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偏遠,馬堡子村的村民除了種地,幾十年來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外面越發(fā)達,村子相比就越窮。村里的男子越來越多的娶不到媳婦。最開始大家還能忍著做個光棍,但當(dāng)全村的光棍不斷變多的時候,為了娶到媳婦,也就顧不得所謂的面子了。
60歲的徐軍民就是種了一輩子的地,他的兒子則在外打工。
徐軍民一家的生活方式在馬堡子村是一個常態(tài)。馬堡子村都是旱地,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種小麥。村委會主任李智軍介紹,每畝地小麥年收成一年有600斤,村民的平均年收入在3500元左右。村里的60歲以上老人有302人,占了總?cè)丝诘囊话攵?。年輕一輩有點能力都外出打工了,186個外出務(wù)工人員占村里人口的三成多。
“也就只能去打工了,都沒什么文化。村里連個小學(xué)都沒有,鎮(zhèn)上唯一的小學(xué)離村子還很遠。大多數(shù)的人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毙燔娒裾驹谔锒馍铣橹禑?,滿眼麻木。
徐軍民四個子女,前三個都是女兒。十年前,三個姐姐外出打工時各自組建了家庭,小兒子徐志強成了家里頂梁柱。2013年,徐志強23歲,徐軍民開始著急了,最開始,他并沒打算讓兒子也“嫁”出去,想著女兒們嫁出去以后,補貼著家里,這幾年自己在村里也算是個“大戶人家”,可是村子周圍的姑娘都嫁往平原地區(qū),即便是彩禮漲到了10萬元以上,還是沒有姑娘愿意嫁到馬堡子。
眼看著有村里很多人都去做了上門女婿,他最主要的任務(wù)就是四處托媒給兒子找媳婦,但女方家一聽徐家是“山里人”,連孩子見面的機會都不給。
在遭遇多次提親失敗后,徐軍民和妻子決定讓兒子去做上門女婿。徐軍民告訴《方圓》記者,當(dāng)時之所以下這樣的決定,一是擔(dān)心兒子打光棍,二則認為當(dāng)上門女婿可以改換門庭,“馬堡子自然條件太惡劣了,對后代都有影響”。
徐志強愿意上門的消息傳開后沒幾天,就有媒婆主動上門提親,稱女方是平原地帶農(nóng)村的人,姓羅,家里沒男丁,只有一個比徐志強小兩歲的女兒,這些年一直在南方打工,想找一個上門女婿。
2013年底,兩家家長和孩子分別見面。徐軍民夫婦對女方很滿意,徐軍民回憶說那女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很水靈、討人喜歡。對方也很滿意自己家的兒子,除會種莊稼干農(nóng)活外,還懂家電維修。
徐志強本來不愿意當(dāng)上門女婿,但經(jīng)不住父母的一番語重心長的勸說,加之見面后感覺女方看著很洋氣,小徐也就答應(yī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