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
知名作家吳鈞堯發(fā)表過一篇叫《一直無法原諒我媽媽》的文章,因為他的媽媽對子女“強硬灌注貧窮時代的價值觀”。例如“凡事都為別人想一想”,購買完家具出門時,“還要對商家彎腰鞠躬,連聲道謝”。吳先生說,他進入社會以后,因此吃了不少虧。他說:“這輩子如果未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享盡榮華富貴,都得歸咎于我媽媽?!?/p>
我自己也回憶起當年母親的教誨,百感交集,比如:讓小的敬老的,拿次的留好的;人多的地方不去,沒人的地方不留;贊美成功的人,安慰失敗的人。若聽從這些教誨,怎能避免競爭力下降?媽媽教給我們的那些做人的道理到了社會上竟然完全不能發(fā)揮預期的效果,閉門造車而出門不能合轍,這種驚愕和傷感不止吳先生一個人有。
媽媽為什么要那樣說呢?
首先,我想媽媽不能預見社會的轉變,因為她老人家不是先知。在她那個時代,那些行為模式本是最好的,父母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媽媽是這樣一種人:教我們儲蓄,但無法應對通貨膨脹,就算度過了通貨膨脹的滅頂之災,喘息未定時,她仍然提示我們應該儲蓄。
其次,所有的媽媽都是完美的,而缺點是時代所有的。在那個時代,媽媽在家中一邊低著頭做著活兒,一邊惦記著快要放學回家的兒子。很可能她一抬頭,就看見兒子站在面前,滿臉傷痕。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huán)境中,父母尤其是母親首先要考慮的是防患于未然。母親為了使孩子安全,寧愿放棄使孩子偉大。母親多半是這樣的人:她不愿意你一條腿進天國,寧愿你四肢健全地陪在她身邊。
最后,我想出人頭地這等事沒法子教,也用不著教,即使可以教,也不能由母親來教。母親只能教你儲蓄,不能教你在通貨膨脹時如何投機倒把;母親只能教你精忠報國,不能教你在兩軍陣前如何兵不厭詐。
我想,人生在世需要一所房子,而媽媽只能給我們一些磚頭,我們得從別處搜集其他建材,并決定怎樣組合。
吳先生的感嘆是我們這一代人共有的,他提出來的問題也是下一代人要思考的。從今以后,吳先生指出來的這種差距恐怕永遠存在,也永遠難以解決。我們必須原諒我們的媽媽,以換取下一代原諒我們。
(摘自《那些年青春正紅》敦煌文藝出版社 圖/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