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驄驍
2011年5月,制造了“9·11”恐怖襲擊的“基地”組織前一號人物本·拉丹死于美軍的一次突襲。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將這次突襲稱為美國打擊“基地”組織的“最重大勝利”。
如今,本·拉丹雖死,但恐怖主義未亡。“基地”組織轉(zhuǎn)入蟄伏期,盤踞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卻風生水起,美軍的打擊重點也隨之轉(zhuǎn)移。
人們雖然可以從報章上讀到美軍擊斃恐怖組織高級頭目的新聞,卻對背后的過程所知寥寥,美軍也因安全原因?qū)Υ嗣囟恍?。不過,敏感者依然可以從蛛絲馬跡中窺到那只“完整的豹子”。
“定位者”的任務
對于擊斃極端組織高級頭目,美軍在這兩個月可謂成果豐碩。
3月13日,“伊斯蘭國”高級頭目、“戰(zhàn)爭部長”奧馬爾·希沙尼死于美軍的一次定點清除。
3月25日,“伊斯蘭國”高級頭目、“財政部長”阿布·阿拉·阿夫里被美軍擊斃。
4月4日,“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救國陣線”頭目阿布·菲拉斯在空襲中被炸死。
…………
成功率如此之高的精準打擊,美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效的情報搜集。
“9·11”恐怖襲擊發(fā)生后,美國中情局獲取情報的能力一度備受詬病。后來,中情局建立了一支專門的情報分析部隊,其成員都是女性。她們通過人工搜尋和情報分析來圈定重點恐怖分子的位置,被稱為“定位者”。
定位者的任務是專門分析特定的恐怖嫌疑人或極端組織,而且一般是與案件負責人以及執(zhí)行任務的特種部隊一起工作。她們要從那些無人機拍攝的粗糙畫面中、從那些竊聽到的電話錄音中、從各種各樣繁亂的蛛絲馬跡中抽絲剝繭,準確定位恐怖分子的藏身之處。
她們中最著名的是一個名叫簡的女情報員,就是她準確定位了本·拉丹的藏身之地。
2007年,簡在情報分析中注意到一個化名為阿布·艾哈邁德·科威特的人,此人應該是本·拉丹的信使。在簡看來,以這個信使為源頭順藤摸瓜,極有可能找到本·拉丹的下落。
2010年8月,簡終于在一次電話竊聽中捕捉到艾哈邁德的蹤跡。中情局隨后依據(jù)簡的匯報,鎖定了艾哈邁德和他兄弟兩家人的住所——距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軍事學院不足一公里的一棟三層建筑。
這棟建筑幾年前曾一度進入中情局的視線,但并沒有成為監(jiān)視目標。中情局一度認為,本·拉丹的住所必是戒備森嚴,而這棟樓外圍卻無人巡邏,且?guī)缀鯖]有人員進出,這與想象中本·拉丹的藏身之處完全不同??梢哉f,本·拉丹使用的正是“燈下黑”的藏身策略。
然而,簡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在海豹突擊隊隊員們前去執(zhí)行任務時,簡給他們提供了詳細的情報,甚至細致到這棟建筑的門是向內(nèi)開還是向外開的。最后的結(jié)果證實,她的情報全部正確。
情報背后的技術手段
在追捕本·拉丹的過程中,定位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視的是,在更多的案例中,高科技手段已在前期完成了情報搜集、分析等大量的鋪墊工作,定位者需要走完的或許只是那“最后一公里”。
在追擊恐怖分子的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技術手段大概有以下幾種:
通訊定位技術。以美國為例,空中的衛(wèi)星能夠不斷接收地面的通訊信號。本·拉丹的信使正是因為一通電話暴露了行蹤,從而讓中情局順藤摸瓜,找到了本·拉丹的藏身之所。
生物信息識別技術。說到這一技術,最為人熟知的可能要屬人臉識別技術。如果能夠大規(guī)模部署,將大大降低恐怖分子的機動性,增加其實施跨區(qū)域犯罪的難度。當然,人臉識別在追捕恐怖分子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其他相關技術,比如虹膜識別、手掌靜脈識別等,一旦成熟并投入使用,相信都能為追尋恐怖分子行蹤提供幫助。
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梢哉f,人類在信息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活動都與數(shù)據(jù)有關。面對海量數(shù)據(jù),光靠人力去篩選就如同大海撈針,因此需要研發(fā)算法,讓機器去幫助人類分析數(shù)據(jù)。有專家表示,當前,一些深度學習算法已經(jīng)能夠讓機器通過大量觀看視頻學會識別貓臉。有理由相信,伴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fā)展,機器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有望顯著提高。
“斬首”雙刃劍
在成功定位重點恐怖分子之后,美軍就要開始制訂清除計劃,一般有地面突襲和空襲兩種手段。除了擊斃本·拉丹這樣的重量級恐怖分子采取了地面突襲行動,美國現(xiàn)階段采取的主要方式還是無人機空襲,或稱“斬首”行動。
奧巴馬在2016年國情咨文中說:“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發(fā)動了近萬次空襲,除掉了他們的恐怖頭目,破壞了他們的石油供給,搗毀了他們的訓練營和武器?!?/p>
奧巴馬近乎兇狠地表達了美國消滅恐怖分子的決心:“他們(恐怖分子)就是殺手、瘋子,必須予以追蹤、緝捕并摧毀?!了固m國必將和以往的恐怖分子一樣,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你們懷疑美國或是我個人伸張正義的決心,不妨問問本·拉丹……如果你和美國過不去,美國絕不會放過你?!?/p>
(王煒薦自《環(huán)球》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