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兵
自古詩壇詞疆之中能人圣手滿目皆是、舉不勝舉,而我獨愛東坡詩詞,豪放中足見豁達,婉約里深隱清致。尤其最近重拾他的《蝶戀花·春景》,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品讀之中深得其旨,仿佛與詞人隔著遙遠的時空進行了一場心心相惜的對話。
妙哉:以景自況,物我合一
詞人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上開始的:凋零的杏花幾近枯萎,無精打采地吊在枝干上,似乎是誰一夜之間擄去了老樹曾經(jīng)茂密的頭發(fā)。幾根赤裸裸的枝干上,稀松地掛著幾只青色的杏子,小而丑陋的樣子強似沒有。杏樹的春天已然逝去,等待它的即是種種的未知,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過熾熱的酷暑,更不確定自己能否挨過肅殺的寒冬,只能站在原地,靜靜地為美好時光哀悼和惋惜。
詞人又何嘗不是呢?“花褪殘紅青杏小”,一句簡短的景物描寫,自是在“殘紅”和“青杏”這一對富有沖突感的顏色對比中暗示了詞人無所適從的心境。每每讀到這里,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孤獨的身影——那是孑孓一身的詞人,正佇立在暮春時節(jié)的杏樹下,看著它尷尬的處境,也慨嘆著自己過去的人生。
愁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天賦才情,卻屢屢遭遇命運的不幸。一方面,仕途不順,常常是有志難抒、郁郁而不得。他特立獨行又不為世俗移其志,這樣的秉性使得他在只允許“一言堂”的朝廷中吃盡了苦頭。北宋神宗年間,作為文壇領(lǐng)袖的他就毫無顧忌地反對新法,并且在自己的詩文中明顯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后來被當權(quán)者視為推行新政的阻力之一,就莫名其妙卷入了“烏臺詩案”,這一關(guān),就足足4個月。在他余生的仕途中,這樣以“莫須有”的罪名所遭受貶謫或者折磨的經(jīng)歷不勝枚舉,正如他自嘲所言,“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政治上的失意和奸佞小人的陷害,直接導致了他注定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一生。
如果說,在紛繁的政治斗爭中的他就像一葉扁舟行進在茫茫大海中一樣,希望渺茫但仍然一息尚存的話,那么,妻子王弗的死卻真正讓他喪失了最后一根稻草。王弗16歲嫁與蘇軾,頗通詩書,聰明沉靜,堪稱蘇軾的賢內(nèi)助。尤其在他不得其志之時,王弗更是始終如一地侍奉在側(cè),終日不離。夫妻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一時傳為佳話。因此,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病逝,無疑給蘇軾帶來了極大的打擊。所謂“哀莫大于心死”的失望,在他的《悼亡妻》中可見一斑。
大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晚年時代的蘇軾,在飽嘗過命運的辛酸和無奈之后,反而開始以豁達的胸懷面對人生的患難。在他的思想觀念中,道家文化逐漸滲透并回歸到佛教中來,他也從中獲得了極大程度的解脫。
具體到《蝶戀花·春景》中,“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便很好地佐證了蘇軾命運更迭狀態(tài)下所作出的選擇。就像詞作中所談及到的,盡管春天的時光不再,昔日的“佳人”不再,但是只要胸懷一顆平常心,世間萬難都會迎刃而解。與其汲汲地追索已逝的一切,不如從此輕裝上陣、學著放下。
提及這里,很多人大多津津樂道的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甚至將其作為失戀者的撫慰劑,無所不用其極。結(jié)合詞的下闋來看,確有與“佳人”不得相見以至相知之苦,此種解法在詞意上大致也能夠說得通。但是,筆者看來,蘇軾愁苦的來源,遠非“佳人難再得”那么簡單。換言之,他的愁苦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是來自仕途和家庭等多個方面的。結(jié)合以上所談蘇軾的個人經(jīng)歷,是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的。因此,下闋中的“佳人”絕不僅僅只是暗指蘇軾的意中人,而應該同時包括仕途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舉薦他的“伯樂們”,甚至是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有價值的事物。這樣一來,蘇軾對于“佳人”的愛慕和渴求,就多少有了些對于人生意蘊的追尋和思考。
就后人看來,蘇軾仕途不順、知己難尋,本應該愁緒難解的。但是在這首詞中,除去暮春情景的真實再現(xiàn)外,我們絲毫發(fā)現(xiàn)不了心灰意冷的頹廢之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分樸質(zhì)清淡如深柳白梨的香遠益清,深入而透徹。我想,這也正是大家的思想所在,“天涯何處無芳草”,應愁而不愁,是何其曠達啊。
思哉:憶古觀今,學會“清零”
圣人之所以稱之為圣人,是因為身為古人,他的眼光和態(tài)度具有極高的預見性和指導性。蘇軾的詞作亦是如此,它們常常被我放在枕邊,時時提醒我要學會忘記過去的輝煌和不幸,懷著一顆平常心繼續(xù)前行。
是啊,一個人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記得的愁苦多一些,快樂就少一點;記得的過去多一些,未來就少一點。而且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充滿了無數(shù)的未知,就蘊育著無數(shù)的可能。既然“天涯處處盡芳草”,我們又何必叫苦不迭呢?所以,當下的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清零”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磨難不退卻、承受苦痛也不埋怨。
窗外黃昏逼臨,我知道黑夜就要來臨了,但是它即使再怎么囂張猖狂,白晝總會如期而至的。于是我再一次拿起蘇軾的詞集,反復地品讀這首《蝶戀花·春景》,同時在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豁達一點兒去生活吧,不念過去,不畏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