決中明確規(guī)定了聯(lián)邦政府和印第安之間的關系。他聲明印第安是美國的“國內依附族群”,意指部落是既非獨立又非從屬的族群,它們有自己的主權和領地,但在某些方面如安全上卻依賴于美國的保護。它們的地位不同于獨立的國家也不同于美國憲法所覆蓋的各州。馬歇爾判決在承認了印第安享有自治權的同時確立了州、部落和聯(lián)邦三者的關系,規(guī)定州法不能在部落領地生效,只有聯(lián)邦政府才有權處理與印第安的關系。雖然馬歇爾三部曲后來成為印第安部落自治的司法依據(jù),但是印第安與美國的關系其實已從平等的雙方演變成為“被監(jiān)護人與監(jiān)護人”的關系②。

這種關系后來又變?yōu)椤巴泄堋标P系。印第安人在經(jīng)過美國白人的武力驅趕及保留地制度之后,隨著土地的喪失,他們的部落自治權名存實亡。他們被趕到土地貧瘠的地區(qū),無法過原來的狩獵生活,生存受到威脅;他們只能依靠美國政府的配給和救濟,進而失去了自由、獨立和尊嚴。盡管部落政權仍然存在,卻沒有實質上的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印第安部落被征服,美國也調整了與其協(xié)商的方式,從之前承認主權的締約方式,轉而是上傳下達的法令方式,完全把印第安納入自己的政體。條約方式廢除后,“托管”變成美國政府處理與部落關系的主導原則。美國變本加厲地把印第安人當成不能自治的孩子,不斷自我賦權,最突出的是剝奪了印第安部落對土地的所有權。1887年美國通過《道斯法案》(Dawes Act)對印第安人的土地進行私有化,剝奪部落對土地和財產(chǎn)的控制權,規(guī)定印第安人在由美國政府托管25年后可獲得份地。這項法令對部落造成極大沖擊,致使部落的權力被架空,土地流失嚴重,土地屬性不一,進而為保留地上的司法問題埋下了禍根。

在剝奪部落土地所有權的同時,美國也不忘剝奪部落的另一自治權——司法權。在美國接管北美大部分土地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部落都保有處理保留地發(fā)生的任何民事或刑事案件的權力,不受所在州法律管轄。美國甚至同意印第安部落以自己的方式來處罰罪犯,哪怕案件受害者是美國公民,印第安部落也無須交出當事人,只需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然而伴隨著土地所有權的喪失,部落司法權也在削弱。國會于1885年通過《重罪法案》(The Major Crimes Act),法案規(guī)定:除五大文明部落之外,凡是保留地發(fā)生的重大犯罪,如涉及謀殺、誤殺、強奸等七宗罪,無論是否涉及印第安人,均須由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審理③。這個法案的通過“迅速地腐蝕了部落習俗帶給部落的社會凝聚力”④。稍后,聯(lián)邦最高法院在美國訴卡加瑪一案(United States v. Kagama,1886)的判決中,進一步支持國會從司法上干預部落事務,認為國會擁有任意干預部落事務的權力。這種任意權力原則(doctrine of plenary power)后來成為美國政府不斷侵蝕印第安人自治權的重要依據(jù)。1898年國會通過《同化犯罪法》(Assimilative Crime Acts),規(guī)定印第安人不僅要服從美國法律,而且須受所在州的法律支配。這種狀況即便在1934年旨在恢復部落權力的《印第安重組法》(Indian Reorganization Act)頒布后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美國繼續(xù)在司法上削弱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權。如1957年《第280號公共法》(Public Law 280)給予包括加州在內的六個命令州(mandatory states)在保留地全面行使刑事司法權的權利。1978年奧利芬特訴蘇夸米希印第安部落(Oliphant v. Suquamish Indian Tribe)的判決還規(guī)定部落法庭無權對非印第安人進行刑事懲罰。

