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國
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因循守舊,學生被動接受,亦步亦趨地跟從于教師的思維,鮮有問題可問。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成為探索世界的主人。本文從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提問途徑的拓展、提問方法的培養(yǎng)、質疑習慣的養(yǎng)成等方面闡述初中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囿于教參提問,引導學生解答,讓學生死記所謂的“標準答案”,這無疑扼殺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成為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師愈來愈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潛能的挖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敢于發(fā)現、勇于猜想、大膽質疑,從而形成問題意識,成為探索未知世界的主人。
提出問題是指學生從教學情境出發(fā),站在數學的視角主動思考、自由探索、敢于質疑,大膽提出數學問題,在質疑、探索中不斷發(fā)現、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前行。如果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初中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氛圍,保護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問題意識始于民主、終于專制,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他們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在理解和寬容中和睦相處。學生敢說、敢想、敢問、敢做,不唯書、不唯師,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要耐心解答、引導,能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讓他們體裁會到提問的快樂。如在蘇科版八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教學中,教者以多媒體呈現教材P126頁嘗試內容,有學生提出問題:“原點一定要先在中心廣場嗎?可以是碑林或科技大學嗎?”也有學生提出:“坐標軸的方向可以不是東西向或南北向嗎?”教師要呵護學生的提問,但不能由學生天馬行空地“想象”,不著邊際地提問,要圍繞學習內容有的放矢地提問、討論。
2.加強思維訓練,產生問題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地挖下“陷阱”、打下埋伏,讓學生產生懷疑,以至追根求源,直至解決問題,從而能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函數y=(m+2)x2+4x+1的圖像與x軸有交點,求m的取值范圍。有同學提出,要使二次函數y=(m+2)x2+4x+1的圖像與x軸有交點,須有16-4(m+2)≥0,即m≤2.這時有學生提出,m=-2時,此函數圖像也與x軸有交點。學生頓時議論開來,題目中并未說是二次函數,如果是一次函數圖像,是不是還須用判別式?經過一番討論,一致認為,此題須分m≠-2和m=-2兩種情況討論。
二、提問途徑的拓展
1.從錯誤中提問。錯誤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從錯誤中可以暴露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從錯誤中提問,開展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如:
若0 A、a2>a B、a2 學生1:能不能采用特殊的值代入計算驗證? 教師追問:取哪些值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