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作家對婚姻的“謬想”
讀周國平先生的一個文集,其中一文,說到關(guān)于婚姻的一個謬想,很有一些意思。他說:既然婚姻是一種契約關(guān)系,為什么不像別的契約一樣,為它規(guī)定一個適當(dāng)?shù)钠谙弈??譬如說,五年為期,期滿可以續(xù)訂,否則自動失效。變“終身制”為“競選制”,表現(xiàn)好才能“連選連任”。此一“謬想”,是建立在提高婚姻質(zhì)量,及時淘汰劣質(zhì)和變質(zhì)婚姻的前提上。果如此,無疑有助于增加當(dāng)事夫妻維護(hù)愛情和婚姻的責(zé)任心;且即便婚姻無以為繼了,也可使離婚和平實現(xiàn),毋須經(jīng)過大傷元?dú)獾碾x婚大戰(zhàn)。
初讀此言,心下很以為然;既而又惶惶然,似乎窺見到了深藏內(nèi)心不為已知的某種“不安分”。大約周先生此一“謬想”初起時,亦有如我之惶惶,是以冠“謬想”之名拋出。說是“謬想”,未嘗不是心底的愿望。實則愿望也好,“謬想”也罷,終究是只能想想聊以自慰。想起來挺“美”,看起來似乎也挺有道理,實則行不通。此一“謬想”,只有自私的男人女人的個體立場,而忽略了社會的整體立場,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新生的、支撐未來社會的群體——孩子,也最不應(yīng)該地給忽略掉了。若果如“謬想”,則社會必陷于動蕩不安。人性本是自由漫散又喜新厭舊的,因此周先生才有此一“謬想”。
我想說的是,人一旦沒有了制約,單靠責(zé)任心,一百對夫妻里能有一對“連選連任”白頭偕老,也是樂觀了。那99對不能連任的,若雙方都兩相厭棄,自不必糾纏,各自心甘情愿去尋下一個“五年”。而因為可尋的目標(biāo)很多,又因為前一個“五年”比較失敗受了些挫傷,應(yīng)該不會輕易開始下一個契約上的“五年”,至多就“戀著”而已,只“戀”不“契約”,分分合合豈不是更為方便。而既然沒有“契約”的約束,以當(dāng)下熱鬧非凡的婚外戀趨勢推斷,其三角四角若干角戀,必不可免,則因若干角之戀大打出手的景象,當(dāng)蔚為壯觀;實際上這99對不能連任的,肯定還有那么一部分,一方由于種種原因戀著另一方,不肯善罷甘休的。這一部分產(chǎn)生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競選制”下的“自然淘汰制”就能輕易解決問題的,此番曲折鬧騰,必也似當(dāng)今“婚姻終身制”下的離婚大戰(zhàn)一樣大傷元?dú)狻?/p>
至于孩子們,在若干個動蕩家庭若干個繼父繼母之間來回穿梭,其心靈能扭曲成個什么樣子,就不好估計了。
因而,此“謬想”,只能是“謬想”。
當(dāng)然,即是“謬想”,讀來笑笑便罷,引出些自說自話,也只當(dāng)練腦。
又讀張愛玲的文集,其《更衣記》文中,亦說到婚姻。說西方有個作家——是蕭伯納吧?——曾經(jīng)抱怨過,多數(shù)女人選擇丈夫遠(yuǎn)不及選擇帽子一般聚精會神、慎重考慮,再沒有心肝的女人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跟初讀到周國平先生的“謬想”時很以為然不同,我初讀蕭伯納的抱怨時,則很不以為然,不止是不以為然,還有些憤慨,認(rèn)為這個西方的大作家大約看女人時都是透過門縫看的,要么就是隔了一道有色眼鏡的鏡片看的;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女人是怎么回事,他的抱怨,其實只是他對女人的“謬想”。如果這樣,對他的無忌之言,女人們或者還可以理解,見了他,至多很母性地拍拍他的頭,憐愛地說一句,“可憐的孩子”。
當(dāng)然,不排除有部分沒心肝到?jīng)]腦的女人確如蕭伯納所抱怨的那樣。只是,我敢保證,有也只是少而又少的一部分。蕭伯納也真是不幸,這少而又少的一部分,恰恰讓他遇上了。即讓他遇上了,以他的智慧,也不至于一棒子把所有女人都打死吧?
