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的雪
20歐元吃7天
都說“民以食為天”,在國內時,除了固定償還房貸,我和老公每個月最大的開銷都用在怎么填飽肚子上了。雖然聽之前去德國留學的前輩說,柏林的生活成本并不高,但對于10歐元到底能買回多少東西,我們是完全沒有概念的,直到第一次逛柏林的超市,才發(fā)現(xiàn)10歐元很“值錢”。
只走了兩個貨架我就發(fā)現(xiàn),逛德國的超市不簡單,不但要貨比三家,還要在心里不停換算歐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真可謂心、眼、手、腳并用,不累才怪呢。
整個超市逛下來,我有了一個很大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德國的食品價格低廉。一個內裝10切片的長條面包標價0.35歐元,合人民幣2.9元;10個裝的一盒雞蛋0.99歐元,合人民幣8.1元;1升裝的鮮牛奶0.5歐元,合人民幣4.1元;一公斤泰國香米0.99歐元,合人民幣8.1元……
除了肉類、海鮮和一些水果,超市里大部分的食品都是以歐元為單位來標價的,感覺就像白撿似的。即便是肉類,價格也要比想象中便宜許多。
作為歐盟頭號經(jīng)濟大國的德國,為什么食品會便宜得像白撿一樣?原來德國政府每年都會對消費商品進行高額的補貼,尤其是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補貼的力度更大。政府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民眾的生存,讓每個人都買得起食物,不至于餓肚子,所以德國的物價水平多年來一直穩(wěn)定在一個低廉合理的區(qū)間。
另外,德國的食品從采購、加工到最后的出售,中間的監(jiān)管非常嚴格,沒有隱形費用,不存在有人從中漁利的因素,所以商品的最終定價已經(jīng)是成本和利潤的集中體現(xiàn),一切都清晰透明,老百姓消費得明明白白。
在柏林定居一周后,我整理了一下手里的賬單,兩個人7天的食品支出一共是19.8歐元,合人民幣163塊左右。晚上我告訴老公,按照柏林的這種物價水平,今后我們完全可以看看德甲,進進西餐廳,甚至聽聽音樂會了。
兩年半賺套房
一位已在柏林生活5年的前輩曾如此形容德國的房價——比中國三線城市貴,比二線城市便宜。一年前,他在柏林市中心的優(yōu)質地段看中了一套5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跟中介一打聽,賣家的報價居然只有7.3萬歐元。
7.3萬歐元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普通德國人的月薪大概3000歐元,一年下來是3.6萬歐元,兩年就是7.2萬歐元。換句話說,德國人只要賺兩年半左右的工資,就可以在首都的中心地段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這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由于德國的房價實在誘人,我們一有機會便會跟在買房人身后看看熱鬧。一個周末,我和老公去郊游,偏巧碰到一位地產(chǎn)經(jīng)紀帶著一對夫婦看房子。那是一幢200平米左右的鄉(xiāng)間別墅,擁有永久產(chǎn)權和土地所有權,附帶花園、車庫和小型泳池,房主開價25萬歐元,合人民幣205萬,而且還有商量的余地。
我和老公以為聽錯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恨不能馬上變出錢來拉過地產(chǎn)經(jīng)紀簽單,可買房對于我們這兩個剛在柏林扎下腳的窮學生來說,還比較遙遠,租房才更加現(xiàn)實。
在德國,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人都是租房一族。教我們自動化課程的赫迪拉已經(jīng)52歲,而且拖家?guī)Э?,卻至今仍然租房而居。
我問赫迪拉為什么不買房,他一臉坦然,“我們的養(yǎng)老和醫(yī)療都有充分保障,沒有后顧之憂,與其把錢花在房子上,還不如盡情享受眼前的生活?!?/p>
其實像赫迪拉這種想法的人,在德國還有很多,而相對低廉的房租價格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切便利。
剛到柏林的時候正好趕上大學的開學季,我跟中介抱怨這個租房的時間點不好,房租肯定是全年比較高的時段,人家一聽馬上搖頭,說德國的房價多年不漲,房租也一直很穩(wěn)定。在柏林租房,房東不會隨便漲價,更不會任意撕毀合同,價錢也十分公道。后來,我們租了一套使用面積60平米左右的公寓,月租300歐元,合人民幣2500元左右,這個價位遠遠低于我們先前的預期。
一般來說,房屋租金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支出大宗。不過以德國人月均3000歐元的收入來看,房租開銷最多也不會超過總收入的1/4。哪怕家里只有一個人出去工作,也足以承擔租房的費用,這就難怪有那么多德國人寧愿租房也不肯買房了。
自行車換汽車
享受久了柏林的低物價生活,經(jīng)濟壓力便減輕了不少,心里難免會對一些從前想都不敢想的“貴族”消費蠢蠢欲動。小到喝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大到戴一塊勞力士的手表。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要把這些變?yōu)楝F(xiàn)實,比想象中容易很多。
2014年我過生日那天,老公特意預訂了一家高級餐廳請我吃大餐。酒足飯飽之后,服務生過來問我們想喝點什么,嘖嘖,這里最貴的拿鐵也不過才23塊人民幣,想到每個月賺3000歐元的德國人喝一杯2.8歐元的拿鐵,就跟中國人平時吃個冰淇淋那么便宜,心里有些不平衡,看來自己之前在國內養(yǎng)成的早起喝咖啡的習慣,完全可以繼續(xù)保持下去。
咖啡的誘惑難擋,汽車的魅力就更加無敵。在德國,最小的A型奔馳車只賣到1.5萬歐元,合人民幣12.3萬。其他中高檔車也在2.5到4萬歐元之間。每輛車都便宜得讓人產(chǎn)生開跑的沖動。至于二手車,價格更是低得讓人吐血,幾千歐元的汽車比比皆是,而且個個系出名門,時時誘惑你的眼睛。
有一天,我在學校的公告欄里看到一則賣車留言:“二手GOLF轉讓,五成新,100歐元就賣。”
我和老公馬上判斷對方漏寫了一個零,打電話過去一問,對方居然沒說錯,就是100歐元。100歐元在北京只夠買一輛電動自行車,真是沒天理呀。后來我發(fā)現(xiàn),在德國的二手車市場,一兩百歐元轉讓的汽車多的是。2014年6月,我和老公也把八成新的奧迪A6開回了家,花了9500歐元,輕而易舉便成了有車一族。
由于德國的物價低廉,花起錢來基本沒太大壓力,一些國內的親戚和朋友便經(jīng)常拜托我們代買一些名品,可我發(fā)現(xiàn)德國人自己對此并不熱衷。很多人不買房、不穿名牌服飾、不背名牌包包,大街上開頂級跑車的人也不多見。他們過著收入不菲卻物價低廉的幸福生活,而把賺到的錢用于旅游休閑度假、開發(fā)興趣愛好和享受美好生活上,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能賺會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