印第安保留地內土地屬性的復雜性加上印第安部落法庭刑事審判權的有限性使印第安保留地成為犯罪的溫床。罪犯得不到懲罰,犯罪更是甚囂塵上,印第安保留地成為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地區(qū)。印第安婦女經(jīng)常成為受迫害的對象,在美國她們被人強奸的概率是其他非印第安女性的兩倍多,施暴者大部分是白人,他們往往無法被繩之以法?!秷A屋》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厚重的歷史背景中,在土地屬性模糊以及印第安法庭權力受制的雙重打壓下,受害者的冤屈得不到伸張,正義無法實現(xiàn),最終只能通過暴力手段得以解決。小說對美國印第安法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正義的缺失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示,這種揭示絲毫沒有說教成分,而是通過印第安人擅長的講故事的方式來實現(xiàn)。

二、多類別敘事與移情

在《圓屋》中厄德里克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她利用了三種敘事模式,即犯罪、成長和感傷小說的敘事模式,并巧妙地將它們編織在一起,在有效揭示主題的同時,增強了文本的交際功能,讓更多讀者了解到印第安人一直面臨的社會問題和司法困境,喚起同情。

《圓屋》首先是一個犯罪故事。犯罪與懲罰是法律這架天平的兩端,法律公正與否就取決于兩者的平衡,所以再沒有比引入一個犯罪故事來表達正義主題更恰當?shù)牧?。《圓屋》的故事就圍繞保留地發(fā)生的一樁強奸案展開。主人公喬的母親杰拉丁在一個周日下午外出工作時被強奸,罪犯還往她身上潑汽油,企圖燒死她。杰拉丁僥幸掙脫魔爪逃回了家,喬和父親發(fā)現(xiàn)后立即把母親送進醫(yī)院并報警。醫(yī)院回來后,身心遭受巨大創(chuàng)傷的杰拉丁拒絕說話,對警察們的提問也三緘其口,這給案件偵破帶了很大障礙。杰拉丁的不合作有其自己的理由。案發(fā)當時,她被蒙住了雙眼,沒見過犯罪當事人,也不知案發(fā)地點。而在印第安保留地,由于土地屬性、犯罪性質或犯罪對象等問題,有不同的法律制約。如果不知事發(fā)地點,即便抓到了兇手,也無法將其繩之以法。獲取正義的希望本就渺茫,所以杰拉丁干脆保持沉默。

面對母親的不合作,喬和父親決定自己尋找線索,找出兇手。于是讀者就領略到了厄德里克在小說中精心安排的一個又一個線索,如高爾夫球場附近的火柴盒,圓屋中充斥的汽油味,湖里打撈上來的汽油罐,塞在洋娃娃里的一大筆錢等等。它們在不經(jīng)意間浮出水面,將所有這些線索拼湊在一起,真相就顯露出來:罪犯是一個名叫林登的白人,一直和印第安人有過節(jié),這次受老板南達科達州州長的委托,來了結州長與一位印第安女實習生之間的關系。這位實習生已生下孩子,并打算讓其入印第安名冊,所以才找到人口登記員杰拉丁。林登喜歡這位印第安女孩,但他的告白遭到了對方的拒絕,于是起了歹念,殺了女孩,強奸了杰拉丁,并拿走了州長給女孩的補償費。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節(jié)嚴絲密合,推理層層遞進,帶給讀者極大的閱讀愉悅。罪犯已經(jīng)找到,如果是一般的犯罪偵探小說,故事就到此為止。但在本書中,找到罪犯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罪犯繩之以法,也就是要解決案件到底在哪里發(fā)生的問題,解決不了,罪犯就無法服罪。狡猾的林登深諳美國關于印第安的法律漏洞,他在犯罪時蒙住了杰拉丁的雙眼,讓其無法指證發(fā)生地點,進而無法對其進行起訴,從而逍遙法外。對此,身為印第安部落法庭法官的父親也束手無策。但是,13歲的喬咽不下這口氣,他不想讓傷害母親、破壞家庭的壞蛋逃脫懲罰,于是有了故事的高潮:喬以暴制暴,用槍私自結果了林登的性命。厄德里克沒有遵循犯罪小說的套路利用罪與罰來“體現(xiàn)民主的發(fā)展”⑤;相反,她以一個犯罪故事抗衡另一個犯罪故事的方式來揭示社會秩序的混亂,正義的缺失。

