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席
應(yīng)制詩,制,據(jù)《史記-曲禮下》“士死制”,鄭玄注“制,謂君教令,所使為之?!庇?,《史記·秦皇本紀》:“命為‘制,令為‘詔?!鳖櫭剂x是應(yīng)帝王之命而制作的詩,應(yīng)制文如之,后世有稱這類詩文為應(yīng)制體。提起應(yīng)制詩,一般學者都認為是專門諂諛帝王、歌功頌德之詩,連權(quán)威辭書《辭源》上釋“應(yīng)制”也說是“唐宋人詩文有以應(yīng)制為標題的,皆是應(yīng)皇帝之命而作,內(nèi)容多半是歌功頌德,蹈襲陳言”。我查閱唐宋人應(yīng)制詩,多數(shù)根本就沒有歌功頌德,極少數(shù)的詩文歌功頌德成分都微乎其微。
查《全唐詩》中眾多詩人寫過應(yīng)制詩,皆應(yīng)皇帝之命而作詩,基本上沒有歌功頌德,更非諂諛之詞。宋人應(yīng)制,如歐陽修的《應(yīng)制賞花釣魚》1,蘇軾的《應(yīng)制舉上兩制書》2等等,或言景、或論事,皆無歌功頌德或諂諛之詞。元人幾乎沒有應(yīng)制詩文。不僅像倪瓚這樣的在野文人的詩文集中沒有一首應(yīng)制詩,就連官至一品長期隨侍皇帝左右的文人趙孟頫的文集中,也沒有一首應(yīng)制詩3。楊維楨、揭侯斯等人的詩文中也沒有應(yīng)制詩文。這當和元代帝王好戲劇,而詩文修養(yǎng)較差有關(guān)。
南宋吳聿在《觀林詩話》中說:“近世應(yīng)制,爭獻諛詞?!钡以谒稳说膽?yīng)制詩文中尚沒找到十分嚴重的諛詞(和明人比)。
在明代臺閣體作家出現(xiàn)之前,文人中奴性品格者有之,但少之又少,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文人的文集是以“歌頌圣德”為主要內(nèi)容的。到了明代,應(yīng)制詩文大量出現(xiàn),而且真正是“爭獻諛詞”!幾乎每一首應(yīng)制詩文都是歌功頌德和諂諛帝王的。臺閣體作家尤甚。明代以“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為代表的臺閣體作家文集中則以“歌頌圣德,施之詔誥典冊以申命行事”4為主要內(nèi)容,在他們的詩文中,把入主喻為“雨露”“紅日”“日初升”,面對人主高呼“億萬壽”“萬萬齡”,將一切成果歸功于“吾皇圣德”“神功圣德”,充分顯示出這一派作家的奴性品格。
如楊榮的《楊文敏公集》卷一便是《應(yīng)制》。
第一首《瑞應(yīng)騶虞詩(有序)》云:
欽惟皇上位祚以來,天清地寧,五行順序,仁覆四海,澤洞幽冥……今茲永樂十一年,大駕巡狩北京,而騶虞復見于青兗之間,司獸者以獻,皇上命置闕門之外,臣庶聚觀,莫不歡欣,踴躍,成謂皇上至誠之德,洞達無間,乃克臻茲……皇上好生之德,通乎天地,霈乎生靈,故茲仁瑞之出以表天地之至和,以彰皇上之至仁,以兆圣子神孫億萬年太平之慶,臣榮叨職詞林,不可無詩歌以紀盛美,謹拜手稽首而獻詩曰……
在序之后的這首小詩中,楊榮又反復提到“圣皇德被八垠”“圣皇乃文乃武”“皇仁以彰信義”“皇繼往圣、澤洞九垓”“皇圣”“皇仁如天光昭鴻業(yè),傳序萬年”等7處,除了歌頌“圣皇”的一片諛詞外,幾乎沒有什么實際內(nèi)容。這在初明之前,所有的應(yīng)制詩中是根本沒有的。
應(yīng)制詩不是始于唐宋,南朝宋謝莊就有《七夕夜詠牛女應(yīng)制詩》,寫的就是“詠牛女”事,絕無歌功頌德之詞,不過是應(yīng)皇帝之命而作而已。中國古代皇帝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中大多好詩文,叫文士或大臣們寫詩給自己看,便有了應(yīng)制詩,因而早期應(yīng)制詩就是詩,或狀物,或?qū)懢?,或言情,都沒有借之為皇帝歌功頌德或呈獻諛詞的意思。后來,偶爾有在應(yīng)制詩中為皇帝寫一些祝頌詞或講一點客氣話,都在情理之中,決不過分,總之在明代之前,文人們在帝王面前,應(yīng)命作詩文,基本上都能保持獨立的人格,而明人卻不能,尤其是明代臺閣體作家,寫應(yīng)制詩主要是歌功頌德和呈獻諛詞,“其他詩文亦然”,這表現(xiàn)了明代文人的奴性品格。
