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怡
【摘 要】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技能,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從低年級的學生入手,認真、嚴格地訓練,這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樹立學生認真、細心的品質。
【關鍵詞】習慣 數學 計算
計算存在于數學學習的每一個領域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計算。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更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低年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例如,不是看錯數字,就是寫錯數字;不是抄錯數字,就是漏寫符號;不是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就是加法當減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時更會出現一些無法理解的錯誤。因此,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需要的產生也取決于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一般而言,教師形象生動地講授、實物教具、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的有效配合,都會有助于學生對學習材料和學習活動產生直接的學習興趣。直接的學習興趣總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如在教學《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時,我創(chuàng)設了“猜一猜”的游戲:出示一個紙盒,學生上臺從盒子里抓出小紅花,我告訴學生盒子里還剩幾朵,問:你能猜出盒子里原來有多少朵小紅花嗎?根據這一教學情境我讓學生提出解決的辦法,并進一步列式計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及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使之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二、注重口算,奠定基礎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币荒昙夐_始學生就學習口算,從口算十以內的加減法到二十以內進退位的加減法,再到下學期學習百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可以感受到計算學習就像爬臺階、滾雪球一樣,計算難度越來越大?;A的牢固與否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學習,尤其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后,學生之間計算能力的差異會日漸拉開距離。因此,計算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1)堅持每節(jié)課1-2分鐘的基本口算訓練。
口算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練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不懈地訓練,所以我規(guī)定了每節(jié)數學課必須在開始時安排1-2分鐘地口算訓練。
(2)口算內容有計劃,要求有層次。
口算的內容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新、舊知識必須交叉混合訓練。針對學生現狀及大綱對計算內容的不同要求、分層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口算速度,制訂相應的口算量表。
(3)口算形式、方法多樣化。
低年級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內加減法和一位數乘法。我們必須采取形式多樣的訓練方法:如低年級的口算可以采用開火車、找朋友、對口令、搶答等游戲活動形式進行??谒阌柧氁种院銏猿肿觯拍転榻窈髮W習較復雜的運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理解算理,掌握計算能力
要想會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學的關鍵。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發(fā)學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過程。但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低年級學生不容易理解,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我認為要從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在教學《9加幾》時,可以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首先,在引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情境:小猴子數桃子。猴媽媽在桌上放了兩堆桃子,盒子里面有9個,盒子外面有4個,桌上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小朋友,你能幫小猴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會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習興趣也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個桃子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學生發(fā)現了,即從盒子外面拿1個放在盒里,盒里就湊成十,加上盒子外面剩下的3個就是13個。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的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學生在計算中遇到了問題,也能根據算理推算出不會算的題目。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設置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
四、優(yōu)化算法多樣性,運用計算能力
算法多樣化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強調算法多樣化不等于只強調算法的數量而忽視質量的提升。算法多樣化之后,教師應指出哪種方法是一般方法,并著重引導學生加以研究。低年級學生反思意識比較淡薄,尤其是班級中的后進生,如果沒有教師有意識的要求,沒有教學中有步驟的優(yōu)化,他們很難實現對已有知識經驗的主動提升和超越。只有正確處理好算法多樣化與優(yōu)化之間的關系,才能切實提高計算能力。但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要組織學生及時、積極地交流,引導學生在自覺比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好的計算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成效。教師要善于做計算教學的有心人,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方國才.怎樣教得精彩[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趙國忠.教師最關鍵的第一堂課[M].江蘇人民出版社
[3]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數學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