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慶沖
歷史典故:狐死首丘
追根溯源:
《楚辭補注》卷四《九章·哀郢》
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文本翻譯:
尾聲:放眼四下觀望啊,希望什么時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鳥兒高飛終要返回舊巢啊,狐貍死時頭一定向著狐穴所在的方向。確實不是我的罪過卻遭放逐啊,何日何夜我會將故國遺忘!
名家運用:
結(jié)局無可挽回,屈原寫下著名的《哀郢》,“皇天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百姓只得流離。讓屈原傷心的不僅是郢都的陷落,更傷心的是自己不能盡力去為國賣力。這是他絕望的主要原因。這一刻,他終于下定決心,“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他想把江山刻在眼里。公元前277年五月初五,他跳入汩羅江,這一年他六十六歲。屈原也一定是朝著郢都的方向。這一躍,也成就了他人格的完整與偉大。屈原自沉,讓他重生了。歷史因此得以改寫。司馬遷還專門來到江邊憑吊他。評價他“與日月爭光可也”。從此,屈原成了文人心中的象征。以后的偉大文人,都是他精神的忠實追隨者。兩千多年后,中外都在懷念屈原。王國維也認為四大偉大詩人,“此四人,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比烁衽c文學都能稱得上偉大的,也只有他們四位。歷代不乏對屈原的高度贊揚,批評的也不少。班固就批評過,露才揚己,個性強,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華。被世人不容。
(中南大學教授楊雨《端午時節(jié)話屈原之一:狐死首丘》)
成語典故:披荊斬棘
追根溯源:
《資治通鑒第四十二卷》
馮異自長安入朝,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guān)中。”既罷,賜珍寶、錢帛,詔曰:“倉卒蕪蔞亭豆粥,呼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碑惢字x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愿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愿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绷羰嗳?,令與妻子還西。
文本翻譯:
馮異從長安到洛陽入朝晉見。劉秀對公卿說:“馮異是我當初起兵時的主簿,為我披荊斬棘,平定關(guān)中?!睍x見已畢,賞賜珍寶、錢、帛,頒下詔書說:“當初在倉猝之時,你在蕪蔞亭進獻豆粥,在滹沱河進獻麥飯,深情厚意,長時間未能回報。”馮異叩頭拜謝說:“我聽說管仲對齊桓公說:‘愿君王不忘我射您帶鉤的事,我不忘被裝入囚車的事。齊國依靠這兩個人強盛起來,我今天也愿陛下勿忘河北的苦難,我不會忘記在巾車鄉(xiāng)您對我的恩德?!瘪T異在洛陽逗留十余天,劉秀命他和妻子兒女西行返回任所。
名家運用:
馮異長年在外征戰(zhàn),心里不踏實?。∷蠒鴦⑿?,要求回洛陽述職,也有人說他想在關(guān)中自立為王,畢竟關(guān)中是西周、秦朝、西漢三朝的發(fā)源地,形勢險要,可攻可守。但劉秀對馮異非常信任,他給馮異的詔書中說:“將軍之于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建武六年,馮異還是回到了洛陽,朝中很多新人都不認識馮異,劉秀給大家介紹,說:“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guān)中?!迸G斬棘這個成語就來自這里。劉秀賞賜馮異大量珍寶、衣服、錢財、布匹,還說:“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瘪T異在洛陽逗留十多天,和劉秀定下了進攻隴右、蜀地的策略,劉秀特別允許馮異帶著妻兒回到關(guān)中。在中國古代,將領(lǐng)的妻兒往往就是皇帝手中的人質(zhì),劉秀此舉說明了他對馮異的高度信任,對馮異這樣一個不為名不為利的人的信任,那除了理想追求的類同之外,別無其他。
(張良《大樹將軍馮異堪稱歷史上最杰出的將領(lǐng)》)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