不能理解的是,做為女人,以張愛玲的語氣看,她是很同情并贊成蕭伯納這一說法的。不知道她是因為自己正如蕭伯納所說呢,還是因為她把自己高看了一頭,認(rèn)為除她之外的女人,皆合了蕭伯納的抱怨。
不過,東方周國平先生的“謬想”和西方蕭伯納先生的“謬想”,雖然只能是“謬想”,但我還是從這兩個男性作家的“謬想”中,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因果關(guān)系——
如西方的男作家蕭伯納所言成立,那么,其合理解釋是,女人只所以對衣帽比對她的丈夫還一往情深,是因為她經(jīng)年累月地只守著一個丈夫,她的這個丈夫即便是美男,她也會有審美疲勞,何況還不一定是美男;而她的衣帽,她是可以想換就換,想扔就扔的,這樣,對她來來往往的衣帽們,她也就有了比較,有了懷舊,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袍”的時候一往情深,也就不足為怪。蕭伯納若想爭取“衣帽”一樣的待遇,有一個法子可解,就是東方的男作家周國平的“五年契約制”婚姻。若這個“五年契約制”婚姻成立的話,那么,女人們便可以像換衣帽扔衣帽一樣地?fù)Q丈夫扔丈夫,對她的來來往往的丈夫們便也就有了比較有了懷舊,這樣,在說起“去年那個才華橫溢的男人”的時候,或許也會一往情深。
這樣解來,真是越發(fā)“謬想”,也越發(fā)有趣。
只是,這樣一來,我感覺有趣了,西方的蕭伯納可能也感覺有趣了,東方的周國平可能就未必了——合著都是女人的便宜,男人只能像衣帽一樣任女人換來扔去的???這斷不是我的初衷,早知這樣,還不如不發(fā)表那個“謬想”呢。
由莫言的吃相兇猛想到
當(dāng)年的“吃”
讀莫言98年版的散文選集《會唱歌的墻》。
讀首篇《俄羅斯散記》時,想,讀了劉亮程和王小波的散文集,再讀別的散文竟是如此寡然無味。又想,莫言也算大家了,雖主功小說,散文相當(dāng)于客串,尚不至于難讀吧?于是耐著性子讀。首篇過去,后面的果然好讀起來。想,一本作品合集的開篇還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編輯怎么排的,也就是莫言吧,若是換了別的無名之輩,同樣的文章這樣來排,只怕銷量要掉一半也說不定呢。
讀到吃事三篇,很有些印象,諸如莫言的兇猛吃相,由兇猛吃相而招致的種種屈辱等。讀肯定是讀過的。其他篇章,卻了無印象。這吃事三篇,也許是在別的選集里讀過的吧?
說到吃,何止是莫言,70年代之前出生的農(nóng)村孩子,大都為此操過更甚于大人的心。我小時候的家境,因為父親是大隊會計,在農(nóng)村算得上中等。在膠東半島,這樣的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尚不至于如莫言一樣吃不飽肚子,挨餓,但吃得不好卻是事實。我那時候最眼饞的,是別人家剛出鍋的又白又暄的大饅頭。而這樣的別人家,我所能接觸到的,也不過兩家。其一,是我同齡的表妹家。我表妹的父母是我的姨父姨母。當(dāng)年我姨父是“吃國家糧”的,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家境很是令人羨慕;其二,是我的小學(xué)同學(xué)家。我的這個小學(xué)同學(xué)當(dāng)年家境亦是殷實,不過,她家靠的不是她的父親,而是她的母親。我的這個同學(xué),從小就對我夸耀她的母親本事大,有魅力。我每次去這兩個家庭,看到她們的母親掀開鍋蓋,騰騰熱氣中一鍋噴香雪白的饅頭,宛如仙境中的仙果一樣,誘人又虛幻。這種時候,我總是慌亂地躲避著眼神,又情不自禁暗咽著口水。但更多的,是一種由心底泛上來的絕頂?shù)谋瘋托乃?,還有自卑?;氐郊?,再看自己的母親一邊咝哈著,一邊從鍋中往外拿摻了玉米面或者還有黑面(那時候麥子磨面磨三遍,第一遍磨出的最黑,被稱為黑面;第二遍磨出的較白,被稱為里面;第三遍磨出的最白,被稱為表面;剩下的就是麥麩,只能用來喂豬喂家禽。)的黑黃不明的饅頭,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委委曲曲地對母親說:“您這也叫饅頭?為什么非得摻上玉米面黑面?。烤筒荒芷埔淮卫粢诲伡儽砻骛z頭嗎?”說到后面的時候,往往就帶著哭腔了。
大約是對母親蒸的這種饅頭帶著很大的成見和抵觸,我只要吃下去,必定要泛半天胃酸,有時候泛得嘴巴不停地往外吐酸水,吐得多了,就惡心,恨不得把吃下去的饅頭再嘔出來。其實就是這樣的饅頭,也不能成為我家的主食,我家日常吃得最多的還是玉米面餅子。但是,母親顯然并不認(rèn)為我家的日子是苦的。母親常常會對我說:“西邊小娥家,連個玉米餅子都撈不著吃,整天吃大地瓜干子。小娥動不動就會因為饞玉米餅子,站在門口哭。”這個我是知道的,有好幾次,我見母親從外面回來,打開飯櫥拿餅子,邊往外走邊說:“小娥又饞餅子饞得在門口哭。”
