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些東西傳來傳去,似乎成了史實,但如認真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其實是謬誤。
去年我特意去看了宋美齡在美國留學時就讀的衛(wèi)斯理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就在波士頓附近的威爾斯利(Welles ley)小城。國內外都說宋氏三姐妹共同留學于衛(wèi)斯理女子學院,傳為佳談。到了波士頓后,不少精英人士也對我這么說,并推薦我去看看她們三姐妹留學的衛(wèi)斯理女子學院。我到了之后在該校圖書館查找宋美齡留學時的資料,發(fā)現(xiàn)其實只有宋美齡一個人在這里學習過。她的兩個姐姐宋靄齡和宋慶齡并沒有在該校學習過,而是在美國南部佐治亞州的威斯理安女子學院(Wesleyan College)讀書,宋美齡1913年前和兩個姐姐在這所威斯理安學院學習過。
美國有三所拼寫非常相近的學院,但在不同的州。在康涅狄格州的米德爾頓,有一所WesleyanUniversity,威斯里安大學,是美國頂尖的文理學院,發(fā)音和宋氏三姐妹就讀的Wesleyan College一樣,只是一個是University,一個是College。也有人誤指該校是宋氏三姐妹讀書的學校,其實不是,三姐妹均未在該校學習過。
宋美齡到波士頓附近的衛(wèi)斯理女子學院讀書,是因為她的哥哥宋子文當時在哈佛大學學習,家里安排最小的宋美齡去離她哥哥近一點的學校讀書,以便哥哥可以照顧她。1917年,20歲的宋美齡從這所學校畢業(yè)。
互聯(lián)網上也經常出現(xiàn)一些歷史方面的錯誤說法。比如有人把《樸次茅斯和約》的簽署地寫成普利茅斯。1905年日俄雙方簽訂的《樸次茅斯和約》,對中國和東亞近代史的影響巨大。
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清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簽署《馬關條約》,條約最初規(guī)定,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但后來俄國、德國與法國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借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國干涉還遼”,也是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之一。
此后,清政府派李鴻章赴俄出席尼古拉二世加冕禮時,與俄秘密簽訂了《中俄密約》,把在中國東北建筑中東鐵路的權利給了俄國。這讓日本大為不滿,積極準備對俄作戰(zhàn)。1904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1905年俄國戰(zhàn)敗。美國從中調停,在樸次茅斯軍港舉行日俄談判,最終達成《樸次茅斯和約》,把從長春至旅順段的中東鐵路支線(后改稱南滿鐵路)給了日本,并允許日本以保護鐵路為名,在鐵路沿線駐軍。此后才有了日本關東軍炸死張作霖,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等一系列事件。
樸次茅斯(Portsmouth)位于美國新
罕布什爾州,而普利茅斯(Plymouth)位于馬薩諸塞州。因為這兩個地名拼寫相似,所以經常有人將二者混為一談。我曾去過普利茅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感恩節(jié)就是在那里慶祝的。1620年12月,“五月花”號帶著102名殖民者與清教徒抵達今天的普利茅斯灣。這些人在當?shù)赜〉诎踩说膸椭拢冗^了漫長的冬季。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他們有了第一個感恩節(jié)。今天的普利茅斯因為它的歷史而成為著名旅游景點。
在普利茅斯,我發(fā)現(xiàn)當?shù)氐牡孛窐擞袃煞N拼寫方法,一個叫Plymouth,一個叫Plimoth。當?shù)夭┪镳^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清教徒從英國的普利茅斯港出發(fā),正確拼寫是Plymouth,到美洲靠岸后,他們把這里也定名為普利茅斯,但領頭的文化水平不高,拼成了Plimoth,所以博物館的解釋是,400年前叫Plimoth,現(xiàn)在正確的名是Plymouth。但無論是哪種拼寫,都與樸次茅斯(Portsmouth)不同,不應混淆?!◤垏鴮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