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斯·惠特曼(美國)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ハ鄮椭苁谷藠^發(fā)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fā)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網(wǎng)。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wǎng)。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wǎng)振動,輾轉(zhuǎn)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
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使人放棄、退縮或屈服。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遭到不幸。但不論原因如何,他們孤僻冷漠,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來的只是恐懼。
這種人使人覺得沒有辦法應(yīng)付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我們可能又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我們受不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fā)、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怎樣呢?和這些人在一起,會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使我們表現(xiàn)才能、發(fā)揮潛力、有所作為。
我在上小學(xué)時,遇到這樣一位好老師。她講課生動,充滿激睛。她在課上念我們幼稚的作文時,我們看到她臉上驚喜的表情、會心的微笑,聽到她愉快的贊嘆、同情的低泣。每當(dāng)我們的文筆有清新之處,她一定倍加鼓勵。她的批評懇切而委婉:“這里還可以加加工”,“那里還可以更深刻些”。
英國大詩人白朗寧也是這樣的人,他使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巴萊特重獲新生。伊麗莎白母親去世很早,留下11個子女。伊麗莎白從小體弱多病,全家都對她特殊照顧,醫(yī)生也懷疑她身患肺病,使伊麗莎白自己深信不移,整日悶悶不樂,生活毫無樂趣。
伊麗莎白40歲時,遇到白朗寧。他對她一見傾心,見面一兩天后,就給她寫來熱情洋溢的信。他否認(rèn)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懼。他把她帶出病室,和她結(jié)了婚。她41歲時周游了世界,43歲時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孩子。她的才華得到了充分施展。她后來寫的詩充滿了激情,不熱愛生活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的。
我們誰不愿像他們,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分享于他人。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yīng)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同樣應(yīng)該尊重別人的意志。我們應(yīng)當(dāng)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yīng)當(dāng)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jī)會,并讓它繼續(xù)生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生長是生命的過程—一生命是一棵生長著的樹,不是毫無生機(jī)的雕像。
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力。便使他人也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