這說到的,只是一日三餐的主食。副食,平日里是想都不敢想的。年節(jié)除外,魚、肉之類的葷腥,只有家中來了客人,或者到別人家做客時,才能吃到一星半點(diǎn)兒;煮雞蛋,則只有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和過生日時方能享受得到。所以,那時的小孩子對節(jié)日的期盼,對家中來客和走親戚的熱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一個“吃”字。
零食,在那時的孩子則根本連概念都沒有。但沒有概念并不等于沒有需求,我那時解決需求的法子是“偷”。饞蟲子跑出來的時候,就趁家中無人,黑暗處、旮旯角落處,到處亂翻,母親藏下的用于人情往來的點(diǎn)心、水果,往往在需要的時候,一看全沒了。母親就會把我們姐弟四個叫到一起,審、罵。自然沒有一個承認(rèn)的。
然而就是這“偷”,一年里也沒有幾次機(jī)會。因為可“偷”的“美食”實在不多。印象深刻的,是每年冬天“剝花生”的那一大段美好時光。那時候,尚是集體生產(chǎn)階段,深秋時節(jié),地里的花生長熟了,社員們在生產(chǎn)隊長的帶領(lǐng)下,將花生刨回,摘下,晾干,按人口稱重,分到各家剝花生。那時候生產(chǎn)資料落后,尚沒有自動去殼的機(jī)器,花生的殼只能用手剝掉。剝花生的時光,實在令人向往而歡欣。每天晚飯后,一大家子人團(tuán)坐在溫暖的火炕上,就著一盞油燈的暈光剝花生。我盡量坐在父母的視線之外,幽暗的燈影里,趁父母不注意,飛快地送一?;ㄉ鬃彀屠?,低著頭,抿住嘴,待唾液把干脆的花生米浸濕浸軟,再慢慢咀嚼,輕輕吞咽,整個過程不出一點(diǎn)聲息。當(dāng)然,白天不剝花生的時候,餓了饞了,我也會趁父母不在,偷偷跑到放花生的套間里,解開袋子偷吃。我在每年剝花生的美好時光里,一邊不能自抑地偷食花生,一邊忐忑不安等待著年底的“審判”。所謂年底的審判,就是隊里規(guī)定交花生的時候。父母在規(guī)定交花生的那天,用獨(dú)輪車推著大袋小袋剝好的花生米,去生產(chǎn)隊交,我則在家里焦慮地等候。待父母回來,如果心平氣和,說明花生沒佘,我暗舒一口氣,“偷吃”的“罪行”便神不知鬼不覺,一筆鉤銷;倘若父母不只一臉喜氣,還提回了幾斤花生米,說明我“偷吃”有節(jié)制,花生不但沒佘,還因在規(guī)定的上交量之外多交了一些受到了獎勵;而如果父母回來后一臉怒氣和喪氣,我便知道,花生被我偷吃佘了,敗行暴露了,在父母對我們姐弟的大聲斥罵里,我低垂著頭,羞愧難當(dāng),一聲不吭,下定決心來年剝花生時決不偷吃一粒。來年,當(dāng)然就把決心忘了。
那時候,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干的,內(nèi)心里很以為恥。長大成人并把日子都過好后,姐妹朋友的在一起說起,居然都干過。讀過一些農(nóng)村出身的作家的文章,只要提到小時以往的餓、饞,也大都干過如我的“恥事”,其中自然包括日子有了天壤之別的變化,仍難改吃相“兇猛”的大作家莫言。
再說就飯吃的菜。那時候農(nóng)村人家吃的菜,都是自家菜地里種的。夏秋季節(jié),菜品會豐富些,黃瓜、西紅柿、茄子、韭菜、大頭菜等等。冬天和來年的初春,則只有老三樣——大白菜、土豆、蘿卜。而不管菜品豐富時節(jié),還是只有老三樣時節(jié),菜里大都是少油淡醬。鹽倒是多,鹽多菜咸,吃得便少,便可以細(xì)水長流。這樣的菜吃來,其味可想而知。我常常地在飯桌上吃得眼淚汪汪,招至許多斥罵。這樣的情形,我多年前曾以《蘿卜》為題寫過一篇文章,且在一次國內(nèi)較有影響的文學(xué)大獎賽上獲過獎。我后來作家班的一個同學(xué)說,幸虧你吃了那么多蘿卜,不然怎么能獲獎,怎么能進(jìn)作家班,怎么能進(jìn)文化圈兒。早知道這樣,你當(dāng)年吃蘿卜時,就不應(yīng)該哭,應(yīng)該笑才是。
同學(xué)自然是玩笑話,但也蘊(yùn)含哲理。你當(dāng)年無論吃下了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要么長你的身體,要么長你的心志。我們心懷的,當(dāng)只有感恩。
□初梅,70年代生于山東煙臺,居西安。資深編輯,曾做獨(dú)立出版人十余年。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作品,并獲多種征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