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 要:在物質空前發(fā)達的今天,人們早已不在滿足于溫飽,而是需要更多的精神世界,物體也不再滿足于其功能性,更多的是形式感的曲線與結構。在中國,80年代產生了一個全新的身份叫做設計師,他們肩負著這一需求的重擔,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他們從本不起眼的角色變成如今滲透到生活中的復合型職業(yè),本文從藝術設計及生活的關系中分析當下設計師角色的定位,試圖表達設計作品的出現(xiàn)必須有一個負責的設計師,一個好的設計師才有好的作品,未來的中國設計才能像中國制造一樣打出品牌。
關鍵詞:本土設計;藝術設計;設計師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158-01
為了適應全球的高速發(fā)展,不管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都要滿足人們的需求,一個民族的物質生活可能僅僅代表一個數(shù)字,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卻能體現(xiàn)一個國家歷史傳承的文化底蘊。對于物質文明空前發(fā)展的今天,藝術作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更要與之相匹配。現(xiàn)如今,藝術設計已經(jīng)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不同的視覺角度給人帶來審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滋潤,這也就要求當代的人們必須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的加強藝術在設計作品中的靈魂賦予,使設計作品真正的活起來。那什么是設計呢?人們都說藝術和設計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這種老生常談的話卻包含著深刻的哲學原理,藝術設計是人對于周遭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是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構思和計劃,其客體是來自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主體則為人類。這一部分主體我們統(tǒng)稱為設計師,他們是創(chuàng)造美的工程師,是一群無可替代的團體,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
從客觀上講,設計的本質在與人,它服務于生活。隨著人們經(jīng)濟能力的提升,衣食住行早已不是主旋律,于是人們開始漸漸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例如生活中對于色相的形式追求,口味的甜美辛辣等。藝術和設計其實很像,卻又各自為營,藝術是個人對某物的傾心,從而產生的主觀感受,他不需要遷就任何物體,但是設計不一樣,設計最大的貢獻就是把粗糙的東西變美麗,把不便的東西變萬便,他的根本都是以人為出發(fā)點,因此設計師必須把握藝術與設計的共同點與差異性,權衡好藝術、設計及生活的關系。相對于純粹的藝術而言,設計是依附于商品之上的,因此想要做一個出色的設計師,你必須懂得如何讓大眾接受你的設計,如何做一個銷售角色。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先生說“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如果不能推動產品的品牌效應,不能帶來商業(yè)利潤的商業(yè)品牌和不能帶來大眾共鳴的文化品牌,都是不成功”。我們在每次的設計中都要抓準大方向,70%左右的客戶提供的資料都是雜亂無章的,必須順藤摸瓜,摸清對方想要表達和傳達的理念,因此如何去與你的甲方溝通,便是當下設計師的首選課程,在設計界有這樣一句話,無法推銷自己的銷售員不是好的設計師。
在全球化發(fā)展如此激烈的今天,設計師肩負著的使命不僅僅是為人民服務,更多的是在此基礎上對于如何做好本土設計、民族設計的探索與思考。雖說設計無國界,但是作品卻是代表時代和國度最好的文化印證。在當下,各種藝術思潮相互碰撞,各種風格與流派的發(fā)展及交流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這種境況之下,設計師們不可以盲目的去跟風,應該把握好該有的度。新奇的未必就是有生命力的,應該順應天時地利,滿足大眾的口味與審美取向,做好本土設計,加強本土設計理念在世界的地位。想要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并非易事,這要求設計師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開闊的視野、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及時間的歷練,從而塑造全新的設計師身份。設計作品的影響力及好壞決定設計師身份是否得到認證,因此作品及呈現(xiàn)是第一答卷?,F(xiàn)代社會文化缺失相對嚴重,這份答卷是文化及設計的交融,試問我們的城市建設越來越趨于同化,原本具有歷史性的遺跡都為了順應時代、適應速度而漸漸消失,城市越發(fā)顯得生疏,現(xiàn)代工業(yè)的產物不斷充斥著周圍使其失去親和感,失去了中國味兒。因此當代設計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yè)的稱呼,更是名族自信與崛起的締造者。
當下的處境對于設計師而言既是困境也是機遇。既要做設計,又要理論結合實際,不能天馬行空;既要完善電腦效果圖的繪制,又要學會與客戶溝通;既要要大量瀏覽本專業(yè)的書籍,又要注重學科間的交流,以免設計的單一及技術的缺陷。設計師們面臨來自社會的各種壓力和窘境,卻依然沒有放棄,始終保持著設計的初心,在設計的道路上堅持立場。好好學習,不僅要學習專業(yè)的技能還要學習做人的素養(yǎng),先做好人再做好設計;天天向上,不僅要提高個人的設計能力,還要挺起整個民族的脊梁,是中國制造變?yōu)橹袊O計。如此經(jīng)典的話語,不同的是時代,相同的卻是意義。
不管設計師是美的工程師還是職業(yè)的稱呼,是民族自信與崛起的締造者還是學會與人溝通的銷售者。當下的時代就是設計師的時代,我們要做自己的設計,不可隨波逐流,不可將設計變成一個缺少靈魂的復制品,設計師要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注入到當代設計中,其重點不僅僅是元素的提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體現(xiàn)。要時常帶著問題去做設計,就會一切以目標為主,既不會盲目跟風,也不會照搬傳統(tǒng),食古不化,懂得將文化、時代及需求相應的結合,將東方國家的大氣注入其中,我堅信中國設計未來的前景不可估量,因此設計師這樣一種集各領域為一身的代名詞,不僅僅只是職業(yè)角色這么簡單。作為一個設計師,我們的路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