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孟冬 黃 杰
古代廉吏重氣節(jié)
■ 楊孟冬 黃 杰
氣節(jié),即志氣和節(jié)操,是人精神高度的反映。一個人能否彰顯氣節(jié),無論在命運的顛沛中,還是在慫恿誘惑面前,都很容易體現(xiàn)出來。千百年來,經(jīng)過歷朝歷代的培育、弘揚和傳承,古之廉吏的氣節(jié)和信念,擎起了華夏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梁。
北宋著名廉吏杜濬之,雖出身貧寒,但篤志好學,被推薦為“鄉(xiāng)貢”,直接參加禮部廷試,人稱“杜鄉(xiāng)貢”。入仕后,他遵循法度,施政甚嚴;以民為本,體恤民情,深受一方民眾敬仰。他在《書警》一詩中自勉道:“食李弗言苦,食梅弗嫌酸。不為身所累,且從心所安……雖處四壁立,如享萬鐘寬。靜坐明月窟,濯足清風灘?!?/p>
南宋著名詞人王炎,慶元六年(1200年)任湖州太守。他不畏豪強,打擊劣紳,有“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語,頗為百姓頌揚。身為一州之長,寧可清貧,不愿濁富,樸素度日,堅守志向。他七十壽辰時,獨坐府中,研墨揮毫作《留貧詩》一首以戒己:“卒歲一布裘,終朝一饘粥。此處何所求,吾生無不足?!?/p>
明代七品縣令胡壽安,先后任職河南信陽、浙江新昌、四川新繁、河北獲鹿等縣。其每履職一地,都能做到清慎自持,從不奢侈,因自種菜蔬以供日用,人稱“菜知縣”。他粗衣素食,尤為儉樸,就連睡覺用的帳子也是自己用紙糊的。他在紙帳上自書《題紙帳》詩以警己:“紫絲步障最奢華,臥地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夢到梅花。”
明代二品大員劉應麟,曾為吳中(今江蘇吳縣)巡撫。在任上,他嚴于律己,自撰清廉詩數(shù)首,每每示于下屬,人稱“清廉巡撫”,他百年之后,后人將其詩作編輯成《清廉自白詩》。文獻記載,他在卸任巡撫時,特于官衙內(nèi)寫下《題署中詩》以明志向:“來時行李去時裝,午夜青天一炷香。描得海圖留幕府,不將山水帶還鄉(xiāng)?!?/p>
清代咸豐舉人慶之金,曾兩度出任正定(今河北正定)知縣。他秉性剛直,為官清廉,勤于政務,多憂民事,人稱“慶清正”。在任時,他常不辭辛勞深入民間,廣泛調(diào)研,深受鄉(xiāng)民愛戴。曾作“宦途舟一葉,每自慎堤防”句,以勸勉署下幕僚。他卸任正定知縣時,特作《絕句》一首:“隨身匣劍與囊琴,習習西風雨袖浸。留得兒孫清白樣,勝他壓載有黃金。”
清代同治進士鄭履端,曾任電白(今廣東西南部沿海一帶)知縣。他為官十余載,為民排憂解難,與民同甘共苦,終年食素,簡樸至極,潔身自好,毫不茍取,政聲素著,人稱“平民縣令”。他有一首《自勉詩》很是膾炙人口:“十載官箴懔素餐,本來面目改難偏。任他水盡山窮處,牢抱冰心耐風寒?!?/p>
古來講氣節(jié)的官吏不勝枚舉,他們大多出自寒門,深知民間疾苦,無論官階幾品,均能做到本分做人、清廉為政。作為朝廷命官,執(zhí)掌一方行政,能夠甘貧守節(jié),一如既往,堅定志向,血肉之軀里包裹著錚錚鐵骨。他們擲地有聲的詩句,彰顯著直節(jié)勁氣,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政論家唐甄在《潛書·主進》中說:“世尚氣節(jié),則為直士?!?中華民族歷來崇禮尚德,注重抱節(jié)守志。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讓氣節(jié)成為萬世不竭的清流。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氣節(jié)成為千古流芳的豐碑。
細細品味古代廉官的詩歌,感受詩歌中洋溢的氣節(jié),體悟他們的精神境界,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他們各自在所處的時代,用禮法堅守著社會價值取向,用廉潔開一方地域之風,用氣節(jié)彰顯生命精神之魂,用平凡踐行人生價值之要,竭誠、勁節(jié)、取義、守規(guī)、知足、常樂,用華夏民族固有的生命個性,盡力維護文化的尊嚴和品格。千年遺續(xù),精神不朽。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