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生
紅肉、白肉是研究人員為了分析不同顏色的肉類對健康的影響而分的。關(guān)于紅、白肉如何區(qū)分有三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按照肉做熟后的顏色區(qū)分,紅色即為紅肉,白色即為白肉;第二種方法按是否為哺乳動物來分,是哺乳動物則為紅肉,不是則為白肉;第三種則按肉類中肌紅蛋白的含量來分,多就是紅肉,少就是白肉。
其實,這些方法有一定局限,例如三文魚的肉做熟前就是紅色的,但它屬于白肉。做熟前的豬肉是紅色的,做熟后會變成白色,但豬肉還是屬于紅肉;蝦、蟹加熱后會變成紅色,但還是屬于白肉。所以大家了解一下大體的分法就行了,不必去鉆牛角尖。
人類的血液是紅色的,這主要和血液中的紅細胞有關(guān),而紅細胞的紅色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之一就是鐵,血紅蛋白把氧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樣的道理,紅肉的顏色主要是由于哺乳動物肉中含有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的組成成分中也包括鐵,肌紅蛋白能夠?qū)⒀鮽魉椭羷游锏募∪庵腥ァ?/p>
有關(guān)吃紅肉、白肉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吃紅肉多的人群患結(jié)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險性會增高;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男性吃太多紅肉還會導(dǎo)致得前列腺等各種疾病的概率加大。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說法的前提是“吃紅肉多的”,并不意味著吃點紅肉就增加得病的危險。
吃紅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險性高,這主要是因為和白肉相比,紅肉中含的脂肪多,并且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多。動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是導(dǎo)致血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最強因素。
不管是紅肉、白肉,都含有脂肪,只是含量多少有差別,且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的含量也是相對的。同樣重量的紅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紅肉的瘦肉中,脂肪的含量也不少。雞、鴨肉中的脂肪含量也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深海魚類中富含EPA和DHA,對預(yù)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如此說來,為了健康著想,是不是紅肉就完全不能吃了?其實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yǎng)特點,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中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能滿足身體所有的營養(yǎng)需要。雖然紅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紅肉中富含礦物質(zhì)尤其是鐵、鋅,并且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和利用,還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D等。所以為了健康,適量吃一些紅肉也無妨。
對于那些吃肉偏多的居民,特別吃豬肉過多的,應(yīng)注意調(diào)整,盡量多吃雞、鴨、魚肉之類的白肉。還有一些人平常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則應(yīng)適當增加。中國營養(yǎng)學(xué)會推薦成年人每天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魚蝦類50~100克,畜禽肉類50~75克。
編輯/陳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