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雨晨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這是擅長寫作史詩的偉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極度贊揚。杜甫的詩句,傾訴著國人對這位古圣先賢的無比崇仰。
幾乎所有歷史名人,生前,人們對之總是或褒或貶;死后,隨著歷史的復(fù)雜演進,其所受毀譽也多有變化,甚至全譽全毀,尖銳對立。唯有諸葛亮,其生也倍受贊嘆,其死也盡享美譽,一千八百多年來,國人對諸葛亮,一直是有口皆碑,古今共仰。
諸葛亮生前多受美譽。劉備有次向著名隱士司馬徽打聽人才,司馬徽素有“水鑒”之號,極善識人,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徐庶到新野投劉備,受到劉備器重,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讓徐庶去請諸葛亮,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之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眲浼从H往拜請,遂演出“三顧茅廬”的歷史名劇。而當(dāng)時建安十二年,諸葛亮還僅是個未出茅廬的27歲小青年,這樣一幫人這樣傾心于一個未涉世故的青年,足見諸葛亮身上,有著怎樣吸引和折服人心的魅力。
隨著諸葛亮走出茅廬,人們對他的愛慕和贊美也就與日俱增。劉備初與之接觸,便“情好日密”。關(guān)羽、張飛不理解,劉備告訴他們:“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倍藢χT葛亮也日漸仰慕。劉備死后,諸葛亮秉政,國人更頌之為“一時之杰”。諸葛亮的胞兄諸葛瑾仕吳,官至大將軍,舉國“服其宏量”。堂兄諸葛誕仕魏,為鎮(zhèn)東將軍、揚州刺史,名動京師。人們卻品評道:“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徑直把諸葛亮推崇為無與倫比的時代冠冕。
諸葛亮死后,人們對之追思不已,同樣更是贊美有加。剛一死,各地就紛紛請求給他立廟,以便致祭,蜀漢王朝因禮制所限,沒有答應(yīng),老百姓“遂因時節(jié)私祭于道陌上”。多少年后,仍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蜀漢王朝只好順從民意而打破禮秩,在今陜西省勉縣諸葛亮墓附近為之建祠。
不僅蜀漢人民如此,鄰國吳、敵國魏之士人,也對諸葛無比懷念。吳之大鴻臚張儼毅然代蜀人完成這個任務(wù),所作《默記》多記諸葛亮行事,極盡褒美。在《述佐篇》中,將司馬懿同諸葛亮對比,極貶司馬懿之“劣”,盛贊諸葛亮之“優(yōu)”。甚至不惜為諸葛亮編造一篇《后出師表》,以彰諸葛亮之忠。至今盛傳的諸葛亮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便出自這篇偽作??梢韵胍姡瑓侨藦垉皩κ裣嘀T葛亮崇敬、厚愛到了什么程度!
漢末魏晉以后,隨著正統(tǒng)之爭、華夷之爭愈演愈烈和政治斗爭日益慘烈,政治人物加劇腐敗,諸葛亮的歷史地位也愈來愈高,到《三國演義》問世,諸葛亮更被圣化、神化到極致,過猶不及,以至有點妖化了。
諸葛亮究竟憑借什么,獲得歷史這等不同尋常的贊譽?
細讀諸葛亮事跡,就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粲然巍然,聳立面前,讓你不由得不肅然而生敬意。諸葛亮遠勝其他歷史名人征服人心的強大魅力,正在這里。
諸葛亮的人格魅力表現(xiàn)為一個“忠”字,忠于國家的統(tǒng)一事業(yè),忠于高尚純凈的友誼,忠得一心不貳,不摻半點雜質(zh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和劉備,既是君臣,更是在“漢”字大旗下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這個崇高目標結(jié)成的摯友。正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諸葛亮和劉備為封建時代的君臣知遇,寫下了“稀世一時”的珍貴篇章。特別托孤一幕,堪稱絕唱。正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諸葛亮執(zhí)政時期的蜀漢王朝,才沒有搬演中國古史慣常上演的權(quán)臣由專政進而竊位的“保留節(jié)目”。而這在當(dāng)時的魏和吳,卻是頻頻演出,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慘重的災(zāi)難。
諸葛亮治蜀,罰雖嚴而為政仁。一則說其“開誠心,布公道”,再則說其“用心平而勸誡明”,歸根到底,所講的就是一個“仁”字。諸葛亮的仁政,在少數(shù)民族政策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南征之前,他即采用馬謖建議,確定了“服其心而已”的戰(zhàn)略方針。戰(zhàn)爭中,不多殺人,唯服其心。對首亂分子孟獲七擒七縱,終于使之感動。這種“以夷制夷”的政策,較之魏和吳純用武力征服和編管的辦法顯然進步許多,因此受到西南和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真誠擁護。
諸葛亮英才蓋世,也特別重視人才,他選才有慧眼,用人自公心,提拔官吏,不講門閥不論資歷,唯看才德。姜維本是曹魏降將,蔣琬原為縣長,費祎乃劉璋親戚,諸葛亮看出三人皆“社稷之器”,培養(yǎng),提拔,盡其器能,諸葛亮死后,三人遂繼之撐持蜀漢江山三十年。
持身正,執(zhí)法平,為政仁,選才公,一個政治家,四者具其一,便會受到人們的敬仰,而諸葛亮卻四者兼?zhèn)洌揖_到了極高的水準,他身上所迸發(fā)出的人格光輝,無論在其生前,還是歿后,都生發(fā)出強大的折服人心,震懾人魂。
劉禪曾被人們當(dāng)作昏君的典型,至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說。然而,他尊信諸葛亮,一無所疑。不僅諸葛亮在世時,權(quán)力一委諸葛亮主宰,而且于諸葛亮死后整整三十年間,一遵諸葛亮遺制,全用諸葛亮選定之人,愛之者用之,惡之者同樣用之,不做絲毫變更。這之中,固然有劉禪并不全昏的因素在,但最根本的,還是諸葛亮巨大的人格力量,誘引著、震懾著劉禪,使其自覺不自覺地遵奉著諸葛亮的一切。
諸葛亮以其偉大的人格魅力恒久的感動著歷史,給世人震懾,受后人敬仰。他的崇高品質(zhì)無疑是他立身處世的法寶。一個人受人尊重是一種從內(nèi)到外的折服,外在的東西我們或許可以去裝飾,內(nèi)在的品格卻只能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沉淀。做事先修身,這無疑是我們必須秉承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