《圓屋》中的第二種敘事是成長敘事。熟悉厄德里克作品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在小說中,作者一改常規(guī),放棄了多角度敘事,轉而采用了單一敘事,從一個印第安男孩的視角來講述其成長經(jīng)歷,描繪其從一個天真孩童到世俗成人的蛻變。根據(jù)莫得凱·馬柯思(Mordecai Marcus)對成長故事的理解:“一個成長故事應揭示出年輕主人公對自我和世界認知經(jīng)歷的一個重要變化,或是自身性格發(fā)生的改變,或者兩者皆而有之。這種變化必須指引或領導著他走向成人世界。它或包含某種儀式或是沒有,但至少必須有足夠的證據(jù)表明這種變化會對主人公產(chǎn)生持久影響?!雹蕖秷A屋》正是描述了男主人公喬毫無防備地被推入一系列災難性事件后對世界認識發(fā)生的關鍵性變化,進而徹底改變了人生。印第安少年喬,出生在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父親是印第安保留地上部落法庭的法官,母親是掌管印第安人口登記的專員,夫妻恩愛,生活幸福。喬和小伙伴們整天在保留地上游蕩閑逛,無憂無慮。和同齡的孩子一樣,他們頑皮叛逆,愛探險,說臟話,講義氣,對性充滿好奇,喜歡看當時熱播的電視劇??删驮谶@個母親被強暴的夏天,喬失落了純真,在案件偵查和對美國印第安司法問題的認識中成長起來。

喬的成長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精神上,喬褪去了幼稚,學會了承擔責任和忍受孤獨。母親的意外把喬從無憂無慮的生活中拖了出來,他不再是受父母寵愛的小孩,相反,他必須承擔起照顧和保護母親的職責。母親出事后像變了個人,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言不語。喬除了要照顧自己,還要看護母親,給她送吃送喝,想盡方法讓她恢復原樣。盡管母親的現(xiàn)狀以及家中沉重的氣氛有時讓他想逃離,可他還是竭盡所能地照顧她。在知道父親無法用法律手段懲罰兇手后,他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方式為母親報仇。為此,他和伙伴卡皮制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先偷走卡皮父親的槍,再從琳達那里套取林登的消息,然后在高爾夫球場附近蹲守林登,最后終于在卡皮的幫助下如愿以償射死了林登。所有這些,除了卡皮之外,別人毫不知情。殺死林登之后,他表現(xiàn)得也非常冷靜,沒有向父母坦白,讓其共擔罪責,而是選擇獨自默默承受。射殺林登像是喬的成年禮,使他在學會承擔責任和忍受孤獨中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成長。喬的成長還體現(xiàn)在政治上。原先他不清楚印第安人和美國白人的區(qū)別,對種族歧視和族裔身份意識模糊。因為除了居住在保留地之外,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和其他美國人沒什么兩樣。但在母親遭遇不幸后,喬逐步意識到自己的族群差異。例如,當喬的母親住院時,同在醫(yī)院的白人病人詢問:“難道你們印第安人沒有自己的醫(yī)院?”⑦這種族群意識在案件偵查和對印第安法律文獻的梳理中進一步加強。為了破案,喬和父親一起整理和重讀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和以前的案件判決。在這過程中,喬意識到了印第安人的邊緣身份,美國法律對印第安人的歧視和司法霸權,以及對印第安部落自治權的限制等等。這些都對喬的成長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從喬的回顧性敘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成人后的喬子承父業(yè),投身印第安法律事務,試圖改變印第安部落的政治處境。

成長小說是族裔文學中非常興盛的文類,這不僅因為它是大眾讀者喜歡的形式,更是因為它是少數(shù)族裔作家表達自己思想與文化的利器。不同于歐美傳統(tǒng)成長小說,沖突是個人的,旨在達成個人與社會的妥協(xié);族裔成長小說更強調群體,更傾向于把矛盾看成是社會的,因而政治寓意更強。在《圓屋》中喬的經(jīng)歷就是一種族群經(jīng)歷,保留地上任何一位印第安男孩都有可能遇到這種事情,因而作者把矛頭直指社會,令讀者意識到喬的暴力行為源于美國社會的司法不公,呼喚社會變革。

