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豆兒
孩子的愛好需要你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孩子表露出某種興趣需要你的鼓勵支持與陪伴
“我家孩子沒什么興趣愛好,怎么辦?”很多父母會問我這個問題。仔細想想,什么才是孩子的興趣愛好?
我家豆豆兩歲多的時候,突然間喜歡上唱《濟公》,日唱夜唱,見爸媽唱,見姥姥姥爺唱,見爺爺奶奶也唱,直唱得翻天覆地。至今,我和愛人都醉《濟公》。說內心話,我覺得這首歌既不好聽,也不適合孩子唱。我經(jīng)常想,那么多好聽的兒歌,為何他獨喜歡這一首?
我和愛人試圖去改變他,給他放了很多自認為悅耳的旋律,教了他數(shù)十首自認為好聽的歌曲??啥苟挂娙艘婚_口還是那句“鞋兒破,帽兒破”。既然改變不了,那就跟他一起唱吧,這一唱就是半年之久。突然有一天,豆豆居然不再唱了,而且至今不再唱。因為他有了其它的愛好。
到這時我才明白,孩子的興趣愛好有很多,變化也很快。只是,那未必是父母觀念中的興趣愛好罷了。其實,每個孩子從他一出生就有著感知未知世界的沖動,一開始是用他的嘴,再到手、腳、耳朵、眼睛等,他們每成長一步都是在探索。這種探索,某種意義上就是基于自己天然的愛好與興趣,這個天然的興趣,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致的。只是后來因為天賦與環(huán)境的因素,才使得不同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不同、興趣愛好不同。
一旦我們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與眾不同,有的父母此時又會擔心孩子沉迷于某種不良嗜好。
孩子是無辜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愛好不健康。一個愛游戲的孩子,與愛思索的愛因斯坦一樣,他們都為自己的愛好而癡迷。當這種癡迷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自拔。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太過緊張。孩子對外界的興趣有很多,也會不斷改變,關鍵在于,他有沒有機會接觸到他更喜歡的東西。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的兒子豆豆曾癡迷過《憤怒的小鳥》游戲。那種癡迷,一度讓我沒轍。一開始我規(guī)定他只能玩10分鐘,后來干脆全面禁止??梢坏┧姷絼e人手機里有這款游戲時,他就像著了魔一樣,總能哄著人家給他玩。
我試圖培養(yǎng)他其它方面的愛好,比如美術??伤诵▲B,不畫任何東西。我也給他報了圍棋興趣班,可他只讓我在棋盤上用棋子擺出各類小鳥的形狀,而不是去對弈。我曾為此深深擔憂。但時間長了,我發(fā)現(xiàn)豆豆在慢慢地改變。當他看到電視上一檔兒童科普節(jié)目時,那些小實驗深深地吸引著他,他不斷吵著要我給他重做一遍實驗。
圍棋學了幾個月后,他每天吵著要我跟他對弈(當然總得讓他贏)。他經(jīng)常自豪地告訴我,他今天下圍棋又得第二名了(只有兩個人對弈)。所以說,孩子有什么樣的愛好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吸引他的事物。這個責任不在孩子,而在我們。
每個父母都想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與眾不同究竟在哪里。中國有“抓周”的傳統(tǒng),不就是為了尋找孩子與眾不同的興趣愛好嗎?“抓周”在中國流傳了近兩千年,其實它并不靠譜。它在規(guī)則制定上就局限了孩子的選擇范圍。無論你在孩子身邊放置多少東西,與世間的千姿百態(tài)相比,它是多么的渺??!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抓周”更多地被儀式化與娛樂化了,但最應該拋棄的游戲規(guī)則卻被頑固地繼承了下來??纯次覀冎車髁鞯膬和d趣班,有幾個偏離了“琴棋書畫”的范疇?這何嘗不是一場現(xiàn)代式的“抓周”?孩子還有更多的選擇嗎?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些擺在他周圍的“琴棋書畫”,這是否就意味著他沒有愛好?實際上,只是我們給他的選擇太少,亦或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認真去觀察他其他方面的愛好。孩子的興趣與父母試圖強加的、商業(yè)主導的愛好有太多的不同。在孩子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時,不少父母不但不把它當作愛好來看待,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為什么這么怪。
如果你真的找不出孩子的愛好,那就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他吧,多帶他們出去,多親近大自然,多接觸不同的事物,細心地去體會,去觀察,孩子自會展現(xiàn)出某種與眾不同的沖動與愛好。即便這個愛好是一只螞蟻、一片樹葉、一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