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試題一】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說:“人總要相信些什么,才不會度日時,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更是支撐一個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說,中國人目前沒有信仰,所以速成雞、毒膠囊、毒生姜才會泛濫;也有說,中國人目前有明確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業(yè)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無數(shù)人反復(fù)踐行;也有人說,我們正走在尋找信仰的路上......
讀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請選準角度,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導(dǎo)引】
本試題材料的核心詞語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為話題,緊扣材料的三個觀點任選其一辯證分析。如以第一句為切入點,考生可批判當今社會信仰缺失的現(xiàn)狀,分析其實質(zhì)與危害,呼喚信仰的回歸;如以第二句為切入點,考生可謳歌信仰的力量,呼喚人們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個社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為切入點,考生可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信仰的狀況,即既沒有喪失,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同時,在文體的選擇上,考生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
【推薦素材】
屠呦呦PK黃曉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斯卡醫(yī)學(xué)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科學(xué)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xué)或醫(yī)學(xué)獎。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xué)獎的中國本土科學(xué)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xué)獎的華人科學(xué)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著、還會拯救無數(shù)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9日,演員黃曉明在上海舉辦結(jié)婚儀式。據(jù)媒體報道,這場盛大婚禮席開了上百桌,來了“大半個娛樂圈”,堵了半條市中心的延安中路。
當電視、廣播、APP新聞等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黃曉明的婚禮,鋪天蓋地全是黃曉明消息的時候,屠呦呦的報道卻明顯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誰。
于是有網(wǎng)友評論,當黃曉明婚禮因參加的大牌太多,導(dǎo)致浦東和虹橋兩個機場幾近癱瘓,婚禮現(xiàn)場比諾貝爾頒獎典禮都要隆重的時候,讓我不禁以為難道對社會做出貢獻更多的不是屠呦呦,而是黃曉明嗎?不過也有網(wǎng)友認為不該把黃曉明與屠呦呦放在一起比較,因為科學(xué)家追求的是默默無聞,他們會刻意地遠離媒體;而明星追求的是“曝光率”。
【運用點撥】
屠呦呦有屠呦呦的貢獻方式,黃曉明有黃曉明的貢獻方式,孰輕孰重何必一定要量分個三六九等,更有甚者一定要非此即彼、有她無他。但通過這場爭論,也讓我們看到了當今社會價值觀與信仰的多元化。
廢墟上的閱讀者與走向刑場的猶太人
1940年10月22日,英國倫敦肯辛郡,有一座圖書館幾乎被炸成廢墟。這座名叫“荷蘭屋”的圖書館屋頂已被炸塌,鋼筋、水泥、瓦礫遍地。
在硝煙彌漫的時刻,有3名紳士站在圖書館的廢墟里靜靜地讀書。這些嚴謹?shù)挠嗽谧顨埧岬臍q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廢墟中,在大書架前,他們安靜地閱讀,猶如老僧入定。
1940年,這3位讀書人向我們展示了某種信念的存在。
二戰(zhàn)時,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法西斯對猶太人進行著殘酷地折磨和瘋狂屠殺,但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許多猶太人在那種極其艱難的時刻,在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時光里,他們隨身攜帶的竟是幾本書。
面對槍口,許多猶太人在走向刑場時手里還緊緊地拿著一本書。面對猶太人的做法,連納粹法西斯的士兵也不禁喟然長嘆:這是一個真正不可戰(zhàn)勝的民族。
【運用點撥】
在這些閱讀者看來,閱讀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更是一種信仰,它足以抵御塵世間任何艱難險阻,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佳作展臺】
點亮信仰的天空
張思奇
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信仰。沒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綿延不息,沒有信仰的國家即使物質(zhì)充盈也會因精神世界的干涸而斷流,沒有信仰的社會注定是一盤散沙。
信仰,我們的信仰正在丟失!
