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楓
“別一個人硬撐著,在城里待不下去,就回家吧?!笔辶昵拔覄傔M城工作時,母親跟我通話時說的這句話,我一直都記在心里。
那年冬天特別冷,我租住在胡同深處一個7平方米不到、沒有暖氣的平房里。白天還有微弱的太陽光輸送些暖意,夜里屋子便像個冰窖,壓上兩床厚被褥都不管用。那時,感冒隔三岔五地敲門來襲。最怕爸媽打電話過來,我接電話時小心翼翼地克制著不要咳嗽,可總有露餡的時候,爸媽就怪我:“怎么還像個小孩子,不曉得好好照顧自己?”
后來,爸媽得知我租住的房屋沒有暖氣,連一碗普通的蓋澆飯都舍不得吃,就勸我:“兒呀,回家吧,家里不管怎么樣,總不至于吃不飽穿不暖?!蔽倚睦锸桥?,有家在,有爸媽在,沒有什么困難挺不過去。
一個人在外漂著,有時真的很想家。不是因為孤單了才想,而是想著家,突然覺得很孤單。當(dāng)有些想家時,我就給家里打個電話,可一旦特別想家時,就不敢往家里打電話了。歲數(shù)不小了,可還是控制不好感情,生怕一不小心就讓爸媽擔(dān)心。其實,即使每次掩飾得再好,說自己過得有多好,父母也時刻不停地惦念與牽掛著我們。
所謂船航行得再遠,岸總是跟著。血緣就是這樣,你和父母之間總有一根無形的繩子,牽系心與心的兩端,而這之間流動的距離,就叫作牽掛與惦念。
越是到了年關(guān),就越是想家,這跟年紀大小無關(guān),跟在外漂泊時日的長短無關(guān)。雖然每次購買返鄉(xiāng)車票都讓人焦心,可我還是那么熱衷于回家過年。只要能夠拿到車票,哪怕排再長的隊,等再長的時間,都不是問題。等到坐上車了,心馳的速度總比火車跑得快,回家,快點兒回家!
站在車廂的過道里,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就是春運的一節(jié)列車,你以為人滿為患,結(jié)果你還是擠上了車;你以為連蹲下去的地方都沒有,結(jié)果你一路站了十幾個小時;你以為你痛苦得會當(dāng)場死掉,結(jié)果你被擁塞的人群搖晃著睡著了。
許是歸家心切,你居然在濁氣熏天的列車里也能安穩(wěn)地做夢,夢見大雪紛飛中回到了家。到站時醒來,你發(fā)現(xiàn)自己靠在陌生人的背上,那人后背一片濡濕,淚水竟然仍是熱的。
每年回家過年,父親都會接站。火車站距離我家所在的小鎮(zhèn)要一個小時車程,火車每次都是凌晨2時30分到達,父親要在冰冷的候車室里等我大半個晚上。
一下火車,殘破的站臺寒氣逼人,讓人直打冷戰(zhàn)。父親遞給我一件軍用大衣,接過我手中的行李,然后讓我跟上。如今父親過世多年,這些場景我一直歷歷在目。
那時,寡言少語的父親一年中最鮮亮的時刻,想必就是他見到兒子出現(xiàn)時——眼神里裝了太多的內(nèi)容,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這么多年來,我和父親從未過多“溝通”,但心意卻又像彼此都懂。
年復(fù)一年,為歸巢而筑的“春節(jié)”,已然成為對家鄉(xiāng)的一種追尋,像是一份定期存款,安然不動地等待你去領(lǐng)取。積蓄已久的回家的渴望,像年關(guān)時的煙花一樣,被春節(jié)這根特殊的引信點燃。
春節(jié),是熾熱的!春節(jié),我們回家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