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明代文人面對皇帝的諂諛實際上是自輕自賤的行為,而聰明的帝王對他們的“喋喋為諛”,胸中都十分清楚,并表現(xiàn)出鄙視和不屑。永樂年間,有人獻一只玄兔給朝廷,于是群臣中有人寫詩,有入畫圖,借玄兔以歌頌皇帝,爭獻諛詞,《楊文敏公集》卷一《應(yīng)制》詩中也收有《玄兔》一詩:
圣皇撫寰宇,盛德致雍熙。
雨旸既時若,民物遂蕃滋。
守臣重驚異,此兔何珍奇。
豈非我圣皇,盛德斯致之。
天階同率舞,實若唐虞時,
愿言著青史,萬載流光輝。
臺閣體和文人奴性品格形成的原因:
(一)明初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之影響以及永樂帝之需要
朱元璋在戰(zhàn)爭年代尚能尊重和重用知識分子,因為那時候,他需要知識分子幫他打天下。明王朝建立后,他為了維護自己的獨裁統(tǒng)治,更出于自卑的心理,開始殘酷地鎮(zhèn)壓知識分子。同時,朱元璋大殺功臣、文官、武將等也都給了知識分子一個警告。在歷代王朝中,朱元璋殺戮內(nèi)部官員是最多的一人。明初,朱元璋殺人無數(shù),據(jù)《明史-刑法志二》所載“二獄所誅殺已過當,而胡惟庸、藍玉兩獄,株連死者且四萬”。又據(jù)吳晗《朱元璋傳》所載:“朱元璋用嚴刑重罰,殺了十幾萬人?!边@十幾萬人中有“國公、列侯、大將、宰相、部院大臣、諸司官史、州縣胥役、進士、監(jiān)生、經(jīng)生、儒士、文人、學者、僧、道、富人、地主等等,總之,都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成員……”吳晗統(tǒng)計的還不完全,應(yīng)該加上朱元璋的兒子及王妃都被他逼死于“胡、藍大案”中。
關(guān)于朱元璋殘殺內(nèi)部成員以及知識分子的事例,前人研究甚細,很多文章和書中都有詳述,本文不再重復??偨Y(jié)一下被朱元璋所殺的人大抵可分為六類;其一是可能篡奪他政權(quán)的人,如胡惟庸、藍玉等及其被株連者四萬多人。其二是可能危害他的政權(quán)的人,如空印案和郭恒案,此案連坐被殺者達七八萬人,主要是各級官員。其三是和他意見不一致的人,如葉居升勸他不要對親王封國太大以及授給軍權(quán)太重,以免釀成漢代的七王之亂那樣局面,李仕魯、陳文輝勸他不要偏愛佛教,都和他的意見不一致,于是分別被囚死、逼死或當眾摜死于階下。其四是不肯和他合作者,如貴溪夏伯啟叔侄,蘇州人姚潤、王謨等被處死后,全家籍沒;高啟則被腰斬。其五是看不起他的文人,大多是他懷疑別人看不起他,如死于文字獄的很多文人:林元亮、趙伯寧、林伯景、蔣質(zhì)、孟清、蔣鎮(zhèn)、呂睿、賈翥、林云、許元、吳憲、蔣景高、徐一夔以及來復和尚等等皆是。不僅上賀表等給皇帝會惹文字獄,私自寫詩也不行,據(jù)徐軌《本事詩》所記: “按《袁山堂外紀》載:洪武間金華張尚禮為監(jiān)察御史,一日作宮怨詩云:‘庭院沈沈晝漏清,閑門春草共愁生。夢中正得君王寵,卻被黃鸝叫一聲。高帝以其能摹圖宮閫心事,下蠶室(受宮刑的牢獄)死?!鼻叭藢憣m怨詩者頗多,未聞有一人被問罪,更未聞有為此而被殺者,張尚禮這首宮怨詩對君王并沒有什么損害,結(jié)果卻被整死了,而且是“下蠶室死”的。