十年來,城市里的人都在找東西,找穩(wěn)定工作和廉價房子,找安全食品,找不知身在何處的自己。他們東奔西走,卻始終說不清到底在找些什么。高樓大廈簇擁在一起,絢爛的燈光下,是越來越多人心的荒蕪。
村莊里的人一直在丟東西,丟了鋤頭,丟了石林的木樓,丟了漁舟悠揚的歌聲。他們將傳統(tǒng)的生活變賣給現(xiàn)代的繁華,那依江傍水的樹林,那一家人在場院其樂融融的和諧,那飄蕩在山頭的炊煙都已不見了。遠方游子心心念念的那個故鄉(xiāng)呢,只能在記憶里長存。
有一句戲言: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韓國,民國在臺灣。在古代,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儒家思想逐漸普及,舉國上下,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以來,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已成為中華民族信仰的源泉,強健著民族的根基,使其高傲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的文字傳承了下來,這能證明中華文化綿延不息,但人們心中信仰的光輝開始黯淡。
一句“你幸福嗎?”問倒了無數(shù)中國人,有的人欲掩飾內(nèi)心對幸福的焦慮,刻意使用其他的回答。實際上,歸根到底還是信仰的缺失。有許多人內(nèi)心缺乏信仰的滋養(yǎng),正被現(xiàn)實折磨。信仰可以教會我們怎樣才能過上內(nèi)心想要的生活,精神世界富足了,內(nèi)心就不會焦慮了,幸福的報春鳥就會翩然而至。
信仰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中。在神話傳說的奇幻中,在京劇古曲的彈唱中,在漢字的那一點、一撇、一捺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信仰的深刻。
《舌尖上的中國》引人遐思,各種各樣的佳肴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民以食為天”的最好詮釋。中國是農(nóng)耕社會一直以來承蒙天地自然的禮遇,“吃”也成為了信仰之一。古代皇帝的“滿漢全席”乃天下美食之盛景。正是由于對“吃”的講究,對“民以食為天”的深切信仰,我們才造就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肮膊椭啤笔俏覀儑摇俺浴钡膫鹘y(tǒng)方式,其中也充滿了信仰內(nèi)涵?!肮膊汀奔垂餐碛校弧胺畈恕笔腔ハ嗍┯?,相互幫助:“談笑風(fēng)生”是友好交流,以和為貴。這與西方國家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洋快餐逐漸占據(jù)我們的生活空間。《舌尖上的中國》無疑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贊禮,讓我們期待它能守住文化之根,喚醒信仰之魂。
傳承了幾千年的信仰,我們必須拯救。我們必須明白堅守信仰的重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需要它的正能量。讓我們一起放飛孔明燈,點亮信仰的星空,圓一個美麗的中國夢!
【點評】
本文亮點如下:一是標題有視覺沖擊力,“點亮”富含動感,“信仰”點示“文眼”,“星空”充滿詩韻。整篇文章圍繞“點亮信仰的星空”逐步展開,侃侃而談,生發(fā)得當。二是收放自如,開合有致。文中由城里人找東西鄉(xiāng)村人們丟東西入手,切入對現(xiàn)實社會中信仰丟失的點示與剖析,由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曾經(jīng)的燦爛引發(fā)圓我中國夢必須喚醒信仰之魂的深刻思考,闡發(fā)信仰的非凡力量自然引出了對《舌尖上的中國》的深情贊美。行文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既聯(lián)系經(jīng)典又“點擊”生活,彰顯出作者眼光的睿智和思想的深邃。
【仿真試題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綜藝主持人汪涵曾在湖南省博物館兼職,清點過鎏金千手千眼觀音銅像,只有998只手,很多人懷疑少了兩只手。汪涵卻說,那兩只手,是每個在千手觀音像前朝拜的人虔誠合十的那兩只手。任何時候,只要你愿意伸出這雙手,你就是千手千眼的觀音。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導(dǎo)引】
悉心審讀材料,可以探尋出“自己的那兩只手”寓指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內(nèi)因,“千手千眼觀音的998只手”寓指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外因。根據(jù)內(nèi)外因的辯證關(guān)系,可以確立材料的核心立意:要“他度”,更要“自度”;要“他助”,更要“自助”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是要拒絕“他度”和“他助”,而是要處理好“他人”與“自己”之間的主次先后關(guān)系。
材料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總想著依賴別人,自己卻不肯努力,長此以往怎么能夠有所長進、取得成功呢?為此,我們要時刻牢記一個“自”字——自立、自強、自救、自助、自新……孩子永遠靠喂,是長不大的;輸血只能維持一時,關(guān)鍵自身還要有造血功能;地震中的求生者,既需要外界的救援者,也需要通過自救(體力的和心理的)來熬過漫長的等待時間;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只會“引進”,命運就永遠操縱在別人手里,它必須有自身的原創(chuàng)力,必須有自主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牢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本文的參考立意如下:⑴從千手千眼觀音和朝拜者的角度:①要善于借勢,更要學(xué)會造勢。②要堅持開放引進,更要弘揚首創(chuàng)精神。⑵要救人之急,更要啟人自救。⑶從朝拜者角度:①求人不如求己。②心中有佛,我就是佛。⑷從汪涵的角度:①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臆斷。②不唯上,不唯書,應(yīng)唯實(真)。
【推薦素材】
成敗五元錢
