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臨,人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體內環(huán)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容易趁機而入。感冒、肺炎、過敏性鼻炎、哮喘、胃腸疾病……一時之間眾癥齊發(fā),有人因此把春季戲稱為“多病之春”。中醫(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書中有這樣兩句同樣經典的話: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意思是說,人要遵守順應大自然的環(huán)境氣候規(guī)律而養(yǎng)生。因此,到了春季,老人、兒童、抵抗力比較弱的人必須注重預防疾病,維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春季防病主要是預防傳染病、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另外慢性病的復發(fā)或加重也是不容忽視的。
傳染病
統(tǒng)計資料表明,春季是傳染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必須重視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預防。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病嚴重時可引起死亡。按規(guī)定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身邊有人得了麻疹,要避免與其密切接觸。如自身麻疹疫苗接種史不詳,應到有關單位進行補充免疫。萬一發(fā)生麻疹,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隔離治療。
手足口病
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一般在5~7月出現流行高峰。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現為發(fā)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重癥病例早期可能沒有皮疹,但可出現頭痛、精神差、肌陣攣、嘔吐等臨床表現,也可出現嘴唇青紫、呼吸困難等癥狀。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2~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好發(fā)于冬春季,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暴發(fā)流行。其主要臨床特征為腮腺腫大,也可侵犯睪丸、卵巢、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一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要進行隔離治療。
流行性出血熱
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鼠類等嚙齒動物攜帶的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全年均可發(fā)病,有春季和秋冬季兩個發(fā)病高峰。本病臨床癥狀主要有發(fā)燒、出血和腎臟損害3大特征,發(fā)熱患者高燒可至40℃。
水痘
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為原發(fā)感染表現,其典型特征是瘙癢性水皰疹。帶狀皰疹是體內潛伏病毒復發(fā)感染的反映與表現,多發(fā)于成人、老人和免疫缺陷的個體。水痘全年均可發(fā)生,傳染性很強,幼兒園、小學等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適時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措施。
禽流感
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禽流感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huán)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huán)境污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
人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出現早期癥狀與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發(fā)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紅眼病
紅眼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病,春夏冬最流行,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發(fā)病后雙眼會突然發(fā)紅、多眼屎、刺痛、怕光、經常出現流淚現象、早上起床睜不開眼睛。
預防紅眼病需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用臟手揉搓眼睛。如發(fā)現有患紅眼病者應立即隔離,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應該隔離消毒。
結核病
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顒悠诘呐啪ㄒ簿褪翘低科栃曰蛘咛蹬囵B(yǎng)陽性)肺結核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癥狀,女性有月經紊亂。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患者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癥狀等。
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需要重點防范結核病的人群。
過敏性呼吸道疾病
春季也是過敏性呼吸道疾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必須重視這類疾病的預防。
【防范疾病】哮喘
武警總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高紅梅說,眾多的呼吸道疾病中,以哮喘最多見,嚴重者可致命,因此哮喘防治最重要。
【預防措施】
1.室內注意防塵螨
螨蟲是引起國人哮喘的首要變應原, 塵螨廣泛分布在被褥、床墊、床單、枕頭、布沙發(fā)、地毯、毛絨玩具中。
對策:過敏性哮喘者的居家環(huán)境最好不要有地毯、布窗簾 、絨布沙發(fā),尤其是寢具要注意,塵螨最怕干燥,建議要趁著陽光充足的好天氣曬被子、枕頭,平均兩個星期曬1次。中央空調是真菌寄生的良好場所,推薦窗式空調,與外界空氣直接交換,還要及時清洗空調濾網。
2.室外注意防花粉
花粉易造成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哮喘。春季外出踏青,應避免靠近花叢,注意戴口罩。
另外,化學刺激物、煙草煙霧、勞累、憤怒或恐懼等極端情緒以及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以及β受體阻滯劑(用于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和偏頭痛),也可引起哮喘發(fā)作。要避免以上因素,需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有哮喘史的人,在春季高發(fā)季節(jié),要隨身攜帶一支氣霧劑(萬妥林、喘康速、舒利迭等)以備急救,并要經醫(yī)生指導,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方法不正確,不僅無效,還會延誤急救時間。
【防范疾病】老年慢性氣管炎
由于花粉刺激等原因,老年慢性氣管炎特別容易在春季發(fā)作。
【預防措施】
1.防寒保暖,別讓感冒露頭??
