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江
母愛是一滴甘露,親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細雨的溫情,用鉆石的堅毅,期待著閃著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愛不是人生中的一個凝固點,而是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造就了我們生命中美麗的情感之景。母愛如此,其他類型的愛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
腳下的溫暖
文/楊笑芳
每到天氣轉(zhuǎn)涼時節(jié),我在家里穿著母親親手做的棉拖鞋,便愈加思念和感恩我的母親。因為這厚軟的鞋底、結實的鞋面、密密的針腳之中,無不包含著深深的母愛。
母親已經(jīng)七十八歲了,身體還算硬朗,平時除了散散步、和老友聊聊家常外,最大愛好就是做針線活。她無師自通,會裁剪縫制衣服,但她知道她現(xiàn)在所做的衣服遠沒有市面上賣的好看,我們不會愛穿,所以,她把所有的熱情放在每年冬天給我們每人做一雙棉拖鞋上。我們兄妹多,每人又都組建小家庭,人人一雙,也得有十幾雙。
我老家的旁邊有一個公園,每到星期天,公園便成了集市,賣什么東西的都有,價錢也很便宜。母親常常到那里去逛逛、看看,瞅到合適的東西便采購回來,今天是一塊布頭,明天是幾雙鞋底,后天也許是一把上鞋的錐子。等到秋風吹起,母親便著手做鞋了。剪粘鞋面,絮墊鞋底,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茍。母親還根據(jù)孩子們的喜好做成不同的式樣。給上小學的孫女做的是有喜羊羊美羊羊卡通圖案的鞋面,給我們家第四代的小孫子做的是現(xiàn)在已不多見的虎頭鞋,大耳朵、黑眼睛、王”字須,虎虎生威,樂得小家伙一見鞋子就咧開嘴笑,順帶也喜歡上了母親,見到母親便張開雙手要抱抱,老祖宗那個美喲,似乎皺紋都舒展開了。
有一個休息日,我回娘家。走到大門口,看見母親正坐在院子里做鞋。身前散落著花花綠綠的碎布頭,身旁是圈著身子呼呼大睡的貓咪,桂花樹點點蕊黃悠悠吐著香氣,陽光照在院子里,照在母親身上,母親低著頭,扯著悠長的針線。大概是太專注了,母親沒有看見我。瞬間我的眼睛就濕潤了,雖然我也年過四十,但在媽的眼中仍然是個孩子,是個寶。有媽就有家,就有方向,就有安全。
我走過去,輕輕抱住了母親。母親很驚喜:“你這孩子,來了也不說一聲。記得你小時候有一次發(fā)高燒,我一邊做鞋一邊等著你醒來。你睜開眼第一句話就是‘給我做個小黑鞋呀,那時你才剛會說話呢。”母親笑了,學著孩子的發(fā)音,我也笑著,眼淚卻要流下來。我已不止一次聽母親提及這件事,以前聽了只覺得好玩,但是自己做了母親后再聽,卻感受到不一樣的溫暖感動。孩子的點點滴滴,在母親心里都是難以忘記的美好。
每天下班回到家,甩掉勒腳的高跟鞋,踏進母親做的棉拖鞋里,溫暖便自雙腳彌漫全身。一年年,母親把她的祝福和守望用針線密密地縫進了給子女的棉鞋里,安享母親溫暖的我們,又怎能說自己不夠幸福!
