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夫人竟然為一尊河神娘娘塑像而投河,此事堪稱千古奇聞,被傳為笑談,連她投河的杜福津也被人以訛傳訛變成了“妒婦津”。
口耳相傳之下,有一個好事的戲班子將此事編成了戲文,到處傳唱,戲名便叫《妒婦津》,主角就叫王磐和徐瑾,連名兒都沒改,戲中最精彩的三折戲分別是“摧花”“斷手”和“投河”。很快,這出戲傳唱到京城了?;噬鲜莻€戲迷,尤其喜歡新戲,皇家戲班便照本宣科,把《妒婦津》唱給皇上聽。
皇上聽著戲,忽然想起了什么,向陪同他聽?wèi)虻娜f閣老問道:“莫非這戲中的王磐就是上一科的那個狀元?”萬閣老笑瞇瞇地回答道:“可不是哩!”隨后又故作神秘地揭底,這個妒婦徐瑾的父親正是那個泗州徐知府!
皇上怫然不悅:“有其女必有其父,此女妒忌殘忍,其父必貪暴害民,而其夫也必懦弱無能!”萬閣老大喜,回去后便根據(jù)皇上的口諭,命吏部將徐知府和王磐雙雙免官,永不錄用!
失妻又失官的王磐正要收拾行李回老家,徐老忠卻極力勸阻他,讓他等一等再看。一個月后,徐知府千里迢迢找上門來,而跟在他身后的,竟然是好端端的徐瑾和那個丑丫鬟黑妮——徐瑾并沒有死,而黑妮的手也不曾斷!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王磐震驚得差點(diǎn)兒又昏過去。徐知府并不急著解釋,只扯上女婿徑直進(jìn)京告御狀,說《妒婦津》那出戲是誣陷他們翁婿、徹頭徹尾的假戲,要求朝廷平反昭雪!徐知府曾在京城經(jīng)營多年,親朋故舊都為他鳴冤叫屈,此事轟動了京城。皇上驚奇至極,立即命令三法司共審此案。
面對活生生的徐瑾和黑妮,三法司立馬斷定《妒婦津》此戲純屬無中生有,順藤摸瓜之下,將最初編唱此戲的戲班子抓進(jìn)了大堂。此案終于水落石出,暗中為戲班子提供戲本的,居然是萬閣老!原來,萬閣老苦于實(shí)在抓不住王磐的把柄,從密探口中得知徐瑾的種種“妒事”后,覺得大有文章可做,便授意戲班子演唱此戲,并通過太監(jiān)將此戲推薦給了皇上……
皇上接到三法司的奏本,勃然大怒。那幾個太監(jiān)為了自保,慌忙把當(dāng)年萬閣老授意陷害王磐的“狐臭計(jì)”也抖露了出來?;噬吓瓨O:沒想到萬閣老是個欺君罔上、忌賢妒能的老狐貍!當(dāng)即以欺君之罪罷黜了萬閣老,取而代之的不是別人,正是徐知府。徐知府終于來了個咸魚大翻身,又成了“徐閣老”!
王磐也被留在朝中擔(dān)任要職,但他一點(diǎn)兒也高興不起來,直到現(xiàn)在他才揣摩明白,真正編排這場大戲的,正是徐閣老!徐閣老同萬閣老勾心斗角多年,了如指掌,早算準(zhǔn)了萬閣老定會緊緊盯上王磐,索性將計(jì)就計(jì),命女兒出嫁后假扮“妒婦”。什么“摧花”“斷手”全是在演戲,那道“玉手菜”其實(shí)是用白糯米淋些雞血做成的,至于“投河”,則是徐老忠事先收買了杜福,讓生長于水鄉(xiāng)、本就水性不錯的徐瑾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河后,悄悄潛入有夾層的渡船……王磐從頭到尾全被蒙在鼓里,只是岳丈爭權(quán)奪利的一枚棋子!
心灰意冷之下,王磐堅(jiān)決要求到地方任職,在地方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遠(yuǎn)勝在朝廷上“演戲”斗法!
王磐原本是單人獨(dú)車離開京城的,但當(dāng)他走到永定門時,徐瑾?dú)獯跤醯貜暮竺孚s了上來,她愧疚而又深情地望著丈夫,幽幽地道:“官場如戲場。我當(dāng)初本是為了徐家和你的身家性命,才答應(yīng)父親‘演戲的,但如果一直生活在戲中,那么人未免也太累了!其實(shí),我也不愿意這么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