做好防寒保暖,遇到氣候驟變時,及時添衣,嚴防受涼。寒潮到來時最好不外出,以減少不利氣候對人體的影響。處于病情緩解期的患者,可定期進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注射,減少感冒發(fā)生,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
2.開窗換氣,室內保持空氣濕潤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是預防老慢支復發(fā)的重要措施。室內空氣濕度相對較低時,必須適當增加室內的空氣濕度(措施有灑水、室內晾濕毛巾或使用加濕器等),使空氣濕度達到60%左右。
3.預防過敏,少吃魚蝦發(fā)物
避免有害粉塵和氣體的刺激??諝庵杏行┓蹓m和氣體能引起支氣管炎發(fā)作,如棉花纖維、發(fā)霉的谷物粉塵、含有螨蟲排泄物的房塵。在粉塵較多的場所宜戴口罩,掃地宜用潮濕拖把等。過敏體質的人更應注意遠離過敏原,飲食上少吃魚類,尤其是帶魚、黃魚,還有蝦、蟹等,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
慢性病復發(fā)或加重
春季萬象更新,氣溫忽高忽低,機體的新陳代謝機能也隨之旺盛,但氣候變化異常,春寒與春暖交替出現,也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復發(fā)期或加重期。
【防范疾病】腦梗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梗塞的發(fā)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尤其春季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因此腦梗塞又進入高發(fā)時期。
【預防措施】
首先應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等;其次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飲食注意低鹽、低脂、低糖,注意規(guī)律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應參加一些適合自己的健身活動;當季節(jié)交替時,由于中老年人,特別是體弱多病者,多半不適應氣候的變化而容易患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時高,所以要特別小心。
【防范疾病】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死的一個發(fā)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時風時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
【預防措施】
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防范疾病】腎炎
春季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對腎炎患者來說,感冒不僅引起發(fā)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癥,而且極易導致腎炎復發(fā)。
【預防措施】
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防范疾病】精神病
春天是精神病的高發(fā)期,每年三四月份是發(fā)病的高峰,故民間素有“菜花黃,癡子忙”的說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極易復發(fā)。因此,在春天應特別注意預防。
【預防措施】
保證充足的睡眠,遵醫(yī)囑正規(guī)治療,發(fā)現有情緒異常者,應及時就醫(yī)。
特殊天氣——“回南天”防病法
在我國華南地區(qū)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一帶,每年三月份都要迎來一段時間的“回南天”,它帶給人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潮濕,家里地板、墻壁上水霧蒙蒙,衣物無法晾曬干。在這種潮濕、悶熱,陰霾的天氣里,很容易引起4類疾病。
關節(jié)炎
一些長期患有關節(jié)炎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對“回南天”比天氣預報還要靈驗。調查發(fā)現,90%的關節(jié)炎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濕度上升,可使關節(jié)腫脹、疼痛加重,誘發(fā)或加重原有的關節(jié)疾患。
【預防措施】
首先是注意防濕,如果居住或工作的環(huán)境比較潮濕,要注意做好防潮工作,例如,濃霧天氣時要關好門窗等;其次,適度運動,每天最好抽一個小時左右做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周身氣血的流暢。有明顯濕重癥狀者,可嘗試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場所拔火罐或做溫針(將艾段套在針灸的針柄上燒)治療;第三是飲食調理,可以在煲湯時適當加入一些藥材,如薏米、木棉花、云苓、淮山、扁豆、蓮子、蒼術等。此外,在乍暖還寒、陰晴不定的日子尤其應注意保暖。
急性胃腸炎
“回南天一來,空氣十分潮濕,細菌、真菌、花粉、病毒、塵螨、霉菌繁殖迅速,是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而慢性支氣管炎首當其沖?!苯髦绣踞t(yī)院呼吸內科主任鄧清水介紹,潮濕的天氣還容易引發(fā)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等胃腸道疾病。
【預防措施】
1.很“潮”的天氣里,要避免到戶外活動,否則,一旦感冒,病程會較長。
2.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不可在出汗時吹風,謹防外邪侵襲機體。
3.飲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熱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濕氣太重,身體條件許可的人,也可適當吃些辣椒,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從而有助預防在潮濕的時候出現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的現象。
鄧清水提醒說,隔夜的飯菜最好不要吃,再吃時就易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有的人認為剩菜剩飯經過加熱,就可以將細菌完全殺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雖然通過100℃的高溫可殺滅剩菜中大部分的致病菌,但若存放的時間太長,菜中的細菌可釋放出毒素,就是再怎么加熱,也可能無能為力了。
此外,在潮濕的季節(jié),若感覺自己有濕邪入侵的癥狀,如精神不振,頭暈困倦、上腹悶脹、下腹隱痛等癥狀,可用藿香、茵陳、紫蘇、土茯苓、苡仁等煲骨頭湯或單獨煲水飲,對祛濕有較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