[賞析]
穿上母親做的拖鞋,不僅會感到溫暖,而且還會有一股股幸福的泉流在心中流淌。作者采用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寫出了母親的偉大,同時也飽含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作者詳細地描寫了母親做鞋的經(jīng)過,對母親的動作和神態(tài)以及心理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摹,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慈祥而偉大的母親形象。作者取材于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卻能夠以小見大,揭示生活中那濃濃的情,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二
滿樹李子的等待
文/何秀珍
小時候,我家的園子里長著一棵李子樹,每當結果子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園子里摘那些還很青澀的果子,咬一口盡管很酸澀,可是卻有無數(shù)的快樂在心底洋溢。在這種青澀滋味的潤澤下,我告別了童年那段最美好的時光。
歲月無聲無息地流淌,而我也已經(jīng)離開了家鄉(xiāng)很多年,那些曾經(jīng)的往事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特別是那棵曾經(jīng)給我?guī)磉^無數(shù)快樂的李子樹,它總是不知疲倦地敲打著我離家的夜晚。每當在大街上看到有賣李子的農(nóng)人,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放慢腳步,不時地瞟上幾眼,希望能夠從中捕捉到什么,可是那頂著露珠的李子盡管很大,卻激不起我心中那塵封了已久的漣漪。后來,我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心中已經(jīng)早早地被家鄉(xiāng)的李子所占據(jù)。
真的很想回到家鄉(xiāng),再嘗嘗那讓我心情萌動的李子,可是很多時候,這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然而,可喜的是今年暑假,我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于是那些只能在夢境中出現(xiàn)的情景真實地呈現(xiàn)在了眼前,那一刻,我激動不已。
剛一進院子,我就看到了滿樹的李子,那些李子在風的撫摸下一個一個快樂地舞動著,仿佛在迎接我這遠道而歸的游子。這道獨特的風景吸引著我,也牽起了我對往事的無限回憶。按理說,這些李子在這個季節(jié)早就應該賣掉了,因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成熟期,為什么它們還掛在樹上呢?要知道,這一樹的李子都賣掉少說也得一二百元啊,對于農(nóng)民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啊。
正在我奇怪的時候,父親一把接過了我手中的包,一邊對我說:“這滿樹的果子,誰都動不得??!就等著你回來呢”父親的話讓我陷入了不解之中,而父親又是欲說又止。吃飯的時候,父親抱怨著說:“那次,我在樹下?lián)炱饋韼讉€已經(jīng)熟透并掉下來的李子,還沒等吃,就被你媽訓了一頓……”望著父親那蒼老卻寫著幸福的臉龐,我已經(jīng)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原來,這滿樹的李子是為我而等待啊。母親知道我最喜歡吃李子,之前又知道我暑假里要回來的消息,所以她既沒有賣這些李子,也不允許任何人吃,母親就是要把這滿樹的李子留給遠道而歸的兒子。
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暗暗涌動,我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有什么能比這滿樹的果子更讓我感到幸福的呢?父親說:“今年的李子價錢好,很多人都奇怪,每年最能賣李子的你媽今年卻不知為啥不賣了,眼看著那些李子就要熟透了,再不買就過時了,可是你媽一點都不急,每天都精心地伺候著這結滿李子的果樹……”
母親不停地給父親使眼色,意思是不讓他再說下去了。可是,我早已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我感到嗓子在哽咽,眼眶里也滿是濕潤。晚飯后,我走進了園子,那滿樹的李子頑皮地眨著眼睛,就像滿天的星星一般,在夜色中我嗅到了它的芳香,一種久違了的感覺頓時從我的心底涌起,多么可愛的小生靈啊,每一個李子中都凝聚了母親的慈愛與心血,甘甜的李子如今終于等來了自己新的主人,我能讀懂它們心中的那份喜悅,它們都在做著一件很神圣的事情,那就是替一位母親詮釋著對孩子的牽掛與深愛。
這些快樂的李子裝點著母親心中的期待,也讓我的世界長出一道亮麗的風景。每一個李子都是一份愛與牽掛,每一個李子都有濃濃的母愛在暗暗流淌。徜徉于城市的燈紅酒綠中,我時常會反問自己,怎樣才算是幸福的人呢?我已經(jīng)苦苦尋找了多時,可是卻始終沒能找到結果,如今這個結果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原來,我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滿樹的李子既是一種期待,又是一種牽掛,它們已經(jīng)闖進了我的世界,讓我的內(nèi)心久久都不能平靜……
[賞析]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作者通過寫母親給自己留李子一事,突顯了母親的偉大。作者選取了生活中普通的一件小事,可是卻能夠以小見大,通過對小事的描寫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母親為了讓兒子能夠吃上李子,可謂是付出了一番心血。對比手法的巧妙使用,讓文章內(nèi)容更加生動。以往母親最能賣李子,可是現(xiàn)在卻一個也不賣,父親吃了一個李子卻遭到母親的“批評”等,在對比中表現(xiàn)了母親的偉大。文章標題新穎,作者采用了比喻和雙關的修辭,增添了生動性,同時吸引了讀者的目光!
