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絡繹
全國兩會后,離退休人員也傳出了待遇調整的消息。此次離退休人員待遇調整,面對多出來的資金,老年人如何根據自身需要做好財產搭配,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好的晚年生活呢?
廣義的理財,就是財物安排,涉及怎么管、怎么用、怎么分配、怎么傳承,等等。有人說我沒什么錢,不需要理財;也有人說我們和兒女都不缺錢,所以不需要理財;還有人說我根本不看重錢財,有錢沒錢我都不理。然而,這無非是說說而已,因為,任何人的日常行為里無不透視著理財觀念,自主不自主地,理財行為每天都在發(fā)生。
老年人理財4途徑
老年人理財的目的主要是想讓自己更具備經濟能力,為晚年的幸福生活助力。
投資理財,對于許多退休老人來說,已不僅是一種需要,也成為一種時尚。家住北京甘家口的呂先生已養(yǎng)成一種習慣,因為在投資理財中嘗到了甜頭,每月的退休金一到賬,他就會轉到自己的理財賬戶里,而且隔三差五就要到附近的某銀行營業(yè)廳坐坐,在那里不僅可以跟年輕的理財經理們了解和學習新知識,還能與有相同興趣的老“小伙伴兒”們一起分享交流國家大事和生活經驗,形成了一個聯(lián)系緊密、互幫互助的朋友圈。對于呂先生而言,理財,意義卻在理財之外,通過理財,不但讓退休金繼續(xù)為生活作貢獻,而且自己的幸福指數也在理財過程中水漲船高,有所提升。
一、購買壽險產品。對于老年人來說,保險是不可不買的了。老年人可以適當購買保障性的保險,比如醫(yī)療保險、意外險等。而如果要購買這些險種,最好在50歲之前開始購買,并且特別注意的是,分紅性保險不建議老年人購買。
二、國債投資。國債投資非常穩(wěn)健,比3年期的定期存款要高一些。如果未來央行還有降息的調整,投資國債無疑可以長期鎖定收益,還是不錯的。不過國債投資的收益相對較低,其適合的人群是追求投資期間的收益穩(wěn)定的投資者。
專家們認為,在當下低利率高通脹時代,如果不理財,只是一味地在銀行存錢,特別是活期,資產將會縮水。因此,老年人同樣要注重理財,努力讓資產保值增值。但考慮到退休老人年齡狀況和相對有限的退休金或養(yǎng)老費的實際情況,建議老年人盡量選擇一些風險小、安全性好的但有一定收益的理財方式和產品。比如定期存款、國債、收益明確的銀行理財產品等,也可買一些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
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即使老年人有錢有閑,但鑒于中國股市的特殊性,還是不推薦入市。股票投資在目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特點也比較明顯,高風險和高收益。股票投資,對于新手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可能比較不容易把握。
四、固定收益的P2P理財。P2P理財是近一兩年比較火爆的投資工具,如今國內P2P平臺基本保本保息,比較適合老年人。
對大多數沒有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老人來說,要盡量回避炒股、購買股票型基金、民間借貸和P2P網貸產品等高風險投資理財方式及產品。尤其要注意防電信詐騙和非法集資詐騙等陷阱,對于一些所謂的高收益的創(chuàng)新類理財產投資產品,一定要三思而行。如果要有大的投資,如購買房產和收藏品,一定要和子女多商量。通過穩(wěn)健理財,保證資金安全和收益。
中老年人理財觀念有轉變
雖然年紀和身體不及年輕人,但是頭腦和資本卻不比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差,畢竟姜還是老的辣。
很多中老年人工作了大半輩子,手頭有了一點儲蓄,每月有退休金,孩子還給買了養(yǎng)老保險。財務狀況可以說是很好,而且退休后無所事事,這個時候選擇投資理財,既能增加生活樂趣,也能讓自己實現(xiàn)資產增值不會坐吃山空。但是由于對理財認識不足,不少中老年人盲目追求高收益,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因此理財師建議中老年人要學會穩(wěn)健投資,資產安全和風險控制比收益更重要。
在北京一家中醫(yī)院返聘坐診的郎醫(yī)生就是這么一位活得明白、活得精彩的老人?;字甑乃雌饋硐袷撬氖鄽q,充滿活力。她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7000元左右,她很知足,她把退休金一部分存銀行買短期理財,另一部分都拿來做日常開銷,還有一部分用作旅游基金。財務安排好后的自由賦予了她優(yōu)質的晚年生活,她每年都要和老伴騎自行車開始若干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既健身又環(huán)保還省錢。如今他們已走過了祖國大半的山山水水。今年春天他們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騎行去海南。她說起有老伴這個免費保鏢護駕時,笑靨如花,所經歷的美景,仿佛全部綻放在臉上。郎醫(yī)生認為,財富和幸福沒有絕對的相關,但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卻和幸福密不可分,錢多與少不要緊,但看你怎么理、怎么花,和誰一起花。她認為老人的健康和快樂其實就是對兒女最大的寬慰和支援,也是對社會力所能及的貢獻。
民間書法家藺文清卻是心牽社會、情寄自然。藺老已年逾古稀,他的晚年是一派淡泊名利、樂山樂水、空靈自在、書窗對菊的景象,除了簡衣素食,仿佛跟消費沾不上邊。他退休后還不辭辛苦,輾轉國內多家雜志社和學校義務編撰。藺老是在老國企退休,退休金還不到3000元,但他總是說國家給的這些錢根本就用不完。他除了工作,多半時間是把城里的房子鎖上,回到鄉(xiāng)下老家的山上,小樓聽雨,竹影相隨,在恬淡的生活中享受著繁盛的精神世界。藺老的理財觀已升華到了精神和心靈的層面,他認為理財實質是整理自己、整理人生、整理過去,就像清理自己的書房自己的心一樣,各歸其所,才能各盡所能,放空心靈,才能月明風清。
當今社會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老人,他們一生不計回報,為國家、為社會、為兒女作奉獻,晚年依然退而不休,用自己的才華和余熱造福于世間,他們舍得把個人所得財富反哺社會,只因在他們心里,已把林下泉聲、水間云影奉為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財富,他們懷著感恩的心,誠惶誠恐又心懷激蕩地在有形與無形的財富間徜徉,老有所為,長風萬里。
(責編:美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