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伴隨著網紅主播們爆紅暴富的神話,直播火了。應用平臺上的直播類App已經足以引發(fā)你的密集恐懼癥,據不完全統(tǒng)計,都已經超過了200家。在直播這個人聲鼎沸的市場,巨頭不會缺位,草莽英雄也不甘寂寞。
但是,直播可是要玩掉大把真金白銀的,如此燒錢的直播行業(yè),能否容納下那么多玩家嗎?“百播大戰(zhàn)”中誰能熬到最后?
眾所周知,視頻網站的帶寬費用都是天文數(shù)字,這也是“拖累”視頻網站發(fā)展10年也難以盈利的重要原因。盡管最近幾年,隨著運營商的提速降費以及傳輸技術的不斷升級,已經使得帶寬成本下降了不少。但與此同時,終端的分辨率在不斷上升,用戶對視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要看1080P甚至4K了,此消彼長間究竟最終結果如何并不容易判斷。
而直播對帶寬的要求比網絡視頻還要高,這意味著更高的帶寬成本。記者了解到,就行業(yè)平均水平而言,在線人數(shù)每達到百萬人,直播平臺每月僅帶寬費用就至少要花掉3000萬元左右(運營商的寬帶費價格約為2000萬元/T/月,每百萬人觀看720P清晰度的直播需要約1.5T左右?guī)挘?/p>
“在各類直播平臺當中,由于游戲直播、體育直播相對娛樂類直播、泛生活類直播來說對于畫面質量要求更高,需要承擔更高的帶寬成本?!币子^智庫新媒體研究分析師馬世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馬世聰表示,各家直播平臺由于帶寬采購規(guī)模、技術水平和是否有分攤成本渠道等因素,帶寬成本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優(yōu)酷、愛奇藝、樂視等做直播,可以與網絡視頻共同分攤成本,而且大平臺采購量大也會拿到運營商的優(yōu)惠。另外,P2P等技術手段也會幫助平臺節(jié)約一些成本。
直播行業(yè)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只有歡聚時代(YY)、陌陌、微博等幾家能夠查到比較準確的數(shù)據。歡聚時代2015年Q4的財報顯示,其帶寬成本為1.611億元人民幣,折合每月超5000萬元。
“YY在經過多年的音視頻流傳輸技術專利優(yōu)化后,已經大大降低了直播所消耗的帶寬成本,遠遠低于行業(yè)的平均水平,這是我們在與其他平臺的競爭中的一大優(yōu)勢。但不可否認,在視頻直播行業(yè)中帶寬成本是最大的一筆支出。”YY(歡聚時代)娛樂總經理周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除了上市公司,記者也聯(lián)系了多家直播平臺,希望獲得每月帶寬成本的數(shù)字,但均被告知“不方便透露”。一位不愿具名的直播平臺負責人“善意”地提醒記者:你不用問了,基本都不會說,每家公司的帶寬成本肯定都是絕對保密的,因為這等于告訴你“真實流量”,搞不好會影響融資的。
不過,為了應對高昂的帶寬成本,不少直播平臺已經開始限制直播數(shù)量,比如映客在高峰時段不再允許級別較低的主播進行直播,畢竟帶寬成本往往是通過“帶寬峰值”結算的,所以直播平臺會盡量避免流量過于集中形成太高的峰值。
除此之外,明星主播的簽約費也越來越成為直播平臺高昂的成本之一。
微博CEO王高飛曾公開算過一筆賬:“直播的流水差不多要做到一個月2億或者3億以上才會有利潤。微博目前直播的成本會比短視頻貴。如果明星在微博發(fā)起直播,一個用戶一天大概2 塊錢的帶寬成本,假如有20萬人在線,一天成本是40萬。而現(xiàn)在靠賣廣告給這20萬人是賺不回來40萬的成本的,除非有其他一種新盈利模式?!?/p>
可見,帶寬成本不僅是直播平臺一個巨大的成本支出,也是一個直戳商業(yè)模式核心的問題。目前直播平臺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主播打賞的抽成,此外,廣告、電商、游戲也是目前直播平臺主要的營收路徑。但是,由于同質化嚴重,用戶對直播平臺的忠誠度極低,用戶會因為更漂亮、更有話題性的主播或者更吸引眼球的內容而經常流動,這也意味著平臺的收入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很差。
“目前直播主要的模式和產品形態(tài)是秀場模式,在現(xiàn)在這個階段,不少有亮點的直播公司如果控制得好,還是能稍微賺一點錢的。但是這個模式問題在于并沒有社交性,所以它對人群沒有黏著力,也沒有持續(xù)抓住這個人群的能力。所以長期來說,秀場的模式只是流量的變現(xiàn),現(xiàn)在頭部的公司,如映客、花椒等獲得了大量免費或者便宜的流量,但之后流量會越來越貴的,而且在競爭的狀態(tài)下,平臺和主播的分成比例也會主播越來越高,因此公司的生存空間也會一步步被擠壓?!甭?lián)基金創(chuàng)始合伙人邱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一方面是高額的帶寬成本以及不成熟的商業(yè)模式會壓垮很多小玩家;另一方面是優(yōu)質的內容和主播資源都掌握在大型視頻直播平臺的手上,并且這些大型平臺擁有巨大的流量。在直播市場,最終決定勝負的是內容及品牌。經過市場淘汰,預計今后能穩(wěn)定在一線領域的直播平臺不會超過5家?!敝軇ε袛?,而他認為YY無論在內容還是和品牌上都將有優(yōu)勢占據一席之地。
不完全統(tǒng)計,應用平臺上的直播類App已經超過了200家。
資深互聯(lián)網觀察人士、評論人陽淼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直播市場最終的玩家數(shù)量不會太多,成本和盈利模式預示了,很可能一切歸于大佬,甚至連垂直領域都機會不大。
邱浩表示,大的玩家,如BAT,之所以會進場做直播并不是對秀場模式或者說對于現(xiàn)在這種流量變現(xiàn)的模式感興趣?!癇AT最想看到的是直播有沒有產生真正的社交行為,并且用戶真正的沉淀在這個平臺中。但整個市場這樣的產品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目前我們所投資的直播平臺如易直播等都在朝著這方面去嘗試?!彼f。
在今年“5·20”,QQ空間發(fā)起了沒有網紅、沒有打賞,只有普通人的直播活動,網友可以在QQ空間直播自己真實的生活瞬間,這個活動共計有1700萬人參加。這無疑是騰訊在試水直播的社交功能。不難想象,很快我們除了能在在朋友圈、QQ空間看到朋友發(fā)的文字、圖片、小視頻,還能看到朋友們在“直播曬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