《圓屋》的最后一種敘事模式是感傷敘事,小說描寫了三口之家幸福生活的失落。作者不惜筆墨描寫了事件對母親的毀滅性影響以及對整個家庭的沖擊。遭受強奸和直面死亡的經(jīng)歷給母親造成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引起了其行為、態(tài)度乃至性格的改變。母親遭遇不幸后,整天以淚洗面,不吃不喝,自我隔絕。她變得沉默寡言,多疑恐懼。一次,喬試圖親近她,卻被刮傷了臉。身體恢復后,她心靈的創(chuàng)傷卻未彌合。小說描述:在家人的幫助下,母親終于下樓,愿意嘗試以前的生活。一天喬和父親回家,進屋時,母親正在廚房做事,因為太過專心沒聽到父親的腳步聲。出于習慣,父親像以前一樣從背后抱住她。結果,母親受到了極度的驚嚇,打碎了手中的盤子,全身顫抖。如果是往日,母親即便真的受到驚嚇,她也會一笑置之。可這次她卻一聲不吭,只把手放在傷痕未消的臉上,跨過碎片,默然上樓??粗赣H無助的背影,喬覺得“她跌入了一個萬劫不復的孤獨的深淵”⑧。

災難不僅徹底改變了母親,還影響了整個家庭。案件發(fā)生后,父親變得陰沉嚴肅,幽默不再;兒子變得憤怒孤獨。家庭氣氛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溫馨熱鬧的家,失去了往日的歡樂,時鐘不走了,朋友不上門拜訪了,家里安靜得令人窒息。小說一開始勾勒的三口之家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此破碎。母親是家里的支柱,支柱垮了,家里的生活就不復往日。牛奶餿了沒人倒,飯沒人做,花園沒人打理。母親把自己隔絕起來,對誰也不理,即便父親做了許多努力想重新燃起她對生活的熱情也于事無補。兩人分房睡,原來無話不談的伉儷,現(xiàn)在幾乎成了陌生人;一直享受母親濃濃愛意的喬,感覺成了棄兒。喬的這段心理獨白清楚地揭示了前后家庭生活的反差:“我想盡我所能地回到過去,回到事情發(fā)生之前;我想重新踏進香氣四溢的廚房,坐在餐桌前媽媽身旁;我想回到她沒有抓傷我、父親也沒有對我視而不見的時候;我想聽她開懷大笑,笑到鼻子發(fā)出嗤嗤聲;我想讓時間倒流,以便我可以在那個周日阻止她回辦公室拿檔案。”⑨

作者沒用鋪張的言語來渲染情感,但前后家庭生活的對比以及母親的沉默和兒子的內心獨白已傳達了一種克制的憂傷。熟悉中產(chǎn)階級幸福生活場景的美國人,閱讀到此,肯定會有一種失落和感傷,進而對其原因進行思考。

三、文學想象與詩性正義

作為印第安裔作家,厄德里克秉承了印第安民族一流的“講故事”天賦。只是在這次講述中,她摒棄了傳統(tǒng)方式,轉而借用美國主流讀者熟悉的敘事形式。她這么做自有其目的。犯罪、成長和感傷故事這些流行的文類,一來能較好地吸引讀者,擴大作品的閱讀范圍;二來能對讀者進行移情,喚起他們的同情。盡管故事主人公是少數(shù)族裔,故事發(fā)生在印第安保留地,但這三種敘事模式不僅能使讀者跨越邊界了解印第安人的歷史和生活,還能去除種族偏見,反思現(xiàn)有的社會制度,推動司法變革,實現(xiàn)一種至高的詩性正義。

文學的社會作用從古至今都毋庸置疑,只是在理性思想主導的現(xiàn)代,文學的力量一直處在經(jīng)濟與實用主義的陰影里。但正如美國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在其著作《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里所論述的,文學想象與理性并不矛盾,“文學想象是公共理性的一個組成部分”⑩。努斯鮑姆在這部著作中考察了文學想象如何參與公共話語,促進民主,尤其探尋了在法律領域思考故事或敘事文學如何有益于公共推理,有益于正義。她認為,詩性正義是一種最高的正義形式,要實現(xiàn)詩性正義,民主和法律人士尤其是法官必須去閱讀文學,特別是小說。因為小說關注普通人的世界并注重個體差異,閱讀小說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使其理解乃至認同小說中的人物,能使他們更全面地了解人性,對人類的不幸給予同情,進而能有更好的判斷視角,實現(xiàn)更公正的社會正義。

