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丹
摘要:本文以“單元式”舞蹈教學法理論為基礎(chǔ),把此教學法運用到國際標準舞教學中。以此理論為依托深入舞蹈文化的了解,增強對舞蹈的文化價值認同,然而學些舞蹈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同時,還要注重對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在“言傳身教”的教育學方法之外,探索舞蹈的教育方法,保證教學的效果,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目標。
關(guān)鍵詞:單元式 教學法 國際標準舞
現(xiàn)階段,我們國家的國際標準舞慢慢的發(fā)展成熟起來,很多舞蹈院校也都開始在舞蹈教學中加入國際標準舞的教學,與此同時逐漸建立起科學并且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的提高教學軟件配置和硬件配置,以及加強教學模式研究,國際標準舞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離不開以上這些良好的教學基礎(chǔ)的支持,也使得我們國家藝術(shù)院校學生學習國際標準舞的技能和綜合水平得到的不斷提升。
一、什么是“單元式”民族民間舞蹈教學
舞蹈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一個分支,舞蹈教學是通過舞蹈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傳授、啟發(fā)、指導(dǎo)。通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逐漸的掌握各種舞蹈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逐步的提高舞蹈藝術(shù)欣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單元式”舞蹈教學,著重以民族文化為本,并以發(fā)展綜合智力為重,在培養(yǎng)舞蹈基礎(chǔ)技能的基礎(chǔ)上,從舞蹈“元素”教學逐步入手,對于結(jié)構(gòu)動作元素的解析、裂變、合成的過程。從而形成符合文化軌跡、體現(xiàn)文化走向的創(chuàng)造,提出舞蹈文化的規(guī)律。
“單元式”舞蹈教學法多用于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之中。而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模式又分為兩種:一種為“綜合式”教學,一種為“單元式”教學?!皢卧健蔽璧附虒W是一種舞蹈的基礎(chǔ)性訓練為主。其教學主線明確、訓練目的突出、舞蹈元素的風格韻律貫穿始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把舞蹈教學中的核心元素,由小“單元”的訓練層層遞進、相互支撐。在整個的舞蹈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
二、“單元式”舞蹈教學在國際標準舞中的性質(zhì)
“單元式”舞蹈教學對于國際標準舞的教學意義,在于把國際標準舞教學的“風格性”“訓練行”“系統(tǒng)性”的三個原則貫穿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具體的表現(xiàn)在:
(一)目的明確性
在國際標準舞中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的主線貫穿于每個細節(jié),同時能夠達到訓練的目的。因此教學的內(nèi)容具有更強的針對性。通過國際標準舞單元元素的教學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如的運用肢體動作去表達舞蹈的語言和情感。
(二)實用性
在國際標準舞教學中具有使用價值和應(yīng)用型。“單元式”舞蹈教學內(nèi)容精煉,教學目的明確,決定了其使用價值?!皢卧健蔽璧附虒W在國際標準舞中的運用,為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提供了不同的空間,所以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三)精練性
“單元式”舞蹈教學法能夠準確的把握國際標準舞在教學上的風格性、訓練性、系統(tǒng)性,把國際標準舞中最具有典型性的舞蹈動率、動作提煉出來,構(gòu)成國際標準舞教學訓練的單元。
(四)貫穿性
把國際標準舞中的動作單元運用到教學中,對動律、動作、動作短句、組合練習等順序訓練將國際標準舞的風格韻律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能夠使學生系統(tǒng)規(guī)律的學習國際標準舞的基本韻律、基本的身形和體態(tài)、基本步伐,以及舞蹈的風格性和舞蹈狀態(tài)。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強化國際標準舞的韻律和風格。
三、“單元式”舞蹈教學法在國際標準舞中的運用
(一)對于國際標準舞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國際標準舞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以健身為基礎(chǔ)。集動作美、音樂美、舞蹈美于一身,具有健身性、競技性兼有一定內(nèi)涵的文化娛樂活動。國際標準舞起源于西方,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不僅是社交禮儀和運動娛樂的一種方式,更是藝術(shù)院校和體育院校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國際標準舞按照舞蹈風格和技術(shù)結(jié)構(gòu)分為拉丁舞和標準舞兩大部分。其中標準舞包括:華爾茲、探戈、維也納華爾茲、狐步、快步。1.華爾茲是生命力最強且歷史最悠久的舞蹈?!叭A爾茲”一詞最初來源于古德文Walzel,具有“滾動”“旋轉(zhuǎn)”“滑動”的意思。17世紀進入維也納宮廷,從18世紀起被稱為“歐洲宮廷舞之王”。19世紀初傳入美國波士頓,在美國十分盛行,20世紀回到歐洲,并以新的形式席卷歐洲大陸。2.探戈舞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間舞蹈探戈諾舞。