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英
【摘 要】 語文學習就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啟迪,從而達到學業(yè)成績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學習的主體往往因個人素質的差異,學習效果也大為不同。有些學生因為語文基礎知識薄弱,上課發(fā)言不積極,導致整個課堂氣氛不活躍。面對這樣的學情,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習的欲望,作者開展了課前三分鐘演講。文章就簡單闡述了一些作者對此的思考。
【關 鍵 詞】 語文教學;預熱;演講;學習
語文學習就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啟迪,從而達到學業(yè)成績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它是潤物細無聲的,是日有所長的。但學習的主體往往因個人素質的差異,效果也大為不同。我校是所農村高中,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上課發(fā)言不積極,整個課堂氣氛不活躍。面對這樣的學情,為了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習的欲望,我開展了課前三分鐘演講。開展一年后,效果甚好,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語文教育教學的一些思考。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蹦敲丛诟咧姓Z文教學中,我們是搞“填鴨式”還是讓學生吃“自助餐”?關鍵在于我們老師的教育觀念有沒有轉變。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不再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老師只需要去“喚醒、激勵、鼓舞”學生就好。當我把課堂的3分鐘交給學生后,他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同學帶來的課前3分鐘了!每次演講結束,教室里就會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慢慢的,學生上課回答問題也積極了,課堂氛圍隨之也活躍了起來??磥?,表面上我雖然只給了他們3分鐘,他們卻還給我了一堂課。所以,請老師試著把課堂時間分些給學生吧!
我的課前3分鐘,會根據近期教材的內容或者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能夠達到相互交流思想,拓展延伸視野的作用)來設置演講的主題,一段時間(這個時間不是固定的)一換,保證足夠的新鮮和吸引力,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我的課前3分鐘就是想讓學生愿意參與進來,愿意花時間精力在語文學習中來,并且是自己樂意為之的。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去準備,都希望自己的這次演講能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想做得個性些,最好能“過目不忘”。這樣,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自己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競爭與合作意識,還提高了分析、評價能力,鍛煉了膽識,完善了人格。這樣,把生動活潑的演講形式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這不正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嗎?所以,請讓學生自己動起來吧!演講要成功,還要講究一個“情”字?!案腥诵恼?,莫乎于情”。有情感的演講,才能動人。而要感動他人,自己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情感。語文教學過程就應該重視情感的誘發(fā)和激勵,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心靈的共鳴。課前演講,使學生在投入表達和悉心聆聽中,受到思想的凈化和情操的陶冶,從而引導學生孕育美好的情感。所以,請不要吝惜你的情感,和學生一起有情起來吧!
課前演講結束以后,我們都會有一個簡短的評價,同學來評,老師來評,個人也參與評價(學生寫“演講后感”實質也是進行個人評價和反思)。新課標提倡評價主體要多元化,采取這樣的評價方式之后,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了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并促進了反思。另一方面,同學、老師參與到評價中來,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自己、同學多個主體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而這正和新課標的要求相吻合,使評價更公允、更民主,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營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并重”是課改的新視角,它將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質量置于一種動態(tài)背景下予以全面完整的科學關照。對學生的評價,立足于“三個有利于”:“有利于促進不同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边@一調整,將有助于引導語文教育去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等運用能力,張揚個體最寶貴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審美情趣、文化品位、道德素養(yǎng)和思維品格都得到和諧、健康、全面的升華,形成一種無愧于承擔中華民族現代化歷史使命的人格體系。高中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證明,過程和結果并重的評價機制可以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更加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fā)揮。所以,讓學生盡情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做老師的我們做好導向工作即可。
高中語文課前3分鐘演講實踐讓我明白,語文學科是極具魅力的人文學科,語文的特點決定了演講訓練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人格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實踐證明,演講過程可以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演講時間雖短,但新鮮又多樣化的題材為學生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有情世界。真善美和假惡丑在這里激烈碰撞,一場場不露聲色的人格教育課在這里悄然上演。在悲、喜、愛、恨、怒、罵之后,思想得以升華,靈魂得以凈化,人格得以進一步完善。師生班級榮譽最早在這里發(fā)布,它不僅成了學生了解外面世界的第一候選,也成了班級的焦點訪談。學生利用課間查閱資料、聽廣播、看新聞、讀報紙、談心得,語文學習興趣高漲,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得到體現。
高中語文課前3分鐘演講實踐,讓我思考,語文教育要從轉變教育觀念開始,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全面的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潛能的多元評價機制,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實施,創(chuàng)設了一種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真正體味到了學語文的愉悅。同時,使學生達到學習和做人的共同進步,真正成為一個有魅力、受歡迎的人,讓教育真正走向全人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友才. 語文教學藝術[M]. 北京:藍天出版社,2001.
[2] 郭立. 讓課前語文學習“亮”起來[J]. 語文周報(高中教研版),2014(20).
[3] 譚秋芳. 課前說話,說出語文課的精彩[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