《圓屋》正是呼應了努斯鮑姆的這一主張。厄德里克精心構建了三種不同敘事模式,鼓勵讀者在自我經(jīng)歷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生活和經(jīng)驗邊界,展開想象,在差異中看到共性,進而消除偏見,打動包括法律人士和公共決策者在內的一般大眾讀者。首先,她通過犯罪敘事來讓我們意識到印第安人同美國其他公民一樣需要法律來保障生命和安全。根據(jù)批評家雷· B·布朗(Ray B Browne)的觀點,族裔犯罪小說利用了犯罪小說的共性,即令讀者意識到“犯罪與社會文化身份無多大關聯(lián),它更感興趣的是人的脆弱和發(fā)生的可能性。人都是脆弱的,血都是紅的。在印第安犯罪小說中,印第安人就像其他所有人,而所有人也像他們。作者試圖如我們親眼所見般呈現(xiàn)它,并通過它消除我們的偏見和負面觀點”。?其次,她的族裔成長敘事充分利用了傳統(tǒng)成長小說對主人公社會化過程的關注,集中描寫個人和社會協(xié)調的過程,在弱化個人中心意識的同時凸顯社會文化沖突。在《圓屋》中我們看到了,在一系列暴力事件之后,喬從天真無邪的小男孩蛻變成對自己族裔身份有清醒認識的印第安青年。喬的成長故事不再是一首個體與社會抗衡的個人主義贊歌,而是族群經(jīng)歷和主流社會雙重壓抑下的憤怒吶喊。作為一個印第安裔男孩,喬一生都必須“在尋找一種主流與少數(shù)族裔之間的平衡”?,讀者禁不住想象這將給他的成長平添多少困擾和挑戰(zhàn)。最后,厄德里克有力地借助了感傷敘事的情感力量和政治性。感傷故事“一方面,它能有效地塑造讀者的情緒和情感;另一方面,它能把一些富有政治意義的主題嵌入小說文本中”?。厄德里克在這部小說中正是通過描繪一幅幸福家庭被毀的畫面,勾起讀者的同情心,同時,譴責美國司法制度的不公,并揭示正義無法實現(xiàn)后可能造成的惡果。厄德里克利用多種敘事模式以及豐富文學想象多方位邀請讀者站在人物立場進行暢想:假如你是里面的人物,你會怎么樣?在種族歧視、部落自治權有限、司法不公的背景下,作為印第安人應該如何保護自我,實現(xiàn)正義?小說通過多重敘事不斷地對讀者進行移情,使其超越種族界限,摒棄偏見,對故事人物產(chǎn)生憐憫,進而反思美國對印第安政策是否符合印第安人民的利益,司法制度是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單方面地制定各種政策來決定印第安事務,而這些政策大部分“建立在種族偏見,種族中心主義,壓迫部落歷史,司法部門不恰當?shù)臎Q定和錯誤理解的基礎上”?,印第安人對自己的事情沒有發(fā)言權。這些政策或法案對印第安人的生存產(chǎn)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些影響在本文第一部分對印第安歷史和法律的梳理中已有所揭示。印第安部落的這種狀況在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后才有所改變,但作為部落自治權一項重要內容的部落刑事司法權卻一直沒有得到較大改善?!秷A屋》中描述的司法漏洞到目前也沒有解決,即便是明確發(fā)生在印第安領地的非印第安人對印第安婦女的強奸案,由于部落法庭無權處理,聯(lián)邦法庭又離保留地較遠,調查取證困難,也經(jīng)常不會對罪犯進行起訴。這最終導致了印第安保留地內強奸案高發(fā)。如何保障印第安婦女的人身安全,維護部落自治權,厄德里克用感人肺腑的故事邀請讀者發(fā)揮想象,以此培育公共理性,敦促美國立法者和公共決策人站在印第安人的立場,從更廣闊的人性角度去立法決策,摒除偏見,實現(xiàn)最高的詩性正義。