16世紀末-17世紀初,融合了拉美民間舞蹈風格,形成了舞姿優(yōu)雅灑脫的墨西哥探戈和舞姿挺拔、舞步豪放健美的阿根廷探戈。傳入歐洲后融匯歐洲民間舞蹈,在西班牙民間舞蹈的影響下,在原有豪放灑脫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西班牙探戈、意大利探戈和英國皇家式探戈。3.狐步舞起源于美國黑人舞蹈。演員哈利·??怂垢鶕?jù)模仿馬在慢步行走時的動作,編排了狐步舞并且迅速在全美風行。4.快步舞起源于美國民間舞在吸收快狐步舞的基礎(chǔ)上并引用芭蕾舞的小動作,形成現(xiàn)在的快步舞?,F(xiàn)在大家跳的是英國式的快步舞。5.維也納華爾茲是由奧地利民間舞蹈起源的,也是舞蹈史上最悠久的舞蹈。動作舒展大方,連綿起伏、旋律活潑,生動優(yōu)美,舞步流暢輕快和清晰的節(jié)奏感是維也納華爾茲舞步的特點。6.倫巴舞是古巴舞蹈吸收十六世紀非洲黑人舞蹈和西班牙的“波萊羅”舞蹈然后逐步加以完善。二十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美國爵士樂和舞蹈又影響了倫巴舞。二十世紀30年代初,倫巴舞受到極大的歡迎并且在歐洲流行,是得益于彼埃爾夫婦在英國的表演和推廣。7.恰恰舞得到發(fā)展是在古巴,先是在非洲被介紹到拉丁美洲,然后發(fā)展于古巴。因為恰恰舞的名字很吸引人,節(jié)奏也很歡快,學習起來很容易接受,加上邦伐斯鼓和沙球的冬冬沙沙聲和恰恰舞的舞步動作是配合一致的,恰恰舞的風格又是比較詼諧的,所以特別的受人歡迎,成為流行的拉丁舞。8.桑巴舞是從巴西農(nóng)村的的搖擺舞傳入城市演變而來的,之后在巴西的狂歡節(jié)上公演后得到了熱捧,以它強烈的節(jié)奏感迷倒了巴西人,逐步形演變成為巴西的民族舞。20世紀20-30年代作為巴西民間為舞的桑巴舞傳入歐美。桑巴舞具有起伏強烈、舞步奔放、敏捷的特點,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由于它在移動時沿舞程線繞場進行,因此它是拉丁舞中行進性的舞蹈。9.斗牛舞起源于西班牙,是西班牙的一種民間舞。其中男士是模仿西班牙斗牛士的動作,女士則是斗篷,因此舞蹈表現(xiàn)出男子強壯英武和豪邁昂揚的氣概。斗牛舞特色鮮明,風格迷人。10.牛仔舞的流行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它的起源地是在美國西部,牛仔舞的舞步中是帶有踢踏動作的。后來進入表演舞和社交場合,是被規(guī)范之后的牛仔舞。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被傳入英國,很快受到英國人的推崇。
綜上所述,國際標準舞的十支舞蹈都是起源于西方的民族民間舞并加以加工提煉的。標準舞中有四支舞蹈起源于歐美,獨有探戈舞源自拉丁美洲;而拉丁舞中卻恰恰相反,有四支舞蹈起源于拉丁美洲,獨有斗牛舞源自歐美。
(二)國際標準舞的特色及種類
從國際標準舞的種類上來分,國際標標準舞包括標準舞和拉丁舞兩大類,其兩類舞蹈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運動方式和節(jié)奏處理方式。情感表達也是不同的,拉丁舞活潑奔放,律動感強,對于髖關(guān)節(jié)的擺動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而標準舞優(yōu)雅大方,身體移動的距離長,通常是以擺蕩為基礎(chǔ)的動律。
(三)解析動作及訓練的重點
解析國際標準舞的動作和訓練的重點是對動作的核心動律和動作的進一步要求進行系統(tǒng)的解析與歸納。把國際標準舞中的教學重點進行重點的理論講解。其目的是讓學生懂得動作的動律和動作的訓練方式以及動作掌握的程度。
國際標準舞中的元素動作的解析及訓練重點,拉丁舞中的髖關(guān)節(jié)的轉(zhuǎn)動及擰轉(zhuǎn)練習,以及動作線條的完成過程,標準舞中的身體移動和擺蕩等等。其中動律和動作的運動方式都是掌握國際標準舞風格的重點。
(四)分析教學組合編排特點
把國際標準舞的元素動作組織和整合在一起,將有代表性、相同類型、相同動律的舞蹈動作組成舞蹈短句,按照運動方式由簡到繁進行動作的合理鏈接并行形成具有一定訓練目的的教學組合。
四、結(jié)語
國際標準舞教育,應(yīng)該以理論為基礎(chǔ),加深學生對舞蹈文化的了解,增強對舞蹈的文化價值認同,然而學些舞蹈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同時,還要注重對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在“言傳身教”的教育學方法之外,探索舞蹈的教育方法,保證教學的效果,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目標。同時本文對于“單元式”舞蹈教學發(fā)在國際標準舞中的運用提供了一定的方式方法,希望在日后的國際標準舞的教學中能夠得到不斷的的補充和發(fā)展,使舞蹈教學不再是言傳身教的單一模式,從而開辟更加廣闊的視角。
參考文獻:
[1]樸永光.舞蹈文化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2]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3]金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舞蹈[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蒙小燕.芭蕾舞教學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5][美]馬丁.舞蹈概論[M].歐建平譯.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5.
[6]劉同春.老莊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在舞蹈藝術(shù)中的運用[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03).
[7]張守和.探究中國舞蹈教育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理念[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04).
[8]張冬梅,吳新華.論鄧肯從“自然到自由”的舞蹈藝術(shù)思想[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01).
[9]鄭璐.中國古典舞本科教育課程結(jié)構(gòu)研究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