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
那天,我?guī)O子高高去美術(shù)館看馬蒂斯的剪紙。這個題名為“馬蒂斯剪紙:‘爵士”的展覽是馬蒂斯的一組剪紙畫,共有20幅。
我指著馬蒂斯的剪紙,問高高:“好看嗎?”他回答我說:“挺好玩的!”高高只有四歲半,他的這個回答讓我高興,因為他說好玩。剪紙,和正兒八經(jīng)的油畫不同,正在于好玩。
我和高高說話的時候,高高的爸爸正在前面,俯身趴在馬蒂斯的一張剪紙前觀看。那一刻,我想起了他和高高差不多大時,有一天我和他媽媽有事外出,把他丟給奶奶照看。小孩子開始磨著奶奶和他一起玩,奶奶沒有辦法,從針線笸籮里拿出一把剪刀,讓他找張紙,說“奶奶教你剪紙吧”。
孫子眨巴著眼睛,望著奶奶,飛快地跑走找紙去了。那時我家有很多雜志,花花綠綠的封面,正好成了剪紙的好材料。不一會兒,他抱來一摞雜志。
我回家的時候,看見床上和地上都是彩色的紙屑,桌上鋪滿祖孫倆的杰作。他跑過來對我說:“全是我和奶奶剪的,好看嗎?”我連說好看,那一幅幅剪紙完全看不出剪出來的是什么東西,但隨意甚至肆意的線條,在彩色的紙上游龍戲鳳,留下了祖孫倆心情和想象的痕跡。這些剪紙讓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包括剪紙和繪畫在內(nèi)的藝術(shù),關(guān)鍵是里面要有你的心情、想象和真摯的情感。
從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家總會是一地彩色紙屑,如同開春后的五花草地。奶奶成為孫子的剪紙老師,祖孫倆讓家里的那些雜志變廢為寶。我從他們兩人的剪紙里各挑出一張,夾在我的筆記本里,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兒子長到我當年的年齡,而孫子和他當年一樣大了。那天,從美術(shù)館回到家中,我拿出剪刀,對高高說:“去,看看你爸爸那里有沒有廢雜志,爺爺教你剪紙!”高高眨動著眼睛,好奇地問我:“你會剪紙?像馬蒂斯一樣的剪紙?”我信心滿滿地對他說:“對,比馬蒂斯還要好看和好玩的剪紙!”
(摘自《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