四、結論

在《圓屋》中,厄德里克充分發(fā)揮了講故事的特長,把犯罪、成長以及感傷這些多類別的流行敘事有機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小說的“正義”主題,給讀者極大的心靈震撼,喚起同情。也正是借助于這些流行的敘事以及對印第安人和一般讀者大眾共同情感的凸顯,厄德里克跨越種族界限,督促人們反思現(xiàn)有的社會制度,呼喚一種至高的社會正義。

對印第安題材的大眾化表述是厄德里克寫作的一大特色。批評家凱瑟琳·萊恩沃特曾言:“厄德里克精心設置多個入口進入文本,她這么做似乎故意要培養(yǎng)一般大眾讀者,進而向其傳授關于美國印第安歷史、文化、宇宙觀和認識論的具體知識?!?厄德里克盡管不是印第安民權運動的激進主義者,但她卻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以豐富文學創(chuàng)作來促進非印第安人對印第安的了解,為印第安文化發(fā)言,捍衛(wèi)印第安人的權利。作為歐印混血兒,厄德里克不像其他很多族裔作家“受困于兩個世界之間(caught between two worlds)”,相反她化被動為主動,變客體為主體,更愿把自己看成是“誘餌”(the catch)??!秷A屋》中多類別的流行敘事就是作者精心設置的“誘餌”,它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美國印第安裔所面臨的問題,并呼吁社會做出相應的變革。

①U.S.,Constitution,Art.1,Sec. 8,Clause 3.

②Cherokee Nation v. Georgia,30 U.S.(5 Pet.)1(1831).

③U.S. Statutes at Large,23:362.

④Deloria,Vine Jr.,and Clifford M. Lytle.The Nations Within:The Past and Future of American Indian Sovereignty.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p.5.

⑤?Browne,Ray B.Murder On the Reservation:American Indian Crime Fiction.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4,p.24,p.29.

⑥Marcus,Mordecai.“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2(Winter 1960),p.222.

⑦⑧⑨Erdrich,Louise. The Round House.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12,p.12,p.68,pp.117-118.

⑩瑪莎·努斯鮑姆:《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7頁。

?Japtok,Martin.Growing Up Ethnic: Nationalism and the Bildungroman in African American & Jewish American Fiction. 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2005,p.28.

?Ellis,Markman.The Politics of Sensibility: Race,Gender,and Commerce in the Sentimental Nove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2.

?Wilkins,David E. and K. TsianinaLomawaima.Uneven Ground:American Indian Sovereignty and Federal Law.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2001,p.11.

?Rainwater,Catherine.“Louise Erdrich’s Storied Univers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Ed.Joy Porter and Kenneth M. Roem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273.

?Dorris,Michael,and Louise Erdrich.The Crown of Columbus.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1,p.124.

作者:樓育萍,文學碩士,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國族裔文學;黎會華,文學碩士,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路易絲·厄德里克‘北達科他’系列小說研究”(13YJA752006)的階段性成果,并受浙江省教育廳高等學校訪問學者專業(yè)發(fā)展項目“路易絲·厄德里克的流行敘事:以《圓屋》為例”(FX2013016)的資助

猜你喜歡
德里克印第安印第安人
美國首次統(tǒng)計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死亡人數(shù),但關鍵問題懸而未決
找找我的茬
找找我的茬
加拿大父親復刻兒子“胎記”
試論早期美國印第安口頭文學的特征
糟糕的作品
印第安人布克
READINGS
Ten?。蹋椋簦簦欤濉。桑睿洌椋幔睢。拢铮笫畟€印第安小男孩
彩票| 二手房| 渑池县| 武定县| 张家港市| 玉树县| 江门市| 都安| 临城县| 阿拉善左旗| 琼海市| 扶风县| 岚皋县| 嘉义市| 富民县| 河池市| 上林县| 宜宾县| 东明县| 娄烦县| 广宗县| 宣武区| 德钦县| 蕲春县| 梅河口市| 龙江县| 余庆县| 封丘县| 望都县| 英德市| 霍林郭勒市| 巩留县| 海盐县| 广南县| 阿拉善左旗| 东城区| 朝阳县| 宝应县| 铜陵市| 海淀区|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