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清晨的非洲大草原上,幾只長頸鹿在悠哉悠哉地享用早餐——只見它們伸直長長的脖子,輕而易舉地從高高的樹上啃食著樹葉和嫩芽。吃完早餐后,長頸鹿通常會選擇在草原上散步或是躲在樹下休息,并消化剛剛吃下去的食物。從遠(yuǎn)處看去,體態(tài)修長、長著美麗斑紋的長頸鹿就像一個個衣著考究、舉止優(yōu)雅的紳士。
其實長頸鹿的“紳士”之名倒也并非全靠美麗的外表得來,作為群居動物,長頸鹿們彼此發(fā)生爭端的時候會選擇用點到為止的“決斗”來解決,十足的“紳士風(fēng)范”。這種行為往往只發(fā)生在雄性個體之間,它們會用脖子和頭頂上的角來攻擊對方,撞擊和突刺是它們常用的手段,不過這種爭斗更像是一種打鬧,就像兩個人掰手腕一樣,只要力氣小的先認(rèn)輸就會停止,不會真正拼個你死我活。由于這個原因,雄性長頸鹿角上的絨毛經(jīng)常會在“決斗”中被磨掉,所以你若想一眼辨別出一只長頸鹿是雄是雌,只要看它的角是不是光禿禿的就行啦!
長頸鹿有一個很有趣的拉丁文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的確,長頸鹿身上那美麗的花紋和獵豹身上的斑點很像,而且它們和著名的“沙漠之舟”——駱駝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它們都長著長長的睫毛,可以抵擋風(fēng)沙,保護眼睛;它們的鼻孔都可以自由地張開、閉合,防止風(fēng)沙灌入鼻腔……不過長頸鹿身上的斑紋可不僅僅是用來裝飾的,它們覆蓋著長頸鹿的全身(除了四肢末端),像一件天然的“迷彩服”,只要長頸鹿躲到樹叢里,身上的斑紋就和枝葉的陰影完美“融合”,讓敵人難以辨別。有趣的是,長頸鹿的斑紋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沒有兩只個體的斑紋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在不同地區(qū)生活的長頸鹿,斑紋的特點也不盡相同。根據(jù)斑紋的不同,長頸鹿被分為9個品種,分別是:尼日利亞長頸鹿、努比亞長頸鹿、羅氏長頸鹿、網(wǎng)紋長頸鹿、馬賽長頸鹿、科爾多凡長頸鹿、安哥拉長頸鹿、南非長頸鹿和好望角長頸鹿。
既然說到了拉丁文名,就不能不提長頸鹿另一個有趣的名字:Giraffe,這個英文名源自阿拉伯語,意思是“行動快速者”。有人可能會有些疑惑:長頸鹿長著那么長的脖子,看上去就很不方便,怎么會行動很快呢?其實,長頸鹿雖然在平時是一副安靜優(yōu)雅的“紳士”模樣,但遇到危險時跑得可一點也不慢,修長的四肢保證了它們每一步跨出的距離可達(dá)4.5米,奔跑起來時速可達(dá)50~60千米/小時,可謂是真正的“昂首闊步”了。和其他四蹄類動物不同的是,長頸鹿用“同體側(cè)”的方式來行動,通俗地說就是“同手同腳”,雖然這樣的方式不太好看,卻能保證在快速行動時后腿不會踢到前腿——相對于它們的軀體來說,長頸鹿的四肢實在是太長了點。
作為性情溫馴的“紳士”,長頸鹿并不排斥其他動物的接近,非洲草原上的許多食草動物如斑馬、羚羊等都喜歡和長頸鹿族群生活在一起。這是因為長頸鹿長長的脖子提供了天然的“瞭望臺”,而且它們的聽覺和嗅覺十分敏銳,不等敵人接近,它們就能警覺地發(fā)現(xiàn),這不但救了長頸鹿自己,也造福了和它們一起生活的這些“小伙伴”。