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秋
那天,朋友發(fā)來一條微信:“這才是真正秀色可餐的攝影大片,看完你都不用去旅游啦!”
標題十分引人。我點開一看,世界各地的風光勝景,美圖一張連著一張,令人目不暇接,喘不過氣兒來。懸崖峭壁上的風雨亭,皚皚雪山下的鄉(xiāng)村秋色,海濱沙灘的度假木屋,古羅馬的斗獸場,威尼斯的水城,磅礴的飛懸瀑布,神秘的海底世界……瑰麗的色彩,獨特的視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類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明,或溫馨浪漫,或秋韻濃郁,或空靈純粹,在攝影家的鏡頭中如詩如畫,如夢似幻。真不愧是全球頂尖視角!
我邊瀏覽,邊順手保存了四張圖,然后發(fā)給朋友說,這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朋友立即回我:“你是搞旅游的,也許能實現(xiàn)吧?!蔽倚α?。朋友說不定還用的是一種羨慕的口氣呢。其實,我挑中的這幾張圖,應(yīng)該不會是色彩最艷麗的,不會是角度最美的,更不會是世界最著名、風光最美、最具歷史價值的某某地方。選中這些圖片,并不意味著我希望有一天去那里旅游的。其實,這只是代表我的一個愿望——我需要心靈之旅,處處皆景的那種。
今年3月,帶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竊喜,我有幸來到國家旅游局掛職鍛煉。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到過了大陸幾個省份和臺北。這8個月,我已經(jīng)飛了不止千萬里。跟隨著那一次次的腳步之旅,我看到了蒼茫的戈壁沙漠、壯麗的長河落日,也看到了溫潤的江南水鄉(xiāng)、清新的森林人家。我去到塞上古城,探看了昭君的青冢,也走進黃果樹瀑布,了解了神秘的苗疆文化。古老的大昭寺,神奇的水洞溝,孤獨的漠南第一府,風化了的土夯長城,敦煌飛天的曼妙風情,在草原聽馬頭琴,在清真寺聽誦經(jīng),在蒼山洱海泛舟,在敦煌月牙泉聽駝鈴聲聲……種種美景豈是小小手機裝載得了的?我只好用隨身的手提電腦一天天轉(zhuǎn)存?;丶視r,打開跟孩子說說各地的美景習俗,說說絲綢之路的人文歷史。那時,我也是“醉”啦。
但是今宵,我卻忽然“醒”在這里。
第一圖,一個果蔬豐盛的菜市場。青椒、花菜、紫茄、長豆、西紅柿、胡蘿卜……滿滿一大筐一筐,擺了一地。朋友說,那兩個巴基斯坦婦女身著艷麗紗裙,十分醒目。其實,我根本就沒注意到。哎,我有多久沒上菜市場啦!我要買點青椒,炒牛肉很香的。我要買朵花菜,做糖醋魚也不錯。來點西紅柿幾棵蒜幾棵蔥,和五花肉一起,炒盤閩南的米粉……然后,然后,看著孩子狼吞虎咽的樣子,看著家人滿足地擦擦嘴角,我那才是真的真的醉了。
第二圖,一片金燦燦的稻田。幾個荷鋤的農(nóng)人走在彎彎的田埂上,豐收在望。童年的鄉(xiāng)村生活一下子躍上腦海。我有多久沒有親近田野啦。想起老家珪后村的那片水稻田和菜園,還有蘆柑園、香蕉園、荔枝園,捉蜻蜓,捉金龜子,和父母姐妹一起勞作一起逗笑的時光是那么甜美。我多想多么希望能再次擁有這樣一片干凈的田地呀。憶起在上個月舉行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有場活動叫“美麗中華創(chuàng)意游——走青春的絲路”。中華匍匐在地。
第三圖,路之盡頭的一座小屋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多么歡欣雀躍的事情。小時候,家是有媽媽的地方,那里有美味的食物有溫暖的懷抱。長大了,家是可以依靠的地方,那里有父母的安慰與鼓勵。如今,越走越遠,每一次回家都要隔那么久,都要走那么久??墒?,不管路途多么遙迢,不管行李多么沉重,我都無懼無畏。我如射出之“箭矢”,“家”是我命定的最終目標。想起上次回家,懂事的孩子告訴我,“媽媽您在外好好保重,不要覺得離開我有愧疚。您是我的榜樣!”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我小時候有個美好安逸的家,可是今天,他的母親卻暫時“缺席”了。抱歉!
第四圖,一座寺廟。心靈的終極歸宿就在這樣的地方啦!年邁時頌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畫畫佛陀之像,轉(zhuǎn)轉(zhuǎn)經(jīng)筒,抄抄寫寫,清清靜靜,無憂無慮,等待離世一刻的到來。想起今年去敦煌看莫高窟壁畫——那一定是等了我千百年的“來世”,只為在最美好的年華遇上我。那一日,我閉目在白樺林擁抱的莫高窟,驀然聽見傳來一聲幽渺的聲音,似嘆息,又似呼喚。我睜開雙眼,看見了壁上觀音的蘭花指,安祥,平和。
不知不覺,這8個月的千萬里旅程,使我漸漸看淡了腳步的“旅游”,看到了心靈的“旅行”之需。我喜歡今天的這份工作,是它改變了我的看法。過去的旅游,只是從一個自己住膩的地方到另一個別人住膩的地方,跟著團隊走走看看,興奮過后曬曬照片??墒墙裉斓奈?,每前往一個地方都要提前做“功課”,以便介紹給從臺灣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工作中,我認識了許多新老朋友,接觸到了旅游業(yè)界的許多老師。在這樣的旅行中開闊眼界,增長學識,提升自我,尤其是心靈上的不斷凈化,我的收獲無疑是豐碩的。我是多么幸福呀!
北京今冬的第二場雪已化。今夜,寒風呼嘯,窗外零下4度。長安街虹燈如晝,車流依舊如馬龍。我一個人在北京的宿舍里,寫下如許文字,是為北京之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