三
薺菜餃子
文/張艷霞
早上接到母親的電話,說是又做了薺菜餃子,讓我拿回家給女兒吃。每次從母親那拿回一袋袋薺菜餃子,總有一種難以言盡的情愫縈繞在心頭,讓我無法平靜……
我自幼體弱多病,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母親常做些薺菜素餡餃子給我補充營養(yǎng)。陽春三月,母親領著我和弟弟去挖薺菜?!按涸谙^薺菜花”,嫩嫩的薺菜,鮮綠綠的,菜地里、田埂上隨處可見。母親教我用小刀沿著薺菜的根部插下去,再輕輕一挑,一棵薺菜就挖出來了,還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一邊找一邊挖,頻頻彎腰屈膝,雖有些辛苦,但我們樂在其中。很快薺菜就裝滿一大籃子,滿載著笑聲與收獲的喜悅走在回家的路上,和煦的陽光下,綠色的田野如同一幅優(yōu)美的水彩畫。
回家后母親和面搟餃子皮,我們坐在院子里擇薺菜,擇好后母親清洗汆水,沒有肉,母親通常會用雞蛋煎皮切絲與薺菜攪拌做餡。我和弟弟在一旁撥蒜削姜,垂涎欲滴地盼著餃子快點熟。功夫不大一會餃子終于熟了,母親揭開鍋蓋,霧氣連同薺菜的清香彌漫開來,溢滿了房間,深深地吸上一口,那個香呀,沁人心脾還不足以形容。
后來讀周作人的《故鄉(xiāng)的野菜》才知:“薺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鄉(xiāng)間不必說,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園的人家都可以隨時采食,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游戲的工作?!笨梢钥闯鲎髡邔λj菜也有著特殊的感情,然而,薺菜在我心中也不僅僅是普通的野菜,它更是童年、往事,是無限的快樂,還是一份感激。
如今,我的女兒已是高中生了,她平素挑食,從小就一副豆芽菜體型。前些年,母親無意中聽說女兒只吃一種餃子,就是薺菜餡的,女兒吃的雖也是薺菜餃子,卻多了肉。
每到冬末初春乍暖還寒時節(jié),第一壟薺菜長出后,母親便開始給女兒做薺菜餃子。每次,必定會忙上一天,薺菜是她從田間地頭一棵棵挖回來的,雖然菜市場也有肥大的薺菜出售,但她認為那些人工種植的遠沒有野生的好吃,有營養(yǎng)。瘦肉自己動手剁碎。手工搟出來的餃子皮,雖沒機器輾出來的均勻但吃著軟口。女兒對母親做的薺菜餃子百吃不厭,讓母親樂此不疲。
下班后,我和老公回娘家,母親照例準備了一桌飯菜等著我們。我本想責備母親不該這么豐盛,剩菜剩飯又會讓她們吃上幾天。又有些不忍讓辛勞半天的母親受埋怨。62歲的母親,總也閑不住。女兒一個小小的偏好,她卻一直放在心上,而我們卻從來不知道母親喜歡吃什么,印象中母親什么都吃,通常是我們吃剩下的都由她來解決,說過多次不要吃剩菜剩飯,但母親勤儉節(jié)約已成了習慣。
飯后,母親給我裝凍好的餃子,看著這些餃子,心里熱乎乎的。母親包進去的何止是薺菜,更是一份厚實的愛。它曾經(jīng)溫暖過我的童年,而今,母親又用這份愛溫暖我的女兒。我感謝薺菜,感謝如薺菜一樣樸素平常的愛。
[賞析]
本來是很普通的薺菜餃子,可是卻承載了太多的內(nèi)容,那其中凝結的是童年的記憶,還有深深的母愛。通過對薺菜餃子的描寫,寫出了母親的偉大。細節(jié)描寫是本文的一個特色,作者詳細地寫出了小時候挖薺菜的情景,從中不難看出作者與薺菜的深厚感情。對比手法的巧妙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動,作者采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寫出了母親的細心與偉大。母愛雖然很樸素,可是卻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