多年前,一個中國青年隨著“闖南洋”的大軍來到馬來西亞,當他站在這片土地上時,兜里只剩下5元錢。50年后,他成為馬來西亞的一位億萬富翁。他就是馬來西亞巨亨謝英福。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也熟知他。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營鋼鐵廠經(jīng)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找到謝英福,請他擔任公司總裁,并設(shè)法挽救該廠,他爽快地答應(yīng)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鋼鐵廠積重難返。謝英福卻坦然面對媒體,他說:“當年來到馬來西亞時,我口袋里只有5元錢,這個國家令我成功,現(xiàn)在是我報效這個國家的時候。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于損失了5元錢?!蹦杲乃麖暮廊A的別墅里搬出來,來到鋼鐵廠,在一個簡陋的宿舍辦公,他象征性的工資是馬來西亞幣1元。3年過去了,企業(yè)扭虧為盈,贏利達1.3億港元,而他也成為東南亞鋼鐵巨頭。他又成功了,贏得讓人心服口服。面對成功謝英福,笑著說:“我只是撿回了我的5元錢?!?/p>
【運用點撥】
一個白手起家的中國青年最終成為馬來西亞的億萬富翁,靠的是自己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過人的膽識,而當他成為富豪之時,又能夠重新伸出那雙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財富的手去幫助別人,這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并不僅是物質(zhì)的富翁,更是擁有著富有的內(nèi)心,他用自己的一雙手幫助了自己,又幫助了別人。
誰錯了
故事一:電影舞星佛萊德·艾斯泰爾1993年到米高梅電影公司試鏡后,在場導(dǎo)演給他的紙上評語是:“毫無演技,前額微禿,略懂跳舞?!焙髞恚固柊堰@張紙裱起來,掛在貝弗利山莊的豪宅中。
故事二:發(fā)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y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zé):“你放著正經(jīng)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么辦?”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侯,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zhì)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p>
故事三:羅丹的父親曾抱怨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是個前途無“亮”的學(xué)生,藝術(shù)學(xué)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運用點撥】
當別人覺得你一無所處時,你更要堅定內(nèi)心的信念?;蛟S那種境地令人失望,沒有人伸出一雙手來幫你,但這個時候,只要你伸出自己的雙手,你就是千手千眼的觀音。
【佳作展臺】
你當自救
江蘇省阜寧中學(xué)高二(19)班 惠辛甜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約莫有一年吧,我的心里很不平靜,痛苦甚至有點抑郁,質(zhì)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喜歡把自己安置在馬路邊,靠著公交站牌,一個時辰連著一個時辰地冷眼觀察過往路人,也等著一個契機,能有一個人,不管是誰,帶我走出困境。
站牌前人來人往,大多數(shù)人卻腳步匆匆,至多不過飛速瞥我一眼,然后收回目光,加快腳步離開。也有孩子經(jīng)過,眼睛里閃著光,好奇地看著我,一眼又一眼,想說些什么,卻最終被母親皺著眉頭拉走,沒留下只言片語。
漸漸地,慘淡的天光開始昏沉,人走光了,走遠了,我又一次收拾心情,離開那似乎能駐守一生的站牌。
很多個日子過去,我等得近乎絕望。目力所及,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沾沾自喜或湛湛自憐中,哪里還有時間抬眼,去關(guān)注別人——毫不惹眼的別人——的苦痛。
等,顯得毫無意義,只是萬千種媚俗中的一個化形罷了。偶然翻書,看到神帶著悲憫的眼神道出箴言:“人啊,你當自救!”早些年,曾經(jīng)讀過這句話,頗不以為然,總以為,若人不必旁人相救,人際交往又意義何在?而此時,它卻讓我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只盼能循著它,攀向無波心境。
終于,我做到了,起碼,不再常?;袒?,不時放空。
抬眼環(huán)顧,世界并未改變,仍然充斥著苦痛。許是應(yīng)了那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身邊人的苦痛映射到我身上,在我心中激起道道波紋,最終匯聚成重得不能托起的同情,叫我時時想要伸一伸手,去安撫無奈掙扎著的人們,幫他們減輕些許苦痛。
誠心地幫過一個表妹,她學(xué)習(xí)成績不好,我每天按時給她講解老師布置的練習(xí),她好像懂了似的,態(tài)度挺認真,結(jié)果,我不講的她就不做,思維更加懶惰,年級越高,成績越差。
傾力去救助過一個友人,結(jié)果如何呢?他倒下了,當著所有人的面,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因為一切都有我托著,他可以恣意地讓苦痛,甚至是想象中的苦痛打倒。
曾經(jīng)把自己的零花錢施舍給一個衣衫襤褸、可憐兮兮的年老的乞丐,可是,奶奶說,這個人四十年前就是這副裝扮,一直在車站、碼頭行乞,年輕時就不想勞動……
我終于明了,這一句“人啊,你當自救”絕不是對我一個人說的。人際交往的意義固然在于友愛互助,但面對苦痛和不幸,誰也代替不了你。別人伸出援手,你也得伸出自己的手,這樣你才能走出困境。有時我們身處困境,方能看清別人的表演、敷衍、媚俗,認識到?jīng)]有人可以讓你真正依靠,而我們自己是有足夠的力量在黑暗中闖出一條路來的,就像蝴蝶破開那一層繭,結(jié)果也許會是出人意料的。
人啊,你當自救!
【點評】
本文一任思緒流淌,緣己而及人,自然地生發(fā)出對“要求救,更要自救”這一主旨的觸摸、感受和思辨。因為曾經(jīng)有過鉆心之痛,所以寫來情真意切;因為歷經(jīng)糾結(jié)、煎熬,故而道來通透澄明。同時,文中的公交站牌未嘗不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站牌,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為文貴在“我手寫我心”,此文得之。
(姜有容 丁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