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諳世事的童年,曾有過不少不該有的樂趣:包谷地里捉迷藏,沖斷了不少玉米桿桿;禾田里捉鯽魚,踩壞了不少稻米蔸蔸。而相邀河邊看大水,更是要興奮好一陣子的,至今不能忘懷。
老家大瑤山溝溝,每到春夏之交,就常會烏云密布。連續(xù)幾天傾盆大雨之后,河里的水迅速漲起來了,又有大水看了。果然不錯,天剛蒙蒙亮,村上的小伙伴們跑前跑后,挨家挨戶地急急敲門:“快起床哦,漲大洪水啦!”披衣起床往家門前的黃泥江河一看,哦呵!大洪水把河上那座木橋都差不多淹沒了。蚯蚓沿著小河的石階,慌慌張張地蠕動著身軀往上爬,蜻蜓低旋,水蛇過江。許多鄉(xiāng)親們在拿起攪子(一種捕魚的工具)不停地撈攪著小魚仔,間或又有淹死的豬兒鼓脹著肚皮飄下來,山中各種雜木被沖垮了,昔日里看上去龐大的木頭如一片樹葉在大水中飄浮……
去學校的路,早就淹沒了,于是你端著碗,我端著碗,早餐中餐晚餐都守在河邊上。水已經(jīng)漲上五寸了,水漲上來一尺了,又漲上來一米了,眼珠尖尖地就盼著大水封了橋洞,淹過橋面,那比看電影還過癮哩!叭嗒著煙卷的老爺爺也坐在橋墩邊上,眼里一片茫然,面對歡呼雀躍的小娃仔,爺爺們板著老臉不停地呵斥:“你們這些哈仔,水淹橋洞口,淹壞稻田幾十畝,還好看好看,谷子沒得收,讓你吃個屁克!”
村上,地勢低洼的住戶早在大水中搬東西了,那位在田里撈魚的漢子也在其中。我們恨死了他,有一次,在他田里捉鯽魚,我們幾個小娃仔被他揪著耳朵教訓過。于是大家商量,同放高腔:“洪水浸天門,封住你大門?!睗h子也氣不過了,破口大罵:“浸死你祖宗十八代?!睘榱朔乐麃碜反?,我們一喊完紛紛作鳥獸散。
大洪水終于浸到了挨河邊近的人家,就有大人扎排在進水的房屋進進出出。于是又有許多小孩子猴子般地拆了自己家的門板,扛來了洗澡的腳盆“劃船”去。急得大人直罵:“端午水浸骨頭哩,會打擺子喲,莫讓落水鬼拖去了啵!”罵有什么用?好些人早就漂到水中去了。浸了水的房子就是防線,大家都濕漉漉地成了落水鬼。在水中玩了個夠,一個個“落湯雞”似的才上岸,看到岸邊站滿男女老少,就立馬躲到山坎邊邊,脫個精光,擰干衣服,好在雨過天晴,曬干衣裳,晚上溜回去,蒙頭大睡,夢里還在看大洪水哩!
兒時的歡樂常常破滅在成年后的知悟里,務農(nóng)后才知道端起飯碗的艱難。村上的山塘放水的涵管穿孔了,冒著大雨玩命地去堵,當兵后也曾幾次與肆虜?shù)暮樗归_殊死的搏擊。而今,每每汛期到來,河邊看大水,再也沒有兒時的開心了,仿佛滿江的渾水都朝心頭撲來,腸翻胃倒。而電視里的洪水鏡頭比兒時看到的大水更兇猛,那是生命與財產(chǎn)的損失,設施與生態(tài)的毀滅。愿天下田疇房舍不再為暴雨秋風所破,還流水以清澈、江河以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