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珊 (浙江蒼南縣文化館 325800)
淺析舞蹈編排中情感運用的重要性
王小珊 (浙江蒼南縣文化館 325800)
情感是舞蹈編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從主題的創(chuàng)作、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動作的編排三個方面來分析編排過程中情感運用的重要性。
作品主題創(chuàng)作;人物形象塑造;動作編排
一個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夠深受觀眾的喜愛,除了有著鮮明的主題和精彩的舞蹈動作外,更重要的是舞蹈中始終貫穿了豐富多樣的情感色彩。藝術創(chuàng)作人員常說這樣一句話:要感動他人,必先感動自己。舞蹈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往往來源于編導對生活現(xiàn)實情感感受的轉化,所以在他們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創(chuàng)編的舞蹈動作無不貫穿了真摯的情感。只有滿懷激情,才會浮想聯(lián)翩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那么,舞蹈編排中情感的運用到底有多重要呢?本人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闡述。
主題是編導經過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經過對題材的提煉而得出的思想結晶,也是編導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評價和理想的表現(xiàn)。舞蹈作品《荷花舞》中描寫是這樣的:“藍天高,綠水長,蓮花朝太陽,風吹千里香”,呈現(xiàn)出一幅和平、幸福的圖景。編導編排了單純、含蓄而富于象征性的舞蹈,表現(xiàn)一群盛開的荷花游戈在碧靜的湖水中,恰似解放了的人民,自由快樂的生活在春光明媚的大地上,詩情畫意、情景交融,非常貼切的表現(xiàn)了作品的主題。舞蹈作品的主題,在整個創(chuàng)作中居于主導地位,并關貫穿于作品的始終,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結構的安排,動作的運用都起著決定性作用,編導創(chuàng)作的各個作品的主題是多樣的,但都是在某種情感的支配下為了去表達編者對客觀世界的審美感受和愛憎的態(tài)度,從而給人強烈的感情震蕩和深刻的思想啟迪。所以說任何一個舞蹈作品主題的創(chuàng)作都是在飽含著編導復雜情感和思想的交織中形成的。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千面百孔,真、善、美、丑……編導要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心態(tài),透析他們的內心活動,才能將他們在生活中的形象通過舞蹈語匯的轉化搬到舞臺上去。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編導只有對自己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動情,才能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那么編導如何才會對自己所塑造人物形象動情呢?這就需要被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夠激起編導情感的浪花,只有“情動于中”,才能“形于外”。舞蹈作品《一個扭秧歌的人》描述了一個民間藝人對秧歌的熱愛,乃至最后一刻也不肯罷休的藝術家的形象,編導把藝人如何對藝術追求的情感路線描寫的非常到位,如開始舞者“一挑眉、一動眼、一微笑、一搖頸”都讓人感受到藝人沉浸在忘我唯舞的境界中,隨著音樂的響起,老藝人和青年們一起舞動著秧歌,忘卻了自己的年邁,當其他舞者們都已離去,老藝人還沉浸在音樂之中,整個作品中浸透著藝人對藝術追求的情。編導特意的安排,無不包含著編導對這種高尚人物形象的敬佩之情。一根情的主線貫穿了始終,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愛,藝人的高尚形象成功的樹立在觀眾的心中。編導把情感作為支配著舞者軀體的靈魂,成功的塑造了人物的形象。我想這就需要編導從實際出發(fā),所編的舞蹈要運用真情實感,才能把人物形象塑造的逼真。
1.動作是作品情感的外延