又據(jù)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下《冤殺詩僧》中所記,來復和尚寫詩有“金盤蘇合來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兩句話按黃溥《閑中古今錄》謂為“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朱元璋讀后謂“殊”字為歹朱,又說“無德頌陶唐”是說我無德,雖欲以陶唐頌我而不能也。于是把這位寫詩的和尚斬首。當然,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是,還有誰再寫詩文時不害怕呢!其六是他看不中或看不順眼的人。例如明初的著名畫家?guī)缀醣恢煸皻⒐?,我在拙著《中國山水畫史》中已列專章論大部分畫家是因為作畫“不稱旨,棄市”,“應(yīng)對失旨,坐法”。還有一位畫家唐肅,“善畫山水,格力高妙”又才華出眾,得到朱元璋的重視,請他共同用餐,食訖,唐肅施之俗禮,即把筷子放在碗上表示恭敬。朱元璋看了不順眼,怒日:“俗禮可施之天子乎!”于是“罪坐不敬,謫戍濠州”,不過,朱元璋還沒有殺他,算是格外開恩。
六類人中,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朱元璋自己不是知識分子,在知識分子面前,他的自卑感很強,生怕別人看不起他,所以殺害知識分子手段十分殘酷,除了殺頭、腰斬、凌遲之外,還有抽腸、剝皮、刷洗(用鐵刷子把身上皮肉一塊塊刷掉,最后把骨砸碎)、秤竿、黥刺、剩、劓、閹割、挑膝蓋、錫蛇游等。此外,還有碎肉而死,割乳而死,而且多抄家滅族。
據(jù)茹太素說:“才能之士,數(shù)年來幸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茹太素這話是給朱元璋上書時講的,不會是虛數(shù)。解縉也給朱元璋上萬言書說:“國初至今,將二十載,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倍?,因為動輒誅滅九族。所以,一人做官,無數(shù)親鄰友朋跟著害怕,這真是極度恐怖的時代。
自古以來,隱逸是士人的自由,并且得到朝廷的鼓勵和褒揚,但明初士人也沒有這個自由。朱元璋制定法律不準隱居,其云:“‘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成說其來遠矣。寰中士夫不為君用,是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p>
不為君用者,殺且沒其家;為君用者,動輒得咎,結(jié)果多數(shù)還是被殺。真是無可奈何,無所適從。古代“刑不上大夫”,朱元璋時代,刑不僅上大夫,而且大夫常被侮辱,有的當朝被打死,被打屁股,被批頰,被抽筋剝皮。還有戴死罪和徒流罪辦事,即判刑戴著腳鐐還坐公堂上審案處理別的罪犯,或被打了80大棍后仍回原衙門上班。士人最講究自尊自重,但被朱元璋侮辱到這種地步,還有什么自尊呢!于是,朱元璋之時和之后,士人們每日膽戰(zhàn)心驚,惶恐不安,誰也不敢亂說,更不要說寫出優(yōu)秀的詩文了。這是造成洪武之后無文學的原因之一。其次,造成了士人的自卑感。從此,士人并不覺得自己高貴,這給以后文學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但有時不說不寫還不行,比如應(yīng)制,那就必須寫,其他的詩文也不能完全不寫。寫了膽戰(zhàn)心驚,生怕殺頭,不寫又不行,于是只好歌功頌德,祝圣皇萬歲萬萬歲,而且喋喋不休地就那幾句話。大部分缺乏真實的感情,缺乏獨立的人格,僅有一點空洞的說教,這是臺閣體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明代文人奴性品格形成的原因之一。當然,臺閣體形成是在永樂后期和永樂之后,但朱元璋造成的恐怖的政治環(huán)境是其前因和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