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英
父親右手執(zhí)泥刀,左手握緊一塊石頭
他七十二歲的腰,彎成了一張弓
在家門前右側(cè)的水塘邊,砌塘基
我提來兩桶水泥沙漿,遞給他
工地上(如果塘基也叫工地的話)
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頭,以及卵石
父親拿起一塊石頭左右上下的比正
之后,他用泥刀挑起些許沙漿
抹在了石頭寬大的一面
安放在墻里
嘿,恰到好處,紋絲合縫
這些大小不一的,這些石頭與石頭的縫隙間
也被卵石,以及濕濕的水泥沙漿填滿
每塊石頭,父親都要不停地比對(duì)
找尋適合安放墻基對(duì)縫的石頭
我在一旁幫工,父親要哪一塊石頭
我就給他找
若是他感到不合適的,就扔一旁,我再找
半天工夫下來
一層石頭砌成的新墻基,就立在那里了
立成了一道石墻
這石頭砌成的墻基,堅(jiān)固無比
這石頭砌成的墻基,建造出城鄉(xiāng)的廣廈千萬間
這時(shí),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
這些形狀怪異的石頭
這些大小不一的石頭
經(jīng)過父親一把泥刀的重新排列組合
居然有如神來之筆
它們,天衣無縫地砌在了墻基里
我滿腹狐疑地追問父親
“老爸,這些亂七八糟的怪石頭
到您老人家手里,咋就這么聽話呢?
您是木匠,咋就知道哪個(gè)石頭向上,
哪個(gè)向下,堆在一起更適合呢?”
父親,這個(gè)在鄉(xiāng)村一輩子的老農(nóng)民
左手握石頭,右手執(zhí)泥刀
抬起頭,他缺牙的嘴抿著笑了
他高高地舉起了石頭
丫頭,看著,這是石頭的尖角
向上。啊,原來
石頭無象,尖角向上
東里村紀(jì)事
千年的村落,徽式的舊居與現(xiàn)代新樓
參差有致,坐落在村里
它們,誰也不侵犯誰,誰也不礙著誰
后山上的油茶樹、毛草,青蔥郁馥,山肥水美
雨水豐沛
村前是田野,一條延伸的鐵路,一灣河流
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稻田里灌滿了漿
小溪流,舊日的清澈叮咚已然不再,渾濁地
從村前繞過,溪里的可樂瓶、阻水的污物、垃圾、舊衣物
肆無忌憚地在水里招搖
塑料袋,在風(fēng)里飛舞,布滿天空
村里安放的垃圾池,形同擺設(shè)
缺氧的生命
總有一方青翠,可以埋人
火馬沖、牛坪里、窯嶺、大坪里
這些墓地上長出的離離青草
蛙鳴,稻谷,大豆,桑麻,蟲子,蝶兒,鳥雀
喂養(yǎng)著一個(gè)村莊世代繁衍生息
村莊的根就這樣深深地扎進(jìn)了心臟
車前草,杜鵑花,艾草,菖蒲,蒲公英,垂柳
當(dāng)你從他們身旁路過
依舊清明下種,谷雨秧瓜埯豆
清晨出門,日暮時(shí)歸
老人,熟悉的老面孔,一年少似一年
要出門謀生活的男人
依舊相信年初二早起啟芽利財(cái)?shù)牧?xí)俗
依然會(huì)心懷美好,帶著夢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