動作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第一要索。舞蹈作品中,動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作品的好壞。舞蹈動作蘊含著編者的思想情感。有的編導根據(jù)作品主題的需要會把動作想象成飛翔的鳥兒、漂浮的云、風吹的柳條……這就要求他們在編排時投入足夠的情感,才能使所編排的動作表現(xiàn)出這許多的形象動態(tài)。任何舞蹈作品中,動作的編排都應緊扣主題,同時也擔任了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任務,只有能準確表達情感的動作才能更好體現(xiàn)作品的主題。舞蹈作品《石頭?女人》通過惠安女抬石頭的繁重勞動的舞蹈場面的立意安排和對惠安女婚姻生育獨特命運的反映,塑造出一群有著流水般溫柔細膩的情感、勇于面對生活的惠安女形象。編導從塑造人物出發(fā),設計了以“兩人相抵”和一臂支撐在腰上的“托起”的沉重堅強的舞蹈形象作為主題動作,進行發(fā)展、分解、重構、形象地刻畫出惠安女吃苦耐勞、頑強堅韌的性格。不難看出編導正是被惠安女人那種獨特的形象所打動,把她們生活中抬石頭的動作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成為舞蹈的主題動作。而觀眾通過這個動作更能深刻感受到惠安女人那種吃苦耐勞、頑強堅韌的性格。編排的動作要體現(xiàn)舞蹈的主題,編導就必須投入足夠的情感,而有著情感靈魂的動作才能把編者的內心思想表達到位。
2.情感是動作的內在核心
編導編排動作的主旨是為了表現(xiàn)主題,而在表現(xiàn)主題的過程中,多多少少要蘊雜著自己的情感。編導編排動作時,不可能是在毫無思想情感下設計出來的,因為沒有情感的動作,就象木制品,沒有靈魂,空洞乏味,就不可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編導要表達一個舞蹈作品的思想感情,必須通過舞蹈動作得以實現(xiàn)。所以動作的編創(chuàng)與作品本身所表達的情感有著直接關系。編導的內心情感世界對所創(chuàng)作作品主題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主題的表現(xiàn)是通過人體動作構成的舞蹈語匯來表現(xiàn)的。也就是說編導的情感直接將會影響動作對作品主題的表達。這就要求編導在扣準每個動作的同時,要正確加入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使舞蹈動作更能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編導的情感越是豐富,越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醞釀舞蹈動作的情感元素取材就會更為廣泛、準確。往往一個成功的舞蹈作品來源于編導的瞬間靈感,而這與編導的情感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說情感對動作的創(chuàng)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品《母親》中,編導為了刻畫一位藏族母親的神韻,采用了“弦子”優(yōu)美、抒情、溫柔的動作特征,從而成功刻畫了這位母親出純潔、善良的一面,為了體現(xiàn)出“母親的辛勞”,編者采用了“前傾、彎腰”的動作造型,從而塑造了偉大母親的形象。這種愛的情感貫穿在舞者的每一個動作中,編導正是通過這一個個形象化的動作來表達對所塑造的 “母親”的真實情感。編導源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母親的熱愛的真摯情感,從而真實而又準確地抓住了作為一個純樸、善良、勤勞母親的行為特征,并加以提煉組合成舞蹈語匯,在舞臺上得以表現(xiàn)??梢?,與人情感交流的肢體語言,只有通過運用恰如其分的真實情感,融匯于舞蹈動作中,才能表達編者的內心情感,從而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題,得到觀眾喜愛。
“創(chuàng)造始于愛”魯迅先生說得很透徹。作為一個舞蹈編導,胸中更應始終燃燒著愛的火焰,激蕩著情的波濤,有愛才有情,有情才能使作品有生命,我們總要滿懷激情去創(chuàng)作一個作品,以情動舞,把無形的情化為可見的形象,讓情的路線貫穿于作品中的每一個角落,那樣才能使觀眾達到共鳴,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情感的運用對舞蹈作品主題的創(chuàng)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優(yōu)秀作品的主題都交織著編導的情感因素,這種因素貫穿在整個作品中。任何一個成功的舞蹈作品中動作的編排,都傾注著編者的內心真實情感,每個動作都能恰如其分的表達了編者的情感初愿。真可謂:無情便無舞,欲舞先動情,舞由情生,情為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