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辛格
我喜歡在任何時間讀書,但不包括在課堂上。我覺得課堂也是一本書,只不過是現(xiàn)代版的“說書”,一個人在講,另一些人在聽。所以假如一本書沒讀完,而去讀另一本書,我是極不贊成的,那是對書的不尊重。
我所指的任何時間是指我空閑時由我支配的時間。可以是早晨剛起來朦朧的霧氣中,也可以是夜晚入睡時微弱的星光里,甚至是剛離開一個地方去往另一個地方的間隙。沒有特定的讀書生物鐘,心血來潮了便讀,“亂”讀書。
我所要讀之書,基本是離我不遠的,倘若想讀時,書卻不在身旁,大概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書不會規(guī)規(guī)矩矩擺在書柜上,而是散落在床邊、桌子上、陽臺的洗衣機上。有點像一場旅行,走到哪兒,索性就讀到哪兒。也像有時碰巧遇到一個老朋友,兩人對視一下,便高興地擁抱起來——“哎,好久不見了!”
當(dāng)然,讀書是要分主次的,因人而異,因書而異。一些我認為重要的書,我會認真去讀。譬如上次我讀《紅樓夢》,是讀得較細的,因為有時確實讀不懂,不僅僅因為語言的文言化,還在于情節(jié)的設(shè)計上。有時我會遮住書的下半部分,猜測下面所發(fā)生的故事。猜對了,自然是高興的;猜錯了,就再仔細研究一下上文的細節(jié),然后一拍腦門,感嘆“原來如此”。
我不喜歡在書上做筆記,也不喜歡特意摘錄下某句句子。因為我比較懶,當(dāng)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書總是要外借的。朋友到我家來,看到某一本書,就向我借走了。倘若我在上面做了筆記,朋友邊讀邊看,不免影響到他的讀書思路。還不如兩人讀完時討論一番,盡管他的意見總和我不同,但彼此都會發(fā)現(xiàn)些新東西。
因為“亂”讀書,以至于我會忽然想起某本書中某個精彩的片段,然后興奮不已,急于找出那本書,再細讀一遍。比如《簡·愛》中說的一段話:“是的,我矮小,卑微,不美,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平等?!蔽宜X時突然想到了,便又細細咀嚼一遍,印象也更加深了一層。
到底什么是“亂”讀書,我想,也許也是博覽群書的一種方法吧。我站在書店書柜旁翻看許多書,是亂看;翻開某一本書中的某個片段,也是亂看。忽然想到一句話,是亂想。這又使我想起朱熹讀書時的“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那我便是“二亂”,亂看,亂想。
亂看,亂想,也許亂著亂著,就找到了人生的分岔口,開始向遠方亂闖。
【主持人語】
文章緊扣住“亂”這一特點,具體介紹了自己的讀書方法。文章中的讀書方法并未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作者對其定義也不甚清晰,但正因為如此,作者讀書時率性而不隨意的心態(tài)也就更好地表現(xiàn)了出